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8)
- 2023(15889)
- 2022(13462)
- 2021(12504)
- 2020(10775)
- 2019(24682)
- 2018(24667)
- 2017(47584)
- 2016(26081)
- 2015(29199)
- 2014(28830)
- 2013(28159)
- 2012(25679)
- 2011(23033)
- 2010(23050)
- 2009(21405)
- 2008(21022)
- 2007(18934)
- 2006(16212)
- 2005(13865)
- 学科
- 济(105496)
- 经济(105389)
- 业(77397)
- 管理(71239)
- 企(55809)
- 企业(55809)
- 方法(50773)
- 农(48749)
- 数学(45680)
- 数学方法(44954)
- 农业(32158)
- 业经(26408)
- 财(26151)
- 中国(25069)
- 学(21466)
- 贸(20693)
- 贸易(20687)
- 易(20202)
- 制(19555)
- 地方(19059)
- 务(16704)
- 财务(16643)
- 财务管理(16601)
- 技术(16299)
- 企业财务(15718)
- 理论(15637)
- 银(15475)
- 银行(15410)
- 环境(15318)
- 行(14584)
- 机构
- 学院(369328)
- 大学(363581)
- 济(146552)
- 经济(143608)
- 管理(143484)
- 理学(125725)
- 理学院(124398)
- 管理学(121775)
- 管理学院(121136)
- 研究(118779)
- 中国(89958)
- 农(85146)
- 科学(78206)
- 京(74718)
- 农业(66782)
- 业大(66225)
- 财(63530)
- 所(61196)
- 中心(57419)
- 研究所(56209)
- 江(54623)
- 财经(51720)
- 经(47178)
- 北京(45470)
- 范(45026)
- 师范(44366)
- 经济学(43885)
- 州(43065)
- 农业大学(42481)
- 院(41998)
- 基金
- 项目(258014)
- 科学(201512)
- 基金(186954)
- 研究(180149)
- 家(166150)
- 国家(164754)
- 科学基金(140600)
- 社会(113265)
- 社会科(107135)
- 社会科学(107101)
- 省(103815)
- 基金项目(99459)
- 自然(94755)
- 自然科(92633)
- 自然科学(92605)
- 自然科学基金(90941)
- 划(86500)
- 教育(83038)
- 资助(76711)
- 编号(72959)
- 重点(58252)
- 成果(56542)
- 部(55812)
- 发(55216)
- 创(54263)
- 科研(50757)
- 创新(50672)
- 计划(49881)
- 课题(49451)
- 大学(47308)
- 期刊
- 济(154772)
- 经济(154772)
- 研究(92908)
- 农(83470)
- 中国(66744)
- 学报(66536)
- 科学(58287)
- 农业(56412)
- 大学(49681)
- 财(49042)
- 学学(47737)
- 管理(47673)
- 技术(32871)
- 教育(32300)
- 业经(31912)
- 融(31830)
- 金融(31830)
- 业(28612)
- 财经(24253)
- 经济研究(23623)
- 问题(21760)
- 版(20994)
- 经(20724)
- 统计(19365)
- 业大(18771)
- 技术经济(18388)
- 科技(18040)
- 策(17903)
- 商业(16712)
- 资源(16636)
共检索到51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银西阳 余茜 苏秦 李冬梅
[目的]在数字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双重背景下,探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712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嵌入是否会减少农户化学农药使用,并分析了其影响效应在不同农户群体中的异质性。[结果]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平均处理效应为0.114;互联网嵌入能有效促进小农户、专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介于0.104~0.113、0.078~0.103和0.116~0.128;互联网嵌入对家庭农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促进作用略大于小农户和专业种植大户,而相比于专业种植大户,互联网嵌入对小农户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应推进农村新基建发展,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采取差异化的措施,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引导家庭农场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加强互联网技术宣传与培训,提升小农户和专业种植大户嵌入互联网的能力,以促进农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银西阳 余茜 苏秦 李冬梅
[目的]在数字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双重背景下,探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712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嵌入是否会减少农户化学农药使用,并分析了其影响效应在不同农户群体中的异质性。[结果]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平均处理效应为0.114;互联网嵌入能有效促进小农户、专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介于0.104~0.113、0.078~0.103、0.116~0.128之间;互联网嵌入对家庭农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促进作用略大于小农户和专业种植大户,而相比于专业种植大户,互联网嵌入对小农户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应推进农村新基建发展,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采取差异化的措施,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引导家庭农场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加强互联网技术宣传与培训,提升小农户和专业种植大户嵌入互联网的能力,以促进农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鹏 李小红 吴雨
推进农药减量化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背景,探讨分析了农户数字素养对其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数字素养指数,发现农户数字素养提升会显著促使其农药使用减量。从农药使用的三个重要环节施药者、施药机械选择和施药技术出发,探索了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发现了数字素养提升可以帮助农户树立绿色生产理念、选择高效施药机械、学习科学施药技术。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素养对小规模种植户、未转入耕地的农户、所在村没有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农户的农药使用减量边际效应更显著。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提供了数字技术介入对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效果,揭示了农户数字素养对农药使用决策的重要性。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微观基础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
农药减量 数字素养 绿色农业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成龙 周宏
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农业组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组织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农业减量增效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微观数据,利用ologit模型和PSM方法,分析了组织嵌入与农户农药减量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所发挥的中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基本可以做到规范化施药,但超过30%的农户农药使用成本多于1 500元/hm~2,仍然处于高位。实证结果表明,合作社组织的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农药的减量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组织嵌入可以提升农户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水平,并且服务外包在组织嵌入影响农户农药减量化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影响。据此,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促进农药减量化,要重视并发挥农业组织的重要作用,在强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管理的同时可以通过农业的组织化带动农户病虫害防治外包水平的提升,另外,加快推进绿色防控与生态化治理也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户均收入的促进作用并无优势,但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丰翼 颜廷武 范怡楠
基于湖北省967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聚焦抑制废弃物产生源头措施,着眼农村地区和微观层面,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消费升级视角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反事实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假如未使用互联网,其生活垃圾产生量将显著增加。(2)消费升级是互联网使用作用于生活垃圾减量的主要传导机制。其中,互联网购物带来的消费数量提升会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但是消费结构优化又进一步抑制生活垃圾产生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对男性、老龄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提出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夯实互联网基础设施、倡导理性消费、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等措施,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丰翼 颜廷武 范怡楠
