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0)
2023(6819)
2022(5609)
2021(5188)
2020(4504)
2019(9999)
2018(9963)
2017(18960)
2016(10419)
2015(11417)
2014(11252)
2013(10455)
2012(9657)
2011(8803)
2010(8837)
2009(8173)
2008(8226)
2007(7384)
2006(6515)
2005(6020)
作者
(28545)
(24001)
(23697)
(22678)
(15074)
(11276)
(10721)
(9239)
(8980)
(8473)
(8093)
(8026)
(7725)
(7636)
(7596)
(7217)
(7036)
(7019)
(6852)
(6755)
(6044)
(5930)
(5729)
(5603)
(5381)
(5248)
(5239)
(5128)
(4934)
(4727)
学科
(37830)
经济(37727)
管理(32284)
(29054)
(25415)
企业(25415)
方法(16243)
(14785)
数学(14133)
数学方法(13996)
(12951)
中国(10738)
(10420)
(9945)
(9747)
财务(9718)
财务管理(9702)
企业财务(9366)
业经(9309)
(8398)
(8310)
银行(8294)
(8275)
金融(8268)
(8025)
体制(7828)
(7046)
贸易(7043)
(6882)
理论(6638)
机构
大学(141660)
学院(141130)
(57184)
经济(55943)
管理(52970)
研究(46761)
理学(45469)
理学院(44983)
管理学(44201)
管理学院(43927)
中国(37073)
(31877)
(29462)
科学(26907)
财经(24611)
(23580)
(23348)
(22447)
中心(21706)
(21606)
研究所(20830)
业大(19806)
北京(18536)
财经大学(18415)
农业(18182)
经济学(18110)
(17327)
(17224)
师范(17088)
(16821)
基金
项目(93121)
科学(73562)
基金(68732)
研究(67890)
(60229)
国家(59742)
科学基金(51400)
社会(44319)
社会科(41945)
社会科学(41937)
基金项目(35967)
(35411)
自然(32734)
自然科(32052)
自然科学(32039)
教育(31716)
自然科学基金(31509)
(30079)
资助(27819)
编号(27197)
成果(22561)
(21128)
重点(20868)
(19396)
(19106)
课题(18975)
国家社会(18841)
(18545)
教育部(18359)
创新(18160)
期刊
(64127)
经济(64127)
研究(42968)
中国(31926)
(27260)
学报(23251)
(21296)
管理(20309)
科学(20136)
大学(17970)
学学(17050)
(16401)
金融(16401)
教育(15919)
农业(13790)
财经(13243)
技术(11325)
(11319)
经济研究(10738)
业经(10708)
问题(8185)
会计(8064)
(7221)
财会(7025)
(6929)
统计(6375)
(6334)
理论(6205)
商业(6189)
技术经济(6029)
共检索到216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孙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笔者以2014—2015年51家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关于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未被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在下一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即存在媒体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少、异质波动率高这类投资者关注度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显著;然而,对于涉及概念数量多、媒体持续报道这类投资者关注度高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不显著。笔者的研究结论为媒体效应的"投资者认知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表明新闻媒体能够提高投资者认知,降低信息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孙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笔者以2014—2015年51家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关于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未被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在下一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即存在媒体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少、异质波动率高这类投资者关注度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显著;然而,对于涉及概念数量多、媒体持续报道这类投资者关注度高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雅慧  万迪昉  付雷鸣  
本文以富豪榜上榜事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媒体关注度高的股票的收益反而低于关注度低的股票这一"媒体效应"的产生原因,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基于传统金融理论的"风险补偿假说"和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过度关注弱势假说"。研究结果显示,被报道股票在事件期内产生了负的超额收益,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算法构建的控制组股票超额收益并不显著,说明"风险补偿假说"不成立,"媒体效应"的来源并不是低关注股票的正收益。事件期内被关注股票的交易量显著放大,并且日历时间组合方法在事件日前得到了显著的正收益,在事件日后则转为显著的负收益,基本符合"过度关注弱势假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海曙  赵昊  粟亚亚  
文章在PVAR模型中引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研究了媒体报道影响股票收益率的传导机理。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是"媒体效应"十分重要的传导渠道,其传导过程表现为:(1)上市公司媒体报道数量的增长将对投资者关注度带来正向的冲击;(2)投资者"注意力驱动"的买入行为在短期内将对股票的收益率与成交量造成正向的影响;(3)在长期,投资者的非持续"过度自信"行为导致股票收益率出现"反转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勇  杨庆运  
本文研究了我国网络关注度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假设,然后利用网络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当日高关注度的股票在当日及之后一日会具有高成交量;当日高关注度对当日收益率有正向的影响,但对之后一日的收益率却产生负向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股市存在基于注意力的购买行为,且这种行为可能会被机构投资者等利用来获取收益,这为我国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筱谨  张骏  刘彦迪  
媒体对于活跃金融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媒体关注度和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也给股市的稳定带来威胁。文章基于我国媒体关注度、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率数据,运用可识别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VAR)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投资者情绪和媒体关注度均是影响股市波动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对于股市波动的影响均呈现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特征。第二,在国内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时期,特别是牛市期间,积极投资者情绪的上升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股市波动。然而,在面临国际经济外部冲击时,投资者情绪的上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市持续下跌的压力,平抑股市波动。