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9)
- 2023(9996)
- 2022(8397)
- 2021(7400)
- 2020(5890)
- 2019(13475)
- 2018(13084)
- 2017(24973)
- 2016(13204)
- 2015(14233)
- 2014(13695)
- 2013(13373)
- 2012(12592)
- 2011(11710)
- 2010(11678)
- 2009(10563)
- 2008(10253)
- 2007(8951)
- 2006(8108)
- 2005(7443)
- 学科
- 济(60454)
- 经济(60398)
- 业(32432)
- 管理(31023)
- 贸(23524)
- 贸易(23510)
- 企(22980)
- 企业(22980)
- 易(22845)
- 方法(20337)
- 中国(19772)
- 地方(18222)
- 农(17474)
- 数学(17362)
- 数学方法(17262)
- 业经(15006)
- 融(12418)
- 金融(12418)
- 农业(11967)
- 银(11540)
- 财(11507)
- 银行(11507)
- 行(11179)
- 环境(10184)
- 学(9901)
- 发(9849)
- 制(9780)
- 地方经济(9755)
- 产业(9322)
- 关系(8996)
- 机构
- 学院(186165)
- 大学(183451)
- 济(85396)
- 经济(84023)
- 研究(70003)
- 管理(67393)
- 理学(57995)
- 理学院(57284)
- 管理学(56436)
- 管理学院(56100)
- 中国(52354)
- 科学(41439)
- 京(39087)
- 农(37018)
- 所(35651)
- 财(35407)
- 研究所(32514)
- 中心(30756)
- 业大(29703)
- 农业(29256)
- 财经(28143)
- 江(27181)
- 经济学(26668)
- 经(25672)
- 院(25288)
- 北京(24731)
- 经济学院(24314)
- 范(24135)
- 师范(23817)
- 州(21854)
- 基金
- 项目(124274)
- 科学(97425)
- 基金(89876)
- 研究(88752)
- 家(80051)
- 国家(79344)
- 科学基金(66739)
- 社会(58882)
- 社会科(56062)
- 社会科学(56049)
- 省(48875)
- 基金项目(47697)
- 自然(41947)
- 划(41257)
- 自然科(41031)
- 自然科学(41017)
- 自然科学基金(40269)
- 教育(39211)
- 资助(35480)
- 编号(34347)
- 发(32137)
- 重点(28502)
- 部(26956)
- 成果(26618)
- 创(26519)
- 发展(26408)
- 展(26068)
- 国家社会(24969)
- 创新(24832)
- 课题(24419)
共检索到285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祺
互联网可以降低在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但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对贸易产生影响尚不得而知。本文量化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国家间贸易有积极的影响: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双边贸易的流量越大,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3.2%,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价格的提高。进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0.5%,原因在于贸易数量的增加。研究还发现,当贸易双方都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时,互联网对出口流量、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效应,而且互联网普及率对双边贸易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互联网 贸易 集约边际 广延边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祺
互联网可以降低在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但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对贸易产生影响尚不得而知。本文量化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国家间贸易有积极的影响: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双边贸易的流量越大,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3.2%,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价格的提高。进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0.5%,原因在于贸易数量的增加。研究还发现,当贸易双方都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时,互联网对出口流量、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效应,而且互联网普及率对双边贸易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互联网 贸易 集约边际 广延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活动能否推动企业出口?企业研发活动对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还是"扩展边际"?本文运用中国工业部门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标准化系数可知,企业研发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说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边际上。本文在进一步分视角研究中发现,针对不同的样本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采用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将中国出口总量增长分解为出口的扩展边际和出口的集约边际,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系数标准化发现,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分样本检验中,发现中间品进口来源国、贸易方式以及所有制类型会对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出口贸易扩展主要源于集约边际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与转型提拱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勇 陈新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贸易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冰山成本为切入点,将互联网因素引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之中,并基于全球244个国家在2000年~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的结论均显示:互联网对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产生正面影响,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逐渐减弱,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逐渐增强。为此,笔者建议各国政府和企业重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以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冰山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建英
2014年以来,中国乃至全球的贸易规模大幅下降,而互联网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文章通过文献阅读的方法,从信息共享平台的视角解析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进而对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作用给出新的解释。互联网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归根结底是节省了由市场不确定性和地理距离带来的第二类成本,但是由国家战略和贸易政策带来的第一类成本却高得多。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水平的差异削弱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国际贸易 机制 平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健
