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8)
- 2023(16968)
- 2022(14141)
- 2021(12983)
- 2020(11206)
- 2019(25537)
- 2018(25143)
- 2017(47972)
- 2016(26308)
- 2015(29323)
- 2014(28929)
- 2013(28697)
- 2012(26471)
- 2011(23890)
- 2010(23853)
- 2009(22758)
- 2008(23081)
- 2007(20805)
- 2006(18177)
- 2005(16744)
- 学科
- 济(112683)
- 经济(112521)
- 业(98663)
- 管理(89866)
- 企(87335)
- 企业(87335)
- 方法(49939)
- 数学(40720)
- 数学方法(40435)
- 财(37377)
- 农(35046)
- 业经(33720)
- 中国(30323)
- 制(27054)
- 务(25578)
- 财务(25548)
- 财务管理(25503)
- 企业财务(24207)
- 农业(24080)
- 贸(24017)
- 贸易(24006)
- 易(23459)
- 技术(20141)
- 学(19351)
- 体(19164)
- 和(19025)
- 银(18771)
- 银行(18717)
- 划(18536)
- 策(18079)
- 机构
- 学院(382396)
- 大学(380461)
- 济(165984)
- 经济(162983)
- 管理(148021)
- 研究(130427)
- 理学(127118)
- 理学院(125775)
- 管理学(124086)
- 管理学院(123373)
- 中国(102914)
- 京(79965)
- 财(79168)
- 科学(77969)
- 农(72521)
- 所(67077)
- 财经(62464)
- 研究所(60564)
- 中心(59300)
- 业大(58410)
- 江(57853)
- 农业(57471)
- 经(56847)
- 经济学(51583)
- 北京(50338)
- 经济学院(46705)
- 院(46196)
- 财经大学(46188)
- 州(44700)
- 范(44441)
- 基金
- 项目(249429)
- 科学(196887)
- 基金(184132)
- 研究(178701)
- 家(162009)
- 国家(160605)
- 科学基金(137241)
- 社会(116657)
- 社会科(110620)
- 社会科学(110588)
- 基金项目(97222)
- 省(96121)
- 自然(88831)
- 自然科(86804)
- 自然科学(86772)
- 自然科学基金(85353)
- 划(81176)
- 教育(80606)
- 资助(74776)
- 编号(69664)
- 重点(56590)
- 部(56298)
- 成果(56077)
- 创(54629)
- 发(53466)
- 业(50968)
- 创新(50502)
- 国家社会(49383)
- 制(49184)
- 科研(48336)
- 期刊
- 济(185171)
- 经济(185171)
- 研究(112224)
- 中国(74797)
- 农(67346)
- 财(65586)
- 学报(62340)
- 管理(57665)
- 科学(57275)
- 大学(46908)
- 农业(45294)
- 学学(44822)
- 融(37479)
- 金融(37479)
- 财经(32141)
- 技术(31800)
- 教育(31229)
- 业经(30713)
- 经济研究(30249)
- 经(27714)
- 业(27131)
- 问题(24590)
- 贸(21677)
- 技术经济(20773)
- 世界(19922)
- 版(19093)
- 国际(18869)
- 财会(17777)
- 商业(17721)
- 现代(17646)
共检索到573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岳云嵩 李兵 李柔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正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当前互联网贸易效应进行全面的检验与评价,是摆在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命题。通过系统分析互联网对企业进口的影响及其中作用机制和渠道,并利用2004~2009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考察了互联网对中国企业进口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1)互联网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可能和进口额的提升;(2)互联网对进口额的促进效应主要源于国家层面集约边际和产品层面集约边际的提升;(3)互联网只促进了相对发达地区企业的进口,对欠发达地区企业进口反而产生了抑制效应。本文丰富了互联网对贸易影响的研究,为互联网进口促进效应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同时也为"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 进口 集约边际 广延边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岳云嵩 李兵 李柔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正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当前互联网贸易效应进行全面的检验与评价,是摆在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命题。通过系统分析互联网对企业进口的影响及其中作用机制和渠道,并利用20042009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考察了互联网对中国企业进口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1)互联网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可能和进口额的提升;(2)互联网对进口额的促进效应主要源于国家层面集约边际和产品层面集约边际的提升;(3)互联网只促进了相对发达地区企业的进口,对欠发达地区企业进口反而产生了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 进口 集约边际 广延边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杨俊
本文使用中国进口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进口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该作用效果在大规模、高效率、民营、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东部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互联网主要通过提升进口制造业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来促进企业创新;进口产品种类和进口规模的作用效果并不突出。最后,互联网在促进进口制造业企业独立创新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和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施炳展 李建桐
本文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分工水平的影响,并验证了其理论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分工水平的提升,互联网普及率越高,促进作用越大,这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而非合约成本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互联网对企业分工水平的促进作用不会被其他通讯及运输手段所取代;外省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只能促进联网企业分工水平提升;国有企业分工水平对互联网作用不敏感;互联网仅能增加直接材料类中间投入外购比例,无法增加生产性服务类中间投入外购比例。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其他统计偏误后,上述结论仍然整体稳健。由此,本文推进了对互联网经济效应的理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孟原
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基于自身特点、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转型模式,从而改变自身微笑曲线,实现成功转型。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资源配置与集成方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方向,也带来了新机遇。本文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研究,结合微笑曲线,总结出制造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几种主要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昱 姜博川 武玮
随着互联网技术浪潮来袭,制造业正处于加速向互联网化变革的关键时期,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匹配后的大样本微观数据,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互联网化企业平均生存时间为3.13年,非互联网化企业平均生存时间为2.72年,且前者在4~6年及7年以上生存时间组占比明显高于后者。然后采用KM生存分析发现,非互联网化企业相较于互联网化企业具有更高的生存风险。其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Cox生存分析模型以及Oaxaca-RIF分解模型实证发现:(1)互联网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制造业企业生存风险。从异质性检验结果看,互联网技术对于降低国有企业、中等规模企业、非出口企业、中部地区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风险的作用更大。(2)通过企业生存时间差距的贡献分析发现,无论是特征效应还是系数效应,互联网技术对于高分位企业影响更大。从整个生存时间分布来看,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同地区生存时间存在的差异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化进程,助力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晓云
文章利用中国2004~2006年17万余个制造业企业大样本平行数据,从微观层面验证了企业融资状况对资本品进口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企业资本品进口决策与企业融资约束状况密切相关,流动性越高和负债率越低的企业进口资本品的概率越大;融资约束对企业资本品进口来源国的选择行为构成限制,从而也对进口资本品的技术档次构成限制。促进先进技术设备进口的贸易政策需要与金融政策相协调,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将推动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资本品 进口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钞小静 周文慧 刘亚颖
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共享、全面互联和跨界融合的特征属性,阐释了工业互联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评估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排除小样本估计偏误等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加速数字化转型三个作用渠道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经验支撑与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睿 陈昀 王志敏
本文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小米集团进行分析,研究小米集团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他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制造 哈佛分析框架 小米集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有好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变革。这给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新机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抑制作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伍先福 李欣宇
科学揭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2016—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工业互联网通过增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等路径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但由于当前工业互联网覆盖规模有限,被动的供应商集中度提高会导致工业互联网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减弱;(2)市场化水平会削弱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3)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与企业创新模式、性质、类型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紧密相关。研究结论可为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及落地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