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03)
2023(20839)
2022(17447)
2021(16054)
2020(13707)
2019(31140)
2018(30883)
2017(59498)
2016(32417)
2015(35896)
2014(35567)
2013(35270)
2012(32918)
2011(29656)
2010(29898)
2009(27901)
2008(27898)
2007(25156)
2006(22172)
2005(20245)
作者
(97371)
(81284)
(80903)
(76757)
(51767)
(39230)
(36804)
(31789)
(30745)
(29070)
(27705)
(27125)
(26051)
(25973)
(25491)
(25114)
(24631)
(24131)
(23571)
(23432)
(20467)
(20068)
(19926)
(18656)
(18404)
(18241)
(18090)
(17972)
(16518)
(16203)
学科
(139214)
经济(139056)
(106971)
管理(99768)
(91561)
企业(91561)
方法(60653)
数学(50527)
数学方法(49955)
(40893)
(39586)
中国(38218)
业经(36695)
地方(29333)
(28267)
农业(27930)
(27306)
(26884)
贸易(26867)
(26567)
财务(26509)
财务管理(26455)
(26074)
企业财务(25129)
技术(23447)
(23140)
银行(23070)
(22446)
(22143)
(21799)
机构
学院(470287)
大学(467485)
(193676)
经济(189770)
管理(179516)
研究(160935)
理学(154036)
理学院(152263)
管理学(149613)
管理学院(148761)
中国(123641)
科学(101065)
(99787)
(91299)
(89395)
(83627)
研究所(75744)
业大(73947)
中心(73815)
财经(72300)
(72220)
农业(70754)
(65627)
北京(62668)
经济学(59112)
(59071)
师范(58304)
(58017)
(57214)
财经大学(53523)
基金
项目(310718)
科学(244177)
基金(226384)
研究(218967)
(200674)
国家(198956)
科学基金(169605)
社会(139659)
社会科(132473)
社会科学(132437)
(122565)
基金项目(119751)
自然(112709)
自然科(110156)
自然科学(110120)
自然科学基金(108188)
(103548)
教育(100095)
资助(93035)
编号(86325)
重点(70517)
(69535)
成果(69119)
(68048)
(65965)
创新(61285)
科研(60578)
课题(60358)
计划(58645)
(58290)
期刊
(216627)
经济(216627)
研究(135232)
中国(91353)
(81740)
学报(79704)
(72661)
科学(72270)
管理(69916)
大学(59345)
学学(56540)
农业(55375)
(45880)
金融(45880)
教育(43757)
技术(40716)
业经(37195)
财经(36222)
经济研究(34629)
(31377)
(31189)
问题(29067)
技术经济(24420)
(23528)
(23151)
统计(22544)
商业(22439)
科技(21799)
现代(21475)
理论(21064)
共检索到703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海燕  
本文旨在考察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对流通业的复杂非线性驱动作用。文章基于201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结合SDM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和Hansen的多重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溢出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与流通业发展具有空间非对称格局特征,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互联网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依赖于地区创新、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等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向阳   宋晓文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流通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转型机遇。为检验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本文构建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企业经营绩效;技术创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起到显著中介作用。移动互联网发展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晶晶  饶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升,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采用2005-2019年省级层面的互联网普及率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进行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东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且东部地区要明显大于中部地区,但西部地区不明显。为此,本文建议政府应积极推动互联网发展,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研发创新活动,最终提升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晨   王文寅  
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实背景,从就业质量角度出发,将商贸流通业发展同就业质量联系起来,并且将劳动力分为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整体就业质量及其异质性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能够显著的促进地区整体就业质量;分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就业质量影响来看,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和本地人口的就业质量均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对本地人口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市场化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整体就业质量、流动人口就业质量以及本地人口就业质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在低市场化的地区商贸流通业对就业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只显著存在于整体劳动力人口和本地人口之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慕绣如  孙灵燕  
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异质性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生产率和融资异质性对企业出口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互为条件:生产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融资水平的提高才会促进出口;同样地,融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生产率提高才会促进出口。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与理论假说一致,生产率和生产规模存在双重门槛,融资能力存在单一门槛,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适度水平内,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出口的影响更显著。系统GMM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综合得分和融资指数等不同融资水平衡量指标下,融资异质性对持续出口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慕绣如  孙灵燕  
