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0)
2023(13461)
2022(11195)
2021(10145)
2020(8650)
2019(19181)
2018(19013)
2017(36368)
2016(19609)
2015(20976)
2014(20458)
2013(20053)
2012(18033)
2011(16012)
2010(16065)
2009(15475)
2008(15545)
2007(14157)
2006(12528)
2005(11456)
作者
(55392)
(46376)
(46203)
(43342)
(29349)
(22014)
(20571)
(17805)
(17438)
(16442)
(15803)
(15398)
(14806)
(14773)
(14343)
(13948)
(13892)
(13760)
(13287)
(13184)
(11622)
(11383)
(11166)
(10597)
(10403)
(10309)
(10280)
(10269)
(9136)
(9078)
学科
(90120)
(83200)
企业(83200)
管理(78745)
(78673)
经济(78540)
方法(32199)
业经(30974)
(30016)
(27103)
数学(23644)
数学方法(23482)
(22019)
财务(22002)
财务管理(21977)
(21735)
技术(21309)
企业财务(20876)
中国(19669)
农业(19421)
(16099)
(16027)
(15401)
(15119)
贸易(15109)
理论(15010)
(14748)
(14628)
技术管理(14621)
体制(13957)
机构
学院(278094)
大学(272550)
(116756)
经济(114647)
管理(114323)
理学(98357)
理学院(97449)
管理学(96304)
管理学院(95794)
研究(86075)
中国(69043)
(57243)
(56057)
科学(51306)
(51014)
财经(44690)
(43178)
业大(42622)
(42588)
(40552)
农业(40220)
中心(39967)
研究所(38164)
经济学(34779)
北京(34306)
(33261)
财经大学(32874)
商学(32703)
商学院(32426)
经济学院(31437)
基金
项目(183559)
科学(146737)
基金(135327)
研究(133257)
(118172)
国家(117077)
科学基金(102414)
社会(87762)
社会科(83344)
社会科学(83325)
(73410)
基金项目(72420)
自然(66352)
自然科(64913)
自然科学(64892)
自然科学基金(63870)
(60159)
教育(59384)
资助(52825)
编号(52135)
(45141)
(42348)
创新(41234)
成果(40870)
重点(40762)
(40006)
(39615)
(38928)
国家社会(36778)
课题(35143)
期刊
(133045)
经济(133045)
研究(78815)
中国(56099)
(49062)
管理(48706)
(47893)
学报(42038)
科学(40246)
大学(32570)
农业(32173)
学学(31277)
(26645)
金融(26645)
技术(24746)
业经(24608)
教育(23301)
财经(22994)
经济研究(20726)
(19823)
(19814)
问题(17139)
技术经济(16026)
科技(15198)
财会(14534)
现代(14157)
商业(14060)
(13443)
(13113)
世界(12679)
共检索到415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庄彩云  陈国宏  黄可权  蔡立雄  梁娟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从宏观层面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3个方面分析互联网对企业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借鉴创新价值链理论,从微观层面将企业知识创造价值链划分为知识创造、知识生成、绩效产出3个阶段,分别从互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资源、人力资源和关系资源等3种类型资源以及互联网整合能力、运用能力三方面探讨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运用能力在知识创造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促进知识传播扩散与增值、提高知识资源利用效率,互联网平台促进创新主体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提高知识创造活动供需匹配效率,互联网思维拓宽企业协同知识创造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在企业的知识创造阶段,3种类型互联网资源及其与环境动态性联合具有驱动作用,在知识生成阶段,互联网整合能力具有驱动作用,同时学习导向具有中介调节作用,而在绩效产出阶段,互联网应用能力具有触发提升企业知识创造绩效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庄彩云  陈国宏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分析企业知识创造主体、知识客体和环境因素所呈现的新特征,并提出互联网对企业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四大驱动力因素,网络开放性、虚拟网络、多主体参与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以及驱动力因素,有利于企业挖掘互联网中价值创造的要素。最后,基于知识的视角提出企业从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能力和加强互联网技术3个方面,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快速响应变革的环境,进行新知识的创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伍先福   李欣宇  
科学揭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2016—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工业互联网通过增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等路径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但由于当前工业互联网覆盖规模有限,被动的供应商集中度提高会导致工业互联网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减弱;(2)市场化水平会削弱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3)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与企业创新模式、性质、类型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紧密相关。研究结论可为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及落地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宝山  
近年来,政府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提倡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效益。"互联网+"已经使商品销售行业和服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与互联网结合的电商、支付、餐饮外卖、快递物流、共享专车、共享单车等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之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就业方式和劳动关系的重大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瑛  孟鑫  李思庭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和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使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面临着价值链重构和产业链整合的新局面。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及资本领域的全面竞争,提高融资效率、改善投资效果和优化成本管控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价值创造的重要影响和决定因素。本文拟对互联网企业价值创造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其提升路径进行深入思考。一、互联网企业融资效率、投资效果、成本管控与价值创造融资行为是为投资需求服务,所以必须在时间、金额等方面同投资需求相匹配。互联网企业对融资效率与投资效果的追求表现在持续优化资本结构、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福财  陈慧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物质载体,是促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驱动要素。本文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模型,利用2015—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互联网、企业成长性与制造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成长性与企业价值创造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其次,企业成长性在工业互联网与企业价值间具有中介效应;再次,调节机制检验进一步表明,工业互联网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在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有效充实了工业互联网的经济后效,也深化了信息特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机理。因此,提出了促进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的参考性建议: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企业数智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增进企业成长性对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正向影响,根据企业成长性发展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工业互联网实施策略,更好地发挥企业治理机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建海  郭文  
