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3)
2023(18573)
2022(15922)
2021(14674)
2020(12351)
2019(28158)
2018(27763)
2017(53888)
2016(29144)
2015(32115)
2014(31524)
2013(30985)
2012(28151)
2011(25275)
2010(24934)
2009(22758)
2008(21987)
2007(19352)
2006(16848)
2005(14141)
作者
(83528)
(70060)
(69251)
(66006)
(43953)
(33644)
(31267)
(27552)
(26426)
(24493)
(23545)
(23515)
(21898)
(21673)
(21540)
(21262)
(21149)
(20669)
(20053)
(19787)
(17521)
(17044)
(16862)
(16023)
(15823)
(15418)
(15385)
(15299)
(14090)
(13953)
学科
(118427)
经济(118299)
(83425)
管理(78834)
(61200)
企业(61200)
方法(55573)
(51869)
数学(49466)
数学方法(48887)
农业(34347)
业经(30632)
(29460)
中国(29247)
(24028)
地方(23203)
(21957)
贸易(21949)
(21328)
(21308)
(18191)
技术(18158)
财务(18122)
财务管理(18085)
环境(17298)
企业财务(17186)
(16958)
银行(16888)
理论(16605)
(16247)
机构
学院(407262)
大学(405064)
(163048)
管理(161720)
经济(159839)
理学(142378)
理学院(140865)
管理学(138196)
管理学院(137489)
研究(132518)
中国(98727)
(86121)
科学(84959)
(83862)
(70948)
业大(69983)
农业(66862)
(65801)
中心(62061)
研究所(60652)
财经(58461)
(57365)
(53647)
北京(51563)
(51467)
师范(50844)
经济学(49106)
(47715)
(46274)
经济学院(44698)
基金
项目(291567)
科学(228791)
基金(212816)
研究(207457)
(187547)
国家(185973)
科学基金(159723)
社会(132346)
社会科(125336)
社会科学(125302)
(114494)
基金项目(113292)
自然(105518)
自然科(103134)
自然科学(103106)
自然科学基金(101261)
(95798)
教育(94090)
资助(87085)
编号(83676)
重点(65125)
成果(65075)
(63633)
(62035)
(60501)
科研(56586)
创新(56531)
课题(56214)
国家社会(55110)
教育部(54084)
期刊
(171959)
经济(171959)
研究(109682)
(84569)
学报(71811)
中国(69954)
科学(63091)
农业(57463)
大学(54551)
管理(53574)
学学(52217)
(51471)
教育(36308)
(34680)
金融(34680)
业经(34629)
技术(33063)
财经(27341)
(27198)
经济研究(26769)
问题(23752)
(23332)
(22056)
科技(20605)
业大(20244)
统计(19000)
技术经济(18847)
商业(18602)
理论(18451)
图书(18277)
共检索到56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达  顾江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6年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研究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从消费结构看,互联网显著地促进农村居民的生存类消费,而对于享受类消费影响不大;分年龄层看,互联网促进了农村地区青年人的生活用品和服务消费、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说明青年人是未来农村地区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群体;分性别看,农村地区男性更多地占据了消费决策的主导地位,互联网显著促进男性群体生存类消费水平,对女性消费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上述发现表明,政府要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和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优化农村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毅   贾平  
互联网经济对突破有形市场时空限制、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正逐步显现。本文基于2016-2021年的详实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网民规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力大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所受互联网经济的影响大于居民消费倾向;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显著正向影响,且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更大。据此提出从转化农村非网民群体、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多维创新赋能农村互联网经济等方面,进一步释放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为探究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9年我国27个省际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分位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边际递减效应。为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需进一步提高落后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推进互联网和服务消费深度融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湖  张家平  
本文基于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对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分别由大到小为: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发展投资环境,同时移动电话普及具有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传统型向发展、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的潜力;通过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注重因时因地制宜来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而带动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才坤  
文章选取我国互联网与农村消费经济结构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村总消费及各项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三项指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及分类消费的影响均呈现正向效应,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均呈现正向效应,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影响作用相对最高。相对而言,"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结构的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彦  
本文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指标,研究了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整体上,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的八类消费支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对八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系数呈增大趋势,而移动电话普及率对八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互联网普及率主要影响生存型消费支出,而移动电话普及率对发展型消费支出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全面的移动电话服务体系,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通常意义上的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结合到我国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 ,本文所定义的恩格尔系数为食品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运用塞尔指标分析了我国经济带之间、经济带内部各省份之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及差异变动情况 ,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并且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落后地区的差距更大。最后指出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性差异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小艳  
改革开放有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区间差异性问题导致我国各地农村消费市场的不均衡性,进而威胁到我国农村社会与经济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本文研究阐述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地区间差异性研究的意义,并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性差异的当期年度截面数据展开聚类分析,进而从疏通农村流通渠道以完善农村区域市场经济体系功能,健全全国统筹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及完善消费型农村金融体系以消解农村金融抑制的束缚等方面,提出化解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性差异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杨登峰  
近期,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以刺激内需为目的的政策,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是最为重要的消费主体,因此,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扩大内需,发挥政策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全国30个省市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面板数据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时间因素引致的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提高,地域因素引致的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差异显著的结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倩  韩青  
本文基于CFPS2014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模型估计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使用互联网的居民相比,使用互联网居民的年收入提高3911. 63元;互联网使用扩大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其贡献率为12. 6%;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来源的收入均有提高,尤其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明显。通过对其收入影响机理的验证发现,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农产品市场价值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增加工资性收入,提高创业机会增加经营性收入。互联网使用打破了年龄对收入增长的局限,但是也加大了性别、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在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解决由于老龄化等问题带来的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的同时,也要警惕互联网使用导致的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雪  吴定伟  潘明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网络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居民消费模式更加多样化,消费时间和空间也得到了极大拓展,互联网成为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数据,将互联网、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消费纳入统一框架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拥有较强社会资本的农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互联网通过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就地区而言,消费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互联网在西部地区的消费效应远大于中、东部地区;从年龄分组来看,青年人通过互联网积累社会资本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中年人次之,老年人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家剑  
夯实农村消费基础,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新时期统筹国内大循环市场的关键。文章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率提升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但是存在明显代际差异,主要对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进一步夯实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上,需要提升互联网使用率,增强中老年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互联网普及的技术红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伟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影响消费的机制,然后利用我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控制了滞后一期和当期收入的情况下,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程度对其消费水平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越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越高。因此,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不但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能力,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有助于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实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秋  梁荣成  
本文从广义消费的概念入手,提出消费性质的概念及其研究假说,并利用黑龙江省1994-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数据就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在消费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的差异会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两者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