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1)
- 2023(12983)
- 2022(11317)
- 2021(10468)
- 2020(8933)
- 2019(20336)
- 2018(20078)
- 2017(39452)
- 2016(21458)
- 2015(23689)
- 2014(23076)
- 2013(22693)
- 2012(20569)
- 2011(18507)
- 2010(17983)
- 2009(16315)
- 2008(15753)
- 2007(13478)
- 2006(11530)
- 2005(9636)
- 学科
- 济(83385)
- 经济(83291)
- 管理(60451)
- 业(58196)
- 企(47851)
- 企业(47851)
- 方法(43299)
- 数学(38423)
- 数学方法(38096)
- 农(21702)
- 财(21216)
- 中国(20302)
- 业经(18561)
- 学(18192)
- 贸(17154)
- 贸易(17150)
- 易(16644)
- 地方(15845)
- 农业(14843)
- 务(14010)
- 财务(13952)
- 财务管理(13930)
- 技术(13661)
- 企业财务(13245)
- 环境(13152)
- 制(13137)
- 理论(12613)
- 和(12419)
- 银(11769)
- 银行(11706)
- 机构
- 大学(299077)
- 学院(296879)
- 管理(120819)
- 济(116027)
- 经济(113693)
- 理学(106988)
- 理学院(105799)
- 管理学(103950)
- 管理学院(103450)
- 研究(95947)
- 中国(68705)
- 科学(62664)
- 京(62427)
- 农(53557)
- 财(50793)
- 业大(50123)
- 所(47876)
- 研究所(44435)
- 中心(43527)
- 农业(42664)
- 财经(42575)
- 江(40327)
- 经(39022)
- 北京(38681)
- 范(37371)
- 师范(36889)
- 经济学(34892)
- 院(34805)
- 州(33009)
- 财经大学(32113)
- 基金
- 项目(216714)
- 科学(169569)
- 基金(158399)
- 研究(152084)
- 家(140210)
- 国家(139081)
- 科学基金(119211)
- 社会(96265)
- 社会科(91370)
- 社会科学(91347)
- 基金项目(85478)
- 省(84530)
- 自然(80448)
- 自然科(78596)
- 自然科学(78574)
- 自然科学基金(77191)
- 划(71712)
- 教育(69558)
- 资助(64991)
- 编号(60595)
- 重点(48284)
- 部(47339)
- 成果(46805)
- 创(45453)
- 发(45202)
- 创新(42347)
- 科研(42333)
- 课题(40923)
- 计划(40777)
- 教育部(40340)
- 期刊
- 济(115135)
- 经济(115135)
- 研究(80861)
- 学报(54258)
- 中国(48019)
- 农(46932)
- 科学(46641)
- 管理(40869)
- 大学(39990)
- 学学(38118)
- 财(36276)
- 农业(32526)
- 教育(28370)
- 技术(23115)
- 融(22040)
- 金融(22040)
- 财经(20200)
- 业经(19998)
- 经济研究(19533)
- 经(17055)
- 业(16619)
- 科技(15853)
- 问题(15326)
- 版(14530)
- 业大(14506)
- 图书(14420)
- 理论(14305)
- 商业(13921)
- 技术经济(13874)
- 实践(13224)
共检索到40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丽 王洪波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互联网对网民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对网民的心理影响可以归结为"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和"现实活动"三个因子;网民对网络的使用有助于其提高正面情绪,改善负面情绪,但也抑制他们对现实活动的参与。此外,互联网对网民的影响还受到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职业、收入和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心理 影响 网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中伟 杨阳 陆相林
通过世界银行、国际电信联盟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数据,基于网民规模和网民普及率两个指标,系统分析1998—2012年世界互联网网民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各国网民分布虽渐趋平衡,但"数字鸿沟"依然严峻。网民在互联网发展前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近年发展中国家和人口规模的贡献日益显著。2世界各国网民普及率增长普遍较快,且基本符合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居中、落后国家低的规律。3影响网民规模的因素涉及国家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两个层次。前期GDP和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GNI是主要指标,但近年来作用略有下降;城镇人口、总人口和农村人口对网民规模的影响逐年增大,特别是前者已成为首要指标。4网民普及率主要受国民收入、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上网工具、上网资费和网络就绪程度等6个层次因素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中伟 白月 刘宁涛
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选取网民规模和网民普及率两个指标,系统分析1998—2014年间我国互联网网民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省份网民规模的空间分布虽变得愈发均衡,但"东高西低"的整体格局依然存在。这主要是GDP和人口数量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城镇人口已成为首要影响因素。(2)各省份网民普及率的空间分布也呈"东高西低"特征,但与网民规模位序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大多数省份存在普及率超过10%后增长明显加快规律,而北京和上海则有超过60%后增速放缓趋势。这主要是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季程远
互联网"使用目的"和"信息偏好"影响网民政治态度,进而影响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与自我型网络使用、娱乐类信息偏好的网民相比,社交型网络使用、时政类信息偏好的网民政治信任水平更低、程序型民主观念更强,卷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概率更高。作为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的媒介,互联网本身并不必然具有"反体制性",对互联网政治后果的理解应超越"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争,将研究视角转向使用者的政治心理特征。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信任 民主观念 政治参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季程远
互联网"使用目的"和"信息偏好"影响网民政治态度,进而影响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与自我型网络使用、娱乐类信息偏好的网民相比,社交型网络使用、时政类信息偏好的网民政治信任水平更低、程序型民主观念更强,卷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概率更高。作为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的媒介,互联网本身并不必然具有"反体制性",对互联网政治后果的理解应超越"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争,将研究视角转向使用者的政治心理特征。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信任 民主观念 政治参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阎铭 覃艳鲁
