- 年份
- 2024(607)
- 2023(920)
- 2022(854)
- 2021(852)
- 2020(747)
- 2019(1760)
- 2018(1823)
- 2017(3735)
- 2016(1935)
- 2015(1921)
- 2014(1542)
- 2013(1358)
- 2012(1218)
- 2011(1082)
- 2010(1092)
- 2009(857)
- 2008(840)
- 2007(744)
- 2006(679)
- 2005(704)
- 学科
- 管理(4585)
- 济(3858)
- 经济(3851)
- 业(2830)
- 中国(2314)
- 业经(2282)
- 企(2128)
- 企业(2128)
- 贸(2087)
- 贸易(2080)
- 易(2063)
- 电子(1915)
- 网上(1848)
- 网上贸易(1848)
- 信息(1746)
- 产业(1736)
- 银(1696)
- 银行(1696)
- 总论(1687)
- 信息产业(1681)
- 行(1666)
- 人事(1637)
- 人事管理(1637)
- 制(1447)
- 农(1418)
- 教育(1358)
- 工作(1241)
- 融(1232)
- 金融(1232)
- 制度(988)
- 机构
- 学院(16369)
- 大学(15921)
- 管理(6396)
- 理学(5396)
- 理学院(5276)
- 管理学(5100)
- 中国(5076)
- 管理学院(5069)
- 济(4969)
- 研究(4881)
- 经济(4784)
- 京(3890)
- 江(3269)
- 财(3184)
- 科学(3047)
- 中心(2994)
- 省(2639)
- 州(2611)
- 范(2588)
- 北京(2582)
- 师范(2564)
- 技术(2496)
- 农(2391)
- 所(2376)
- 职业(2238)
- 研究所(2071)
- 财经(2046)
- 师范大学(1989)
- 业大(1975)
- 人民(1959)
共检索到3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丛丛 罗文豪 杨娜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组织管理情境,给工作场所幸福感的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新的机遇。已有对幸福感的学术探讨一方面将仅仅把幸福感操作化为一个变量,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对情境变化的充分考虑,从而对于当前实践的指导意义愈加受限。本研究根据现实变化的环境、组织和个体特征,分析归纳了当前工作场所幸福感管理的五大挑战:传统雇佣关系被打破、职场协作增加、工作-生活边界模糊、工作内容与方式变化、工作诉求转变。在此基础上,围绕未来工作场所中人与组织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工作幸福感的管理策略和行动建议。
关键词:
工作幸福感 互联网情境 挑战 重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玮 陈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情境下的信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互联网情境下信任的特点与概念、影响因素、影响作用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分析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后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供我国互联网情境下的管理研究与实践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仰锋
产业互联网将是第四次管理革命的新引擎,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管理新时代正在到来。2019年,产业互联网(又称"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植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界共识,这不仅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热度,更加快了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催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产业互联网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 生态战略 重塑管理 生态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军旗 乐章
本文采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的幸福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使用社区网络覆盖率作为工具变量估计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至少通过网络学习和休闲娱乐两类渠道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幸福效应;异质性分析指出,与东部地区相比,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中部和西部农村居民幸福效应。与农村老年群体和中年群体相比,青年群体使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幸福效应更为明显。本研究丰富了互联网发展在中国乡村建设中的福利效应分析,对当前如何开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互联网+"农村惠民工程,从而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春敏 李元琪
社会发展要致力于人民生活幸福,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至关重要的一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水平。论文使用Probit模型和2014年、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显示:互联网使用带来居民幸福感水平的提高;在居民个体存在异质性的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老年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大。论文进一步对互联网使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可以提高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进而对其幸福感水平产生影响。据此提出关注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净化网络信息从而提升居民社会信任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提升居民幸福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圣翔 刘传江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互联网使用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均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较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而言,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幸福感更高;社会网络通过社会信任、社会互动、互惠共范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互联网使用强化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异质性以及收入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互联网使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圣翔 刘传江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互联网使用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均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较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而言,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幸福感更高;社会网络通过社会信任、社会互动、互惠共范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互联网使用强化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异质性以及收入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互联网使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启耀 熊迅
远古的神话,在卫星和互联网时代,以另外一种方式在演绎。以神话符号命名人造卫星,以及在互联网讨论的神话符号挪用现象,涉及政治意识形态转型、文化象征、民俗习惯,甚至社会性别等问题。这是神话在当代社会特殊情境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以引发我们对神话的跨学科思考。
关键词:
卫星 互联网 神话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庄雷 赵天骄 黄玲
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冲击下,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进行互联网化,很多商业银行悄然进军电子商务领域以对抗互联网电商巨头对金融业务的蚕食。运用博弈论分析金融互联网下商业银行涉水电子商务的动机及竞争的短期均衡状态。出于个体理性,银行在电商化行动中的占优策略是(进入,进入),电商促销活动的短期纳什均衡策略是(进行,进行)。并采用仿真方法模拟银行对电商化及其促销活动的反应以及产生的均衡结果,进一步说明了银行选择电商化策略的必然性,最后得出短期竞争均衡是各商业银行电商化投资存在过度竞争并将处于亏损状态。
关键词:
金融互联网 银行电商化 非合作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曦曦
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现有研究中缺乏对这些变化的系统思考。鉴于此,文章首先对传统工业时代组织任务环境的主要特征在互联网情境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特征进行提炼,归纳出技术开放性、需求互动性、竞争不确定性和制度模糊性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研究框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光 余明阳 赵袁军
品牌危机是学界和业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中国品牌百强中的29个代表性品牌,抓取其在2000—2020年的品牌危机报纸文章,采用扎根理论对文章文本进行分析。探索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存在正面或负面、长期或短期、直接或间接影响;公众情感与认知在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桥梁作用;企业应对策略在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企业应当关注品牌危机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并挖掘品牌危机中的价值。在应对品牌危机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慎重使用辩解策略。企业通过对品牌正负面信息进行监测和预测,可以避免发生重大的品牌危机事件。
关键词:
品牌危机 企业绩效 报纸文本 扎根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与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显示:控制相关变量后,互联网对城镇居民幸福感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序Probit和Logit模型及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均支持了该结论。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男性相比女性使用互联网对其幸福感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中,在老年人中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城镇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刘子玉
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对7031个农村居民样本的幸福感水平进行多维刻画,运用OLS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水平。相较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幸福感水平高0.138个单位。利用工具变量法再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阶层认同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互联网浏览信息、娱乐休闲和开展商务活动的频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线上商务活动频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最大。在不区分上网活动目的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效应在男性和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区分上网活动用途后发现,女性群体使用互联网浏览信息的频率越高,其幸福感的提升越明显;具有较低人力资本的群体线上娱乐休闲的频率越高,其幸福感的提升越明显。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村居民 幸福感 社会经济地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基于2013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3),本文系统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考虑地区异质性后,这一效应依然存在。为了克服互联网使用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以居民2012年通讯支出为工具变量,运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Bio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方法)进行回归,并进一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反事实框架纠正选择性偏误,结论依然支持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分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云硕 叶龙 郭名
基于中国情境,构建工作重塑、心理所有权、员工创造力、垂直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来自12家企业375名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重塑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心理所有权对工作重塑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积极关系起中介作用;垂直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垂直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心理所有权在工作重塑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