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1)
- 2023(11478)
- 2022(9699)
- 2021(8941)
- 2020(7525)
- 2019(16945)
- 2018(16777)
- 2017(33341)
- 2016(17309)
- 2015(19390)
- 2014(18697)
- 2013(18301)
- 2012(16305)
- 2011(14797)
- 2010(15301)
- 2009(14758)
- 2008(13518)
- 2007(12134)
- 2006(10934)
- 2005(9880)
- 学科
- 济(73129)
- 经济(73062)
- 业(47949)
- 管理(46115)
- 企(38122)
- 企业(38122)
- 方法(32135)
- 数学(29032)
- 数学方法(28448)
- 中国(27257)
- 融(27012)
- 金融(27010)
- 银(25655)
- 银行(25650)
- 行(24886)
- 农(21729)
- 业经(18464)
- 财(17953)
- 制(17849)
- 地方(16533)
- 贸(14903)
- 贸易(14885)
- 易(14567)
- 农业(14432)
- 产业(13300)
- 理论(12265)
- 中国金融(11341)
- 体(11285)
- 务(11169)
- 财务(11127)
- 机构
- 学院(240346)
- 大学(234719)
- 济(102450)
- 经济(100277)
- 管理(92053)
- 理学(79006)
- 理学院(78302)
- 管理学(76683)
- 管理学院(76288)
- 研究(74005)
- 中国(64762)
- 财(49293)
- 京(48111)
- 科学(41694)
- 财经(39002)
- 中心(36524)
- 所(35416)
- 经(35113)
- 江(34703)
- 农(32468)
- 经济学(32437)
- 研究所(31629)
- 北京(30635)
- 业大(30626)
- 经济学院(29489)
- 范(29395)
- 州(29382)
- 师范(29120)
- 财经大学(28932)
- 院(26723)
- 基金
- 项目(153151)
- 科学(120820)
- 研究(117152)
- 基金(109427)
- 家(92785)
- 国家(92014)
- 科学基金(79837)
- 社会(74922)
- 社会科(71366)
- 社会科学(71351)
- 省(62062)
- 基金项目(56730)
- 教育(54247)
- 划(50652)
- 编号(49366)
- 自然(48447)
- 自然科(47354)
- 自然科学(47345)
- 自然科学基金(46467)
- 资助(45864)
- 成果(39694)
- 发(34928)
- 重点(34419)
- 课题(34180)
- 部(33214)
- 创(33093)
- 创新(30874)
- 国家社会(30721)
- 项目编号(30511)
- 性(29509)
- 期刊
- 济(112931)
- 经济(112931)
- 研究(72401)
- 中国(45374)
- 融(38281)
- 金融(38281)
- 财(35908)
- 管理(35537)
- 农(31055)
- 学报(28832)
- 科学(28620)
- 教育(26001)
- 大学(23264)
- 技术(23042)
- 学学(22066)
- 业经(21126)
- 农业(20687)
- 经济研究(19674)
- 财经(18944)
- 经(16379)
- 问题(14930)
- 统计(14166)
- 商业(13129)
- 策(12972)
- 贸(12601)
- 理论(12466)
- 技术经济(12393)
- 决策(11613)
- 实践(11205)
- 践(11205)
共检索到360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军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我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模式有两种,即"互联网+"和"+互联网",但在实践中都存在创新能力薄弱、人为抑制等问题。产业融合升级之道是实施"+互联网+"模式,即产品的创新、设计乃至生产由供应端与消费端共同决定。我国下一步产业融合,一方面要消除行业政策壁垒,另一方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互联网+"模式最终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融合 转型升级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志华 林亚清
近年来面对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以及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方式的滞后,我国目前数万亿社保基金正面临着严峻的"缩水"困局。导致我国社保基金"缩水"的成因很多。概括而言,社保基金的法律限制过严、统筹层次较低以及监管力量薄弱无疑是三个关键的因素。完善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市场化运行以实现保值增值等方面着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万里
多年来 ,浙江省各级政府对电视工业一直是重视和扶持的 ,因此 ,该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 ,面对强大的国际、国内竞争对手 ,浙江省的电视工业企业还显得十分弱小 ,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考验。我省的电视工业要想摆脱困境 ,必须走实施利基战略、实现产业转移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浙江电视工业 摆脱困境 战略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莹 谭术魁
对湖北省武汉市征地补偿及补偿费分配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征地补偿与《土地管理法》中的年产值倍数法存在一定差距,征地补偿费存在层层截留的现象,村级提留用途不够透明;征地补偿费分配以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未能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应制订统一的征地补偿标准,区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征地补偿;补偿费的分配由村级提留25%左右用于本村公益事业;采取货币补偿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分配模式,逐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补偿分配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昭晞
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中国制造"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其逐步形成的规模与配套能力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低端领域在中国制造业纳入全球分工网络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显著贡献。然而,中国制造业低端领域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应坚定不移地继续保持包括低端产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优势,从"低端产业"和"高端产业"两方面对低端领域产业进行定位,在低端产业创造和提高附加价值,建立与完善"生态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凌 卢继勇
