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3)
- 2023(11487)
- 2022(9513)
- 2021(8825)
- 2020(7274)
- 2019(16059)
- 2018(15720)
- 2017(29506)
- 2016(16213)
- 2015(17498)
- 2014(17056)
- 2013(16370)
- 2012(15148)
- 2011(13727)
- 2010(13960)
- 2009(12817)
- 2008(12766)
- 2007(11778)
- 2006(10583)
- 2005(9288)
- 学科
- 济(65826)
- 经济(65738)
- 业(50827)
- 农(49460)
- 管理(41404)
- 农业(32889)
- 企(29350)
- 企业(29350)
- 方法(25019)
- 数学(22291)
- 业经(22234)
- 数学方法(21993)
- 中国(17039)
- 财(15656)
- 制(14365)
- 贸(13553)
- 贸易(13546)
- 易(13227)
- 学(13136)
- 地方(12938)
- 农业经济(12419)
- 发(11623)
- 银(11398)
- 银行(11354)
- 行(10848)
- 技术(10139)
- 策(10120)
- 体(9912)
- 收入(9716)
- 发展(9701)
- 机构
- 学院(230442)
- 大学(224091)
- 济(92662)
- 经济(90806)
- 管理(86823)
- 研究(76408)
- 理学(75992)
- 理学院(75168)
- 管理学(73691)
- 管理学院(73305)
- 农(67453)
- 中国(60575)
- 农业(52176)
- 科学(49860)
- 京(46267)
- 业大(46135)
- 财(39966)
- 所(39650)
- 中心(37396)
- 研究所(36236)
- 江(35704)
- 农业大学(33037)
- 财经(31660)
- 范(28944)
- 经(28853)
- 省(28799)
- 师范(28517)
- 州(28164)
- 北京(28071)
- 经济学(26960)
- 基金
- 项目(158177)
- 科学(123627)
- 基金(115110)
- 研究(111031)
- 家(102870)
- 国家(101819)
- 科学基金(86515)
- 社会(72389)
- 社会科(68170)
- 社会科学(68151)
- 省(64169)
- 基金项目(61530)
- 自然(56727)
- 自然科(55496)
- 自然科学(55477)
- 自然科学基金(54515)
- 划(52486)
- 教育(49476)
- 资助(45114)
- 编号(44979)
- 农(36754)
- 重点(35063)
- 发(34597)
- 成果(34301)
- 部(33994)
- 创(33143)
- 创新(30926)
- 业(30550)
- 科研(30476)
- 国家社会(30322)
- 期刊
- 济(108968)
- 经济(108968)
- 农(71773)
- 研究(60279)
- 农业(48515)
- 中国(48046)
- 学报(45015)
- 科学(39014)
- 大学(34175)
- 学学(32851)
- 财(28695)
- 管理(27131)
- 业经(26194)
- 融(24056)
- 金融(24056)
- 业(22680)
- 教育(20552)
- 技术(17643)
- 版(15572)
- 经济研究(15537)
- 问题(15193)
- 财经(14793)
- 农业经济(14698)
- 农村(14582)
- 村(14582)
- 业大(14391)
- 农业大学(12808)
- 经(12660)
- 世界(11778)
- 科技(11361)
共检索到339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
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互联网消费平台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然而,互联网应用能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不仅取决于互联网的农村普及率,更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素质在互联网影响下能否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应用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了消费素质的中介作用,旨在为我国各地方政府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应用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互联网应用能够推动居民消费素质提升;在互联网应用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中,消费素质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雪 吴定伟 潘明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网络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居民消费模式更加多样化,消费时间和空间也得到了极大拓展,互联网成为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数据,将互联网、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消费纳入统一框架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拥有较强社会资本的农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互联网通过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就地区而言,消费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互联网在西部地区的消费效应远大于中、东部地区;从年龄分组来看,青年人通过互联网积累社会资本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中年人次之,老年人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资本 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水平 汪兴东 曲振辰
目前,规范农村居民低碳产品消费行为是实现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372个普通农村居民样本,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低碳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认知、环境情景及环境信念是农村居民低碳产品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购买意愿在农村居民低碳产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中起着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积极的宣传以促使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价值观,并制定相应的低碳消费政策,以提升农村居民的低碳产品消费行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低碳产品 购买意愿 购买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治一 董珺 李德阳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关系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实施,也是扩大内需的必要途径。互联网的应用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对此问题的现有研究普遍缺乏深度和广度。研究采用山东、河南、四川、吉林、辽宁5个省份的农村居民的互联网素养和消费行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素养可以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发展享受性消费占比和发展享受性消费倾向,进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互联网素养对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存在丰富选择偏好、放松信贷约束和强化收入预期三条作用机制;互联网素养对农村地区居民家庭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的升级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继续加大信息化数字化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数字化教育培训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素养 消费升级 农村居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洪业 徐会奇
在研究收入类型与居民消费行为的过程中,文章打破原有的线性VAR模型分析的思路,在研究收入类型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基础上引入MS-VAR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两区制的经济状态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旧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经济紧缩期,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支付对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湖 张家平
本文基于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对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分别由大到小为: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发展投资环境,同时移动电话普及具有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传统型向发展、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的潜力;通过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注重因时因地制宜来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而带动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才坤
文章选取我国互联网与农村消费经济结构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村总消费及各项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三项指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及分类消费的影响均呈现正向效应,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均呈现正向效应,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影响作用相对最高。相对而言,"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结构的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毅 贾平
互联网经济对突破有形市场时空限制、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正逐步显现。本文基于2016-2021年的详实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网民规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力大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所受互联网经济的影响大于居民消费倾向;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显著正向影响,且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更大。据此提出从转化农村非网民群体、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多维创新赋能农村互联网经济等方面,进一步释放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绍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模式已从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但“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特征没有改变。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农村居民消费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城乡消费差异和区域消费差异外,由基尼系数引发的群体内部消费差异也日益凸显。肖立所著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出版社)一书以消费理论为逻辑起点,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的消费行为展开进一步分析,并对收入、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约束、基本公共服务、营销因素、消费观念等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提出应采取“提低、扩中、调高”分层次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居民消费行为 消费差异 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艳春 张银花
最近几年,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在不断扩大消费渠道。因此,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拉动内需,拉动消费。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非农业性收入为中介变量,建立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效应;且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在东中两个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都达到了5%的显著性水平,但是对西部区域影响不明显。在中介模型中,非农业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增加非农业性收入来达到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允彬 赵卫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海燕
利用1985年至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样本数据资料,通过EVIEWS3.1软件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并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持续低迷的态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纯收入 消费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黄敦平
本文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置入刻画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性偏好的滞后项,构建了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假说的扩展模型;将样本1985—2010年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并分别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消费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比较强的消费习惯性特征,现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消费的影响;由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后一个样本期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前一个样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凯 向平
为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揭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行为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拓展农村消费的政策作用机制。采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基于一元线性系统和一元非线性系统,构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并基于模型对相关时变参数进行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估计,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1978—2010年间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变动趋势及相互关系;同时,对模型作了序列相关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协整检验,以确保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状态空间模型时变参数的估计,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