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异质性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生产率和融资异质性对企业出口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互为条件:生产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融资水平的提高才会促进出口;同样地,融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生产率提高才会促进出口。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与理论假说一致,生产率和生产规模存在双重门槛,融资能力存在单一门槛,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适度水平内,生产率和融资能力对出口的影响更显著。系统GMM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综合得分和融资指数等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田洪刚  杨蕙馨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企业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探讨中国互联网发展能否有效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互联网发展影响创新绩效的三维理论框架,同时从"质量-数量"二分视角,采用2011-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面板个体效应模型对二者相关关系予以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互联网通过去壁垒、去中心、去中介,从要素、组织、生产范式三个维度分别经由要素重组、组织变革和供需迭代促进了创新绩效。(2)在全国层面,互联网发展和创新质量间存在U型关系,而互联网发展与创新数量间则表现为倒U型关系,且拐点值存在明显差异。(3)在分区域层面,东中西部互联网发展与创新质量间分别呈现出U型、U型、倒U型关系,与创新数量则均表现为倒U型关系。(4)由于不同省份2016年互联网发展水平分布在拟合线拐点两侧的位置不同,各省份未来政策着力点有所差异。(5)数据驱动、生态网络、用户主导分别与互联网发展深度复合影响了创新绩效,但在显著度上存在差异。综上,应从互联网建设、推广与应用,研判区域异质性,发挥调节变量的正向效应三方面重点突破,最大化互联网创新绩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丽  张亚宁  
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对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首先,从"互联网+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入手,研究"网上供销社"模式、"电商下乡"模式以及"淘宝村"模式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了我国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五大瓶颈:一是农村商贸流通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二是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电商平台发展效果欠佳;三是农村人口呈现老龄化和空心化;四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五是农村电商经营人才缺乏。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仲良  
利用1990—2016年时间序列和2004—2015年面板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增长和空间集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对以往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服务业增长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二者分别来源于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集聚影响因素来看,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主要取决于人口和市场消费的规模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与产业间关联以及与要素结构的匹配性紧密相关。新时代中国发展服务业应立足于推动要素集聚以加大区域性消费市场的经济规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地工业体系的产业关联性,进而提升各地经济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红宇  王嫒名  祝志勇  
“互联网+”能否赋能农村金融发展,进而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激发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三期的面板数据,采用条件混合回归(CMP)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互联网使用能缓解农户信贷约束,使用互联网使农户获得信贷的概率和规模分别增加5.48%和31.18%。其中,互联网使用使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概率和规模分别提高6.45%和43.22%,但对农户非正规信贷影响不显著,说明缓解农户信贷约束主要体现在正规信贷层面。进一步地,通过多维度的农户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在中等收入以上、有外出务工和中等经营规模以上农户群体内作用强度更大且更显著,表明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户信贷上存在“精英俘获”现象,且在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上具有差异。而且,在考虑样本自选择问题和变量设置偏差后,结果依然稳健。因此,发展并普及互联网对完善农村信贷市场、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成效显著,应充分激发“互联网+”赋能农业的活力,但也要重视“非精英”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共享发展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争峻  
流通业是影响我国产业格局的战略性产业。本文选取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流通业分为消费型流通业和生产型流通业,通过构造流通业集聚指数,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从创新水平视角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流通业集聚、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和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均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整体流通业集聚和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增强,而创新水平的调节作用在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旭恒  李晓飞  
基于世代交叠模型构建简化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倾向非线性影响的理论模型,结合2002—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以养老保险发展为门槛变量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门槛特征,随着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消费效应由负转正,并且正向效应逐渐加强;在异质性门槛效应分析方面,东部地区的门槛值大于中、西部地区,享受型消费的门槛值大于发展型消费。提高养老保险支出水平与覆盖率,能够使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由负转正(西部地区,享受型消费)或增强人口老龄化的正向消费效应(东、中部地区,发展型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本文从技术创新模式视角切入,基于2006-201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了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甚。同时,互联网能够通过引进高端技术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模仿创新却不能成为互联网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互联网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正向的"N"型非线性特征,而且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约束,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下,两者分别呈现倒"U"型、倒"U"型和边际效率递增的规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  李晓梅  
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  李晓梅  
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