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2)