将制度变量引入基本的引力模型,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制度质量对双边金融资本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金融资本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制度质量对双边金融资本贸易的作用是稳健的。而从标准化的系数来看,制度质量对双边资本贸易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扩展边际",而非"集约边际"。
关键词:
制度质量 金融资本流动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咪咪
本文基于Feenstra(1994)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双层CES效用函数,将扩展边际纳入贸易条件测算中,并加入多技术等级进出口替代弹性,利用中国同世界233个国家(地区)HS92-6位码层面的双边贸易数据,得到了中国1995-2014年间变动种类下的总体贸易条件、分技术等级和分地区贸易条件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纳入扩展边际后,中国自1999年以来贸易条件并没有恶化,固定种类下中国贸易条件平均被低估0.1左右,低估幅度达13.71%,被低估的主要产品是中高技术产品,主要来源是发展中地区。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扩展边际 技术等级 创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凤
替代弹性和异质性参数是决定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扩展边际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借鉴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推导出能反应市场结构的结构引力模型,并使用200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29个产业的出口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0个产业的结构参数(替代弹性和异质性参数)进行估计,并考察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总出口和扩展边际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大部分产业的结构引力模型系数的估计结果符合理论预期;对10个产业结构参数的估计也同理论预期一致;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总出口和扩展边际的影响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政策含义上意味着贸易便利化政策和产业政策应相互结合,保证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结构参数 出口固定投入成本 扩展边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咪咪
本文基于Feenstra(1994)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双层CES效用函数,将扩展边际纳入贸易条件测算中,并加入多技术等级进出口替代弹性,利用中国同世界233个国家(地区)HS92-6位码层面的双边贸易数据,得到了中国1995-2014年间变动种类下的总体贸易条件、分技术等级和分地区贸易条件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纳入扩展边际后,中国自1999年以来贸易条件并没有恶化,固定种类下中国贸易条件平均被低估0.1左右,低估幅度达13.71%,被低估的主要产品是中高技术产品,主要来源是发展中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创新的特点是具备创新宽度,缺乏创新深度,应致力于从边际创新向原始创新过渡,建立创新落地激励制度,通过创新提升产品质量,跳出价格劣势困境,并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需求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扩展边际 技术等级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凌云 崔凡 邓兴华
本文利用2010-2016年中国与171个国家(地区)HS-6贸易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传统因素、互联网及隐性因素对我国进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进口的扩展边际主要受传统因素影响,非农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主要受互联网及隐性因素影响;进口国互联网普及或我国与进口国间制度距离降低,在各位分点都促进了非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增加,而完善贸易信贷的相关法规主要在低分位点对非农产品出口有正向作用。本文的结论对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沿扩展边际平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艳艳
本文就国际贸易中贸易伙伴在双赢前提下如何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展开论述,重点分析流通效率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分析中,借助于模型分析论证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在贸易伙伴双赢前提下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的理论途径;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与我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的四个贸易伙伴进行论证,不仅明确了与四个贸易伙伴的具体成效,而且从以流通效率提升为核心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超边际 流通效率 国际贸易 效用均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艳艳
本文就国际贸易中贸易伙伴在双赢前提下如何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展开论述,重点分析流通效率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分析中,借助于模型分析论证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在贸易伙伴双赢前提下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的理论途径;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与我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的四个贸易伙伴进行论证,不仅明确了与四个贸易伙伴的具体成效,而且从以流通效率提升为核心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超边际 流通效率 国际贸易 效用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颀 史宇鹏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极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推动了国际贸易的繁荣。本文梳理了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研究的最新文献,总结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及其作用机制。已有文献表明,互联网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而且催生了国际贸易新业态。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在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非对称性。此外,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贸易成本来概括,而是存在着其他重要机制。在对最新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本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世界面临“逆全球化”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实背景下,全面认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对于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以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国际贸易 贸易新业态 贸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