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1)
- 2023(2498)
- 2022(2063)
- 2021(1926)
- 2020(1686)
- 2019(3574)
- 2018(3717)
- 2017(7073)
- 2016(3902)
- 2015(4141)
- 2014(3907)
- 2013(3575)
- 2012(3474)
- 2011(3110)
- 2010(3410)
- 2009(3242)
- 2008(3217)
- 2007(3163)
- 2006(2967)
- 2005(2995)
- 学科
- 济(13290)
- 经济(13259)
- 管理(11826)
- 业(10506)
- 企(8573)
- 企业(8573)
- 中国(5645)
- 业经(5053)
- 农(4781)
- 制(4717)
- 银(4155)
- 银行(4153)
- 财(4041)
- 行(4040)
- 贸(3745)
- 贸易(3739)
- 易(3666)
- 地方(3559)
- 融(3338)
- 金融(3338)
- 农业(3168)
- 产业(2993)
- 教育(2980)
- 学(2939)
- 体(2843)
- 方法(2797)
- 技术(2675)
- 信息(2605)
- 税(2593)
- 制度(2589)
- 机构
- 大学(48013)
- 学院(47650)
- 济(18250)
- 经济(17700)
- 管理(17563)
- 研究(16384)
- 中国(14566)
- 理学(14272)
- 理学院(14079)
- 管理学(13788)
- 管理学院(13695)
- 财(11155)
- 京(10898)
- 江(9857)
- 科学(9331)
- 中心(8710)
- 农(8049)
- 所(7994)
- 省(7690)
- 财经(7659)
- 州(7611)
- 北京(7146)
- 范(7062)
- 师范(6992)
- 研究所(6828)
- 经(6821)
- 银(6173)
- 业大(6125)
- 农业(6060)
- 院(5999)
共检索到89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亚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拓展了社会考生受教育的模式和渠道,为开辟多种教育方式服务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如何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为自学考试服务,拓宽自学考试助学渠道,推动自学考试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值得认真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助学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川 林杰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习的面貌。自学考试作为重要的开放教育形式也必须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助学体系。本文对现阶段自学考试基于互联网助学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综述,并详细介绍了天津市基于PC端的e-learning网络助学平台和移动互联设备的m-learning网络助学平台。它包括: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标准与编制规范;互动模块与在线测评模块的功能;管理模块的架构;移动学习终端的结构及其与PC端的同步协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江琳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村的繁荣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劳动力素质问题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如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城乡发展较为协调的省份。浙江农村居民相对富有,再加上重视教育的传统,农村对于教育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而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里,这就使得自学考试成为满足农村教育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力手段。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武法提 王建民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社会助学的改善和发展必然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逐步消除由于自学考试制度凸显的考试功能给人们带来的误解。作为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重要形式,网络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网络助学模式对于推动自学考试制度的完善和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定义、属性与特点;发展历程与形式;意义与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学与德育;普通高校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搞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我们应特别加强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价值取向、本质属性、教学、德育及如何在实践中搞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自学考试 社会助学 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发伟
本文选取2005-2015年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中国的生产总值及互联网经济模式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数据,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国民消费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出,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能够对中国居民消费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居民消费 促进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德刚
任何一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都是一定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并在这些因素变动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和演进,产业的创新发展就是由这些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引发的。而产业创新的具体反映一般会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产业内部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而形成的改良、改进型升级;二是通过跨界融合而形成的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三是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引进而产生的对传统业态具有颠覆意义的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絮颖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变革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的应用经验,并对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互联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及高效农业结构的重要成分,提出其存在互联网普及程度低、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水平、构建与完善信息整合系统、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模式、健全电商融资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 产业升级 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国刚
本文分析总结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服务的现状,基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项目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绩,从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助教、助学"师资团队、助学服务中心和网络教学与助学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构建信息化环境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助学服务体系具体的建设策略,对目前自学考试助学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学考试 助学服务 信息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广 李泳敏
我国农村地区抵押物缺失或价值偏低,传统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供给一直处于不足状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满足农村资金需求提出了新的路径选择,众筹、P2P平台的广泛使用给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建立了桥梁。文章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以及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及发展模式,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传统金融与互联网发展协同创新,同时加强金融监管,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农业农村 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我国互联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影响商贸物流、就业、消费产品、营销策略等,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起到了促进性作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基于城乡一体化刺激消费,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城乡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我国互联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影响商贸物流、就业、消费产品、营销策略等,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起到了促进性作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基于城乡一体化刺激消费,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城乡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功 韩喜昆 赵新
基于消费金融的本质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了2000年至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进而构建了动态GMM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中部次之,西部则最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功 韩喜昆 赵新
基于消费金融的本质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了2000年至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进而构建了动态GMM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中部次之,西部则最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广 李泳敏
我国农村地区抵押物缺失或价值偏低,传统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供给一直处于不足状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满足农村资金需求提出了新的路径选择,众筹、P2P平台的广泛使用给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建立了桥梁。文章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以及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及发展模式,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传统金融与互联网发展协同创新,同时加强金融监管,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农业农村 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