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1)
2023(7142)
2022(6020)
2021(5305)
2020(4265)
2019(9678)
2018(9702)
2017(18170)
2016(9601)
2015(10434)
2014(10148)
2013(9922)
2012(9660)
2011(8835)
2010(9172)
2009(8126)
2008(8066)
2007(7317)
2006(6796)
2005(6475)
作者
(28128)
(23373)
(23335)
(21892)
(15010)
(11160)
(10438)
(9035)
(8986)
(8427)
(8097)
(7895)
(7586)
(7543)
(7367)
(7228)
(6874)
(6785)
(6735)
(6648)
(6049)
(5894)
(5763)
(5453)
(5339)
(5283)
(5250)
(5177)
(4741)
(4707)
学科
(43578)
经济(43537)
(23161)
管理(22739)
地方(17096)
中国(16726)
(16603)
企业(16603)
(13193)
业经(12440)
(11889)
银行(11877)
(11701)
(11353)
金融(11353)
(10473)
地方经济(9615)
方法(9474)
农业(9304)
(9146)
(8743)
(8311)
贸易(8298)
(8101)
(7951)
数学(7658)
数学方法(7584)
环境(7228)
(7007)
产业(6833)
机构
学院(130637)
大学(126877)
(52848)
研究(52521)
经济(51556)
管理(45092)
中国(42920)
理学(36648)
理学院(36109)
管理学(35493)
管理学院(35243)
科学(32413)
(29201)
(27695)
(26196)
研究所(24840)
中心(24303)
(23873)
(22330)
(19741)
师范(19527)
(19488)
财经(19289)
北京(19287)
农业(18299)
(18267)
(18237)
业大(18023)
(17414)
科学院(16037)
基金
项目(82076)
科学(64372)
研究(61364)
基金(57069)
(50346)
国家(49863)
科学基金(41827)
社会(38189)
社会科(36118)
社会科学(36114)
(33568)
基金项目(30103)
(28283)
教育(26758)
自然(25852)
编号(25373)
自然科(25214)
自然科学(25210)
(24754)
自然科学基金(24736)
资助(22469)
成果(20804)
发展(19727)
重点(19483)
(19360)
课题(18861)
(17165)
(17051)
创新(16086)
国家社会(15538)
期刊
(69885)
经济(69885)
研究(44449)
中国(34276)
(23370)
学报(19774)
科学(19443)
(19433)
金融(19433)
(18843)
管理(18645)
教育(17034)
农业(16114)
大学(14898)
学学(13994)
业经(13349)
技术(11383)
经济研究(11292)
财经(9172)
(8841)
问题(8565)
(7895)
资源(7326)
商业(6915)
(6698)
世界(6501)
科技(6455)
现代(6355)
(6297)
(6157)
共检索到222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健华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真  
互联网征信在信息安全领域存在隐患和风险,其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健全信息标准化体系,推进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强化互联网征信行业和信息安全监管,积极探索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制度规范是弥合互联网征信潜在风险,实现稳健、有序发展的关键。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舒仁  
当前,我国互联网征信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如何发展和如何监管等问题。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用信息标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探索组建行业自律组织,以推动互联网征信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屈魁  张明  王雪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形式与发展轨迹,也改变了传统征信业务的覆盖范围与应用领域,这为征信业监管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监管机构应结合征信市场参与者、信息采集与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变化,从明确互联网金融中征信业务主体的身份定位和互联网金融征信问题的管理规定,充分关注信用信息社会化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制定社会化信用信息使用法规等方面着手,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征信业监管工作。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宋丹  
互联网征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监管缺位比较严重,存在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数据不易整合、数据加工与评分技术薄弱、业务监管水平滞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困难等问题。征信业监管层应从宏观层面探究可行的监管对策,建立市场竞争机制,统一数据标准、推进数据共享,促进技术研发及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业务监管方式与手段,加快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立法,运用监管手段引导和促进征信业发展,从而支持和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秀娟  罗敏娜  
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征信业务需求的与日俱增,也带来了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现有征信行业的法律监管体制一方面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适应个人征信的互联网模式,另一方面存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故而亟待加快完善和构建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的法律监管体系,健全法律监管体制下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制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承惠  
中国互联网金融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尚存在一些难点。因此,需要建立起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的监管架构,具体包括:坚持有区别的监管原则;推进功能监管;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使行业协会更多地履行自律职责等。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注重增值服务;综合化趋势与进一步细分市场;正规金融体系将面临更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并购活动将加剧;"互联网金融"将与"金融互联网"进一步融合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妍  段文奇  
该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模式、监管、风险三个维度归纳综述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带来业务模式进步与模式进步带来体制革新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欧盟、英国、美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监管控制现状,归纳为国际监管与风险评估表,得到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八点启示。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大数据应用实现金融服务创新四个方面打造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框架。未来研究应以消费者为发展定位,树立监管法律意识,抓住具体方式方法,依托网络存贷款业务释放强大生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峰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21世纪全新的金融模式,有着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和促进社会经济转型的有效特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速,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互联网监管在很多方面仍处于"真空"状态,使行业存在一定混乱。为此,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强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方法与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连举  刘茜  
互联网金融是从技术到产品及金融制度和体系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使交易、理财和融资更加便捷、高效,而且在关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需求多元化、支付电子化、存款理财化、融资多元化。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程监控,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涛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催生了新的金融服务业态。在我国,以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以及网络金融产品销售为主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了挑战。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确立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本制度框架,对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指导意见规定的鼓励支持政策、监管职责分工、各业态业务边界、具体制度要求以及行业自律管理等核心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传统金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中东  
随着互联网对我国社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我国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国家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发展的监管并未形成制度。本文在观照互联网金融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的地方监管实践及其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地方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琼  吴兴刚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迅速,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创新、发展四个阶段,在发展潜力、业务增长、参与主体、产品创新、网销渠道、市场监管等六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特征,并且在产品创新、保险精算、营销体制改革、反保险欺诈等领域给保险业带来了新变革。针对当前互联网保险发展中面临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产品创新不规范、风险管控水平不高、保险服务能力和大数据应用能力不强、监管制度建设滞后等风险和问题,本文提出要健全完善互联网保险监管,具体明确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定位、功能定位、产品服务定位和安全定位,引导和促进我国互联网保险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素娟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日益凸显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分析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从金融监管要素入手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仍处于现代金融监管理论的范畴之内,但目前国内的金融监管不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主体、客体以及目标的影响,强调金融监管应该注重的方面,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林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及特点进行了概述,从金融消费方式、金融竞争模式、金融服务供给、货币政策、金融信息安全、反洗钱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并对欧美等主要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