企业边界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明确的企业边界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处于不断变化中,企业边界趋于模糊化。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成本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互联网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由于资产专用性程度、比较优势大小和信息依赖程度等特征的差异,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企业边界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这一结论较好地解释当前企业并购和企业虚拟化并存的社会现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建海  郭文  
企业边界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明确的企业边界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处于不断变化中,企业边界趋于模糊化。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成本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互联网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由于资产专用性程度、比较优势大小和信息依赖程度等特征的差异,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企业边界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这一结论较好地解释当前企业并购和企业虚拟化并存的社会现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苑秀娥   尚静静  
随着数字经济概念不断深入,数据要素对企业价值提升的作用日益增强。文章从价值创造视角出发,分析数据资产价值创造的过程及表现,提出企业数据资产经济价值由创新性价值及效率性价值构成,采用收益法评估数据资产创新性价值,借助超额收益法评估数据资产效率性价值,引入灰色预测及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改进模型参数,最终实现对互联网企业数据资产整体价值的评估,并以TX公司为例进行模型应用。结论表明,数据资产变现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是巨大的,需要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段文奇  宣晓  
资本在互联网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和IPO公开上市等投资活动均离不开对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已有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应用收益现值法、市场比较法及成本加和法等主流方法评估互联网企业的价值时普遍面临方法是否适用的挑战。基于此,首先,对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指出推进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然后,基于价值创造视角,从整体价值的形成过程、影响价值的关键机理、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三个层面进行了体系构建;最后,运用前述理论,分析典型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以阐释和验证理论研究的应用过程及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杨俊  
本文使用中国进口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进口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该作用效果在大规模、高效率、民营、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东部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互联网主要通过提升进口制造业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来促进企业创新;进口产品种类和进口规模的作用效果并不突出。最后,互联网在促进进口制造业企业独立创新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和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健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兴起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传统商业模式已逐渐被新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所取代,这为零售企业开辟了新的价值创造渠道。在此背景下,对零售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促进零售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沪深两市的互联网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互联网+"商业模式下零售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商业模式下,零售企业价值创造(N1)与社会化(N3)、锁定(N4)、定制(N5)和专注(N6)因素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20、0.228、0.381和0.402,并均通过显著水平验证,说明零售企业价值创造(N1)与社会化(N3)、锁定(N4)、定制(N5)和专注(N6)四个因素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其共同促进零售企业的价值创造;而零售企业价值创造(N1)与交互平台(N2)和技术(N7)因素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59和0.117,但均未通过显著水平检验,说明零售企业价值创造(N1)与交互平台(N2)和技术(N7)两个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表明交互平台和技术因素对零售企业价值创造无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庄彩云  陈国宏  王丽丽  
整合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两种企业内部因素交互作用对知识创造绩效的影响过程,尤其关注了具有前瞻性与反应性特征的战略柔性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基于我国399家企业调研数据发现,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均对战略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互联网能力与知识能力的交互作用通过战略柔性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绩效提升,即存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在理论上,丰富了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在组织竞争优势构建方面的前因研究,在实践上,为处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有效提升知识创造绩效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孟原  
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基于自身特点、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转型模式,从而改变自身微笑曲线,实现成功转型。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资源配置与集成方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方向,也带来了新机遇。本文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研究,结合微笑曲线,总结出制造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几种主要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慧  李南  徐颖  
在分析企业导师制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从知识主体、知识客体、团队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企业导师制过程中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知识转移量和知识创造量为衡量指标,建立其数学模型并模拟,主要分析了导师和学生的初始知识重叠率和异质知识比例对企业导师制过程中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的影响效果。根据模拟结果提出的相关建议对导师制项目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