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9)
2023(4202)
2022(3616)
2021(3414)
2020(2891)
2019(6469)
2018(6810)
2017(12616)
2016(6914)
2015(7858)
2014(7830)
2013(7168)
2012(6580)
2011(5966)
2010(6074)
2009(5452)
2008(5620)
2007(5268)
2006(4715)
2005(4385)
作者
(19521)
(15892)
(15766)
(15273)
(10163)
(7778)
(7534)
(6181)
(6171)
(6132)
(5653)
(5408)
(5293)
(5108)
(5053)
(4942)
(4834)
(4739)
(4682)
(4590)
(4191)
(3931)
(3807)
(3759)
(3713)
(3661)
(3642)
(3466)
(3239)
(3168)
学科
管理(21278)
(19798)
经济(19769)
(17047)
(14799)
企业(14799)
(8221)
业经(7450)
(6967)
方法(6440)
(6274)
财务(6256)
理论(6235)
财务管理(6235)
中国(6188)
(6145)
企业财务(5930)
信息(5625)
(5462)
(5339)
税收(4984)
(4945)
(4851)
贸易(4847)
(4718)
(4718)
银行(4711)
教学(4648)
数学(4496)
(4450)
机构
学院(91678)
大学(89738)
管理(32567)
研究(28454)
(27316)
经济(26343)
理学(26267)
理学院(25930)
管理学(25357)
管理学院(25186)
中国(23716)
(19892)
科学(19123)
(17035)
(16362)
中心(14896)
(14890)
(13836)
(13596)
(13452)
师范(13450)
研究所(13099)
北京(12730)
财经(12724)
业大(12474)
技术(12108)
(11284)
(11131)
(10641)
农业(10632)
基金
项目(55695)
研究(42727)
科学(42301)
基金(37838)
(33152)
国家(32832)
科学基金(27623)
社会(23846)
(22355)
社会科(22304)
社会科学(22299)
编号(20724)
基金项目(20051)
教育(19734)
(18603)
成果(18239)
自然(18146)
自然科(17593)
自然科学(17586)
自然科学基金(17281)
资助(15123)
项目编号(13324)
课题(13299)
重点(12747)
(11438)
(11385)
(11220)
(10993)
(10974)
大学(10787)
期刊
(35265)
经济(35265)
研究(26493)
中国(21668)
(15487)
学报(15141)
教育(14449)
科学(12300)
(12037)
图书(11664)
管理(11143)
大学(10444)
学学(9278)
(8514)
金融(8514)
技术(8458)
书馆(8118)
图书馆(8118)
农业(7798)
情报(7454)
业经(6889)
财会(6222)
财经(5654)
理论(5567)
会计(5366)
实践(5337)
(5337)
经济研究(5165)
(5069)
(4994)
共检索到147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刘岩松  
关键词: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锦宁  南士敬  
在数字科技和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征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违规采集、信息滥用、数据垄断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受到了挑战。秉承“客观中立、包容审慎”的原则,在分析互联网征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业务特征、潜在风险和信息保护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科技监管、严肃监管规则、坚持审慎性原则、建立数据确权机制等互联网背景下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黄晓彤  
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数据具有来源多样性、量级巨大性、覆盖范围广泛性等新特征,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分析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监管风险,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生态圈,提高网络用户信息保护意识,以建立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个人信息"防火墙"。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凤君  陈昕瑶  
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用数据是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的基础,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互联网征信的前提。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认为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管理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采集、个人信息使用、信息被遗忘权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红熠  杨妮妮  
我国互联网征信自起步以来快速发展。但由于互联网征信具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业务特征,互联网征信业务与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之间存在不可回避的冲突。如何平衡好行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互联网征信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加快推进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立法、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办法、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方式,在合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利的前提下,推进互联网征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凤君  陈昕瑶  
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用数据是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的基础,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互联网征信的前提。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认为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管理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采集、个人信息使用、信息被遗忘权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畅  梁潇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势头正猛,但个人信息保护进程却十分迟缓,迄今为止我国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这使得我们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迫切需要法律和制度保障,而欧盟《GDPR条例》作为个人信息立法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设计和框架建构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研究深度剖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中存在的缺陷,结合《GDPR条例》的革新性内容,对我国建立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提出几点建议,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秀娟  罗敏娜  
《民法总则》首创性的将个人信息列入自然人的民事权益保护范畴,是个人信息权益在民法领域的最高立法保护,也是构建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民事保障机制的第一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个人信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隐患也更加的多样化、复杂化,信息侵权事件屡见不鲜,个人信息权益的维护面临严峻挑战,故而有必要加快完善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障体系,增设个人信息权民事的专门立法,以规范互联网金融中个人信息的处理行为,明确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范围并提供信息的分类保护,理顺民事维权途径,更全面、细致的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德昊  刘泽一  
互联网金融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中爆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比较严重,事件频发。本文用一系列数据和现象揭示了互联网金融中信息安全问题点多面广和形式多样的特征,从法律、政府监管、从业企业、技术和用户个人等多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健全法制、明确部门分工、从业企业加大投入、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和用户个人加强自我保护等,综合施策,确保互联网金融中个人信息安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青  黄圆圆  
针对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用户信息的保护,根据基本立法原则,分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可能存在的侵害用户信息安全的行为,总结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所涉及的用户信息收集、分析利用、存储传播等过程的影响,并从立法保护、机制改革、技术改进等方面探讨了适用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珺  
图书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有相关规定,但是法律层次不高。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完善的配套规定。因此,我国图书馆法中应当明确该义务及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职责、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姬蕾蕾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是人格利益兼具财产利益。欧美都非常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如欧盟国家引入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美国与传统的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脱钩;俄罗斯将个人信息本土化等。我国应借鉴欧美最新立法改革,摒弃传统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引进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具体场景为依托,对个人信息的处理采用动态风险管理模式;对个人信息本土化,强化对个人信息的控制;设置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制,并设立独立于政府的信息保护监管机构;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采取差异化的救济赔偿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文芳  李春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促进了征信机构向互联网+大数据征信的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必将激活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新动力。分析互联网+大数据征信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并从加快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制定大数据征信标准体系,培育多元化市场化的征信机构,推进大数据征信开放共享,整合形成大数据征信平台,完善大数据征信相关立法,加强监督管理和隐私保护,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红蓉  
网络新闻、博客、论坛、短信、微博、微信、飞信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媒体接触形式,已经渗透到每一位公民的生活,但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存知  
为提高个人征信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以及对在不同业务范围活动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实施分类监管征信业应坚持的原则与共识征信业是对个人信用信息依法进行产业化共享的行业。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构成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活动开展中,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