基于湖北省967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聚焦抑制废弃物产生源头措施,着眼农村地区和微观层面,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消费升级视角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反事实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假如未使用互联网,其生活垃圾产生量将显著增加。(2)消费升级是互联网使用作用于生活垃圾减量的主要传导机制。其中,互联网购物带来的消费数量提升会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但是消费结构优化又进一步抑制生活垃圾产生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对男性、老龄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提出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夯实互联网基础设施、倡导理性消费、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等措施,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新慧 闫小欢
[目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信息差引发的预期风险不可控、预期收益不可知等问题,制约着实践中农户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结合当前背景探究农户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对于高效指导农户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信息论的视角,利用陕西省333份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苹果种植户的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1)社会互动对苹果种植户单项和多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条件混合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信息能力在社会互动影响苹果种植户技术采纳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男性群体较女性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老年群体较中青年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因此,应增强苹果种植户间的社会互动,持续提升苹果种植户的信息能力,弥合其技术采纳实践中的信息鸿沟,提高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采纳水平,切实推动苹果产业绿色转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殷俊 刘一伟
农村贫困问题关乎中国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作为贫困标准,还是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2美元作为贫困标准,互联网使用均显著降低了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同时采用稳健性估计与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积累、提高农户的非农就业概率与非正规金融借贷水平进而改善农户的贫困状况。因此,在全面脱贫战略实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侯博 高申荣
本文以江苏省3个地级市的6个县(市、区)的241个分散农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除家庭特征对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难以测度外,地域的差异性以及农药施用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外部培训、对粮食安全性的认识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对农药残留认知。因此,提高农户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总收入等,对规范农户农药施用行为、提升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水平,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威震 罗小锋
[目的]厘清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机制,对提升农户福利水平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运用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重点关注于农药减量增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证检验其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结果]样本农户中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均采纳项数仅为2.24项,其中统防统治服务和质量检测服务的采用率均不足20%;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通过改变农户传统施药观念与提升种植管理水平,改善农户福利,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若不采用,其家庭人均年收入将下降3.78%;农业社会化服务福利效应存在群组差异性,对于高文化程度、低农业劳动比、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而言,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后福利水平改善程度相对较大。[结论]应持续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形式与服务方式的创新,分类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理性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福利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孔荣
本文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参与两个方面表征互联网使用,依据陕西、宁夏和山东831户创业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绩效水平的影响效应,并采用Fields分解法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均显著提升了其创业绩效。基于反事实假设,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农户若未使用互联网采购及互联网销售,其创业绩效分别下降12.79%和4.54%;未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农户若使用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其创业绩效分别提升44.15%和14.19%,即参与互联网采购对农户创业绩效水平的正向影响大于参与互联网销售的正向作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互联网使用扩大了农户创业绩效差距,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贡献率分别为5.51%和3.94%,即参与互联网采购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贡献率大于参与互联网销售的贡献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亚飞 周荣
[目的]厘清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对开展农药使用有效治理和推动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至关重要。[方法]基于已有中国农户农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文献,利用Meta分析法,首次对实证研究结论的综合效应量进行了评估。[结果]男性性别、年龄、种植经验和家庭人口属于负向影响因素,而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农药相关知识、受教育水平、政府补贴、家庭年收入、合作社组织、零售商推荐属于正向影响因素,但种植面积的作用方向仍存在分歧。[结论]已有实证文献筛选的影响因素综合效应大多属于中相关性和弱相关性范畴,尚缺少强相关性范畴的影响因素;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和农药相关知识均比受教育水平具有更高的正向作用,而当前普遍实施的政府补贴措施仅属于弱相关性影响因素。评估结论对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研究方向,以及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雪 孙学涛
促进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不仅是乡村生态振兴的要求,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态产品的农户供给提供了新路径。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互联网使用与农户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之间存在内生性,内生性的存在会过高估计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影响程度;与低人力资本农户相比,互联网使用更能提高高人力资本农户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与兼业农户和非农户相比,互联网使用更能提升纯农户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互联网使用还会通过社会资本对农户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产生中介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论,从互联网使用角度提出了三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积极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