第三,媒体关注度的上升可放大股市波动,且其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强化机制,投资者情绪与媒体关注度的螺旋上升将进一步加剧股市波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杜金岷  李亚菲  吴非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及宏观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股票流动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与既有研究不同,本文不仅考虑"股票流动性—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还将媒体关注引入上述研究框架。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水平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媒体关注更是其中重要的"催化剂",能够引导股票流动性"有选择性"地对实质性创新产生助益。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票流动性与媒体关注的协同作用下,不同性质的企业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投入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特别地,股票流动性如何结合媒体关注,从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水平,改善企业信息不对称状况,最终实现"股票流动性—企业创新"的联动,是有效实现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原东良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探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利用百度、微博、微信和微舆情提供的互联网数据,构建投资者关注度指标,实证检验互联网关注度对雄安新区概念股板块及其个股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的设立对雄安新区概念股市场表现有正向促进作用,关注度越高,股票收益率越高,成交量越大。本文为评估国家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互联网大数据、舆情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文献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原东良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探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利用百度、微博、微信和微舆情提供的互联网数据,构建投资者关注度指标,实证检验互联网关注度对雄安新区概念股板块及其个股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的设立对雄安新区概念股市场表现有正向促进作用,关注度越高,股票收益率越高,成交量越大。本文为评估国家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互联网大数据、舆情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文献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俞庆进  张兵  
搜索引擎是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入口,百度指数反映了关键词被搜索的次数,直接衡量着投资者的有限关注。本文实证检验了百度指数和创业板股票市场表现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投资者有限关注能影响股票的市场交易活动。投资者的有限关注能给股票带来正向的价格压力,而这种压力会很快发生反转。本文还利用百度指数逐日可测的优点,研究发现非交易日的投资者关注将显著影响下一交易日股票集合竞价时的价格跳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子铱   张紫红   马新松  
随着“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ESG投资关注度持续提升。但由于不同评级机构的ESG评级标准各异,同一家公司存在明显的ESG评级分歧现象,极大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文章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ESG评级分歧对公司股票收益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公司股票收益,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实际控制人持股会抑制ESG评级分歧对股票收益的负向效应,外部分析师关注则放大了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文章拓展了ESG评级分歧与股票回报的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ESG评级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推动股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乔坤元  
本文使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利用1999年到2009年的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股票送股、转增事件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这些股票会由于除权日时间而获得正的异常收益,这一结果不随着不同的统计假设、送转事件是否伴随着现金红利以及按照送股与转增的比例、现金红利数量划分的子样本而改变。探究这种异常收益的来源,发现分析师关注度(下文以分析师关注度来代替)会正向显著的影响异常收益;每多一名分析师关注这支送转的股票会在除权日多带来0.2元的异常收益,并且这种关系是稳健的,进一步通过工具变量回归解决了分析师关注的内生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应千伟  周开国  陈双双  
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国重要报纸对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月度数据,重新审视了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与FAng和Peress(2009)基于美国数据的研究不同,本文利用中国数据获得的实证结果发现高媒体关注的公司在一年内都比低媒体关注的公司都有更高的超额收益率。这表明FAng和Peress(2009)提出的媒体覆盖的"风险补偿"理论在中国并不成立。相反,BArBer和OdeAn(2008)的"注意力驱动"理论更能够解释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媒体与股票收益的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验证了媒体关注度较高的股票比媒体关注度较低的股票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持续关注。而投资者持续更高的关注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孝武  程敏  尹齐炜  许传华  
基于2009~2015年季度数据,以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造了以市值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讨论媒体关注与股票价格相对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媒体关注与股票相对收益随公司市值变化呈现U型关系:媒体关注对于小市值区间的公司,股票相对收益呈负相关;对于中等市值区间的公司,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而对于高市值区间的公司,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这说明小市值公司受"过度关注弱势"影响较大,而随着市值增加,"注意力驱动"则主导了媒体关注对股票相对收益的关系。因此,对于小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的信息质量管理,对于大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媒体宣传,提升公司知名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靖怡   任飞   陈张杭健   熊熊  
互联网沟通平台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开辟了双向交流渠道,从信息发布与接收两个方面优化信息传递过程。本文结合东方财富网股吧中“问董秘”和“热帖”模块数据,同时度量互联网沟通中的信息发布与接收情况,检验互联网沟通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首先,以管理层回复度量信息发布情况,从信息价值角度,将回复分为正面与非正面回复,分别考察互联网沟通中不同质量的管理层回复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进一步,以投资者关注反映信息接收情况,对互联网沟通影响股票定价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正面与非正面回复分别提高与降低了股票定价效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管理层正面回复将提高投资者关注度,进而提高股票定价效率。此外,在管理层正面回复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中,投资者信息关注发挥的中介作用强于噪声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