以81个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模型和扎根分析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与溢价并购影响因素有关的相关假设,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中,主并企业现金流水平、主并企业发展筹资能力、被并企业发展能力三个公共因子会明显影响并购溢价程度。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业 并购溢价 博弈模型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勇 陈新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贸易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冰山成本为切入点,将互联网因素引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之中,并基于全球244个国家在2000年~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的结论均显示:互联网对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产生正面影响,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逐渐减弱,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逐渐增强。为此,笔者建议各国政府和企业重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以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冰山成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探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了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分享意愿,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商品销售和营销渠道在制造业当中发挥作用,并带来制造业绩效表现的提升。研究创新: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为"互联网+制造业"战略的效果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经验证据。研究价值:提供了"互联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证据,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问题带来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创新 供应链协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陈雅琳
从网络销售在我国产生之日起,电商企业的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问题就一直是互联网和税收的研究主题。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大国,互联网发展对税收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应?为回答此问题,本文构建了以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税收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此种影响的来源,本文又分别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第二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税收收入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陈雅琳
从网络销售在我国产生之日起,电商企业的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问题就一直是互联网和税收的研究主题。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大国,互联网发展对税收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应?为回答此问题,本文构建了以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税收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此种影响的来源,本文又分别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第二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税收收入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振华 黄外斌
民众使用互联网对政治信任产生了影响,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政治信任感会显著地更低。这一现象可以从互联网使用对价值观影响上得到解释。互联网使用使得民众趋向于自我表达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公平感、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环境意识会越强,更强调政府责任,更能宽容、平等对待他人的行为等等。自我表达价值观增强是互联网使用降低政治信任的中间机制,自我表达价值观的增强降低了政治信任。
关键词:
政治信任 互联网使用 自我表达价值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磊
探讨用户评价互联网学术信息可信性的影响因素,利用在线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Web网页的视觉吸引力、站点权威性或内容质量越高,用户对互联网学术信息可信性的评价越高,且内容质量的影响权重最大。视觉吸引力通过情感投入部分正向中介作用于Web网页的可信性。认知投入是站点权威性和内容质量对可信性作用的调节变量。实践层面上,研究结论对提高学术信息服务质量具有现实意义,理论层面上,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变量对互联网学术信息可信性评价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阎铭 覃艳鲁
以81个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模型和扎根分析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与溢价并购影响因素有关的相关假设,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中,主并企业现金流水平、主并企业发展筹资能力、被并企业发展能力三个公共因子会明显影响并购溢价程度。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业 并购溢价 博弈模型 因子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准 石密 刘春雷
[目的/意义]信息感知作为网络行为意向的近端重要解释变量,对剖析互联网集体行为意向的形成路径和构建应对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现阶段舆情管理与网络社会治理的核心所在。[方法/过程]文章依次采用开放式调研法、文本数据挖掘技术与问卷调查法探索网民群体对突发集体事件的信息感知特征的知识图谱工具。[结果/结论]经语义网络分析与实证分析发现网民群体对突发网络集体事件的信息感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语义网络特征呈辐射状,由多维度构成,每个维度之间联结紧密。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利用互联网优势掌握集体行为的发展动态并依此制定应对策略及时化解危机,强化社会预警管理。
关键词:
舆情管理 信息感知 语义图谱 社会预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