绩效管理离我们似乎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似乎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似乎是那么的需要,又是那么的无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秀妹 余凌
农村土地是支撑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推行农地经营权共享有助于化解农业经营主体困境问题。研究阐述土地经营权共享模式的内涵及其对利益相关方的价值;从法律基础、主题培育、支撑体系等方面深入分析共享土地经营权模式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基于农地经营权共享给出建立政产协同运作机制,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完善涉农服务支撑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共享土地经营权 农业经营主体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秀妹 余凌
农村土地是支撑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推行农地经营权共享有助于化解农业经营主体困境问题。研究阐述土地经营权共享模式的内涵及其对利益相关方的价值;从法律基础、主题培育、支撑体系等方面深入分析共享土地经营权模式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基于农地经营权共享给出建立政产协同运作机制,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完善涉农服务支撑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共享土地经营权 农业经营主体 三农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晓辉 任群罗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因素,对制造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起到重要作用。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商C2M模式不仅能引领传统生产制造业朝智能化转型,加速产业创新和升级,还具有深度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功能,在保证效率的同时缩短产业链条长度。但是,电商C2M经营模式的话语权大多由平台电商掌控,消费者和生产者仅作为平台用户参与其中,基本利益难以保障,这一系列问题阻碍了C2M经营模式的长足发展。对此,本文分别从微观构建生态圈和宏观加强合规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突破困境的路径:构建数字化产业体系,提升企业数字化生产与经营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的智能化制造业转型;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构建多层次平台规制体系,重视数字经济下的消费者基本权益保护。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忠宏 李扬帆
3D打印是新产业革命背景下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未来将会对人类生产制造方式、生活消费方式、组织管理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尽管3D打印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在质量、性能、材料种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面对3D打印产业蕴含的机会和挑战,我国应主动适应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的发展潮流,探索新形势下3D打印产业的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充分调动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以应用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发挥其对现有产业的提升作用,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推动3D打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3D打印产业 新产业革命 新发展方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勇清 黄健柏
从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供需变化的特点分析表明,市场培育严重滞后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背离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独特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背离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国情,因此引发光伏产业危机。破解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务实之举从两方面着手:放眼全球市场,继续坚定实施光伏产业国际化战略的信心;积极培育国内市场,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学信
促进中部崛起已成为现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的分析表明,储蓄动员能力较弱、金融结构优化滞后以及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是现阶段中部崛起面临的主要金融困境。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中部六省已进入崛起的轨道,通过金融发展政策消除经济崛起中的金融困境势在必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雄胜
迄今为止,我国成本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以会计成本(货币计量成本)为核心内容,“成本”因此成了主要由会计学家研究的课题。这种成本管理,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以物治人,其主要弊端在于: 1.成本管理观念片面。现行成本管理的权威定义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组织和动员群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密
共性技术与专有技术作为技术的不同层次,具有阶层数据结构的内在特征。以技术的层次分析为视角,共性技术属于单一技术供给;专有技术嵌套于共性技术之中,属于复合技术供给。影响共性技术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产权保护、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创新的机会。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供给是解决我国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型困境的关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层次分析 共性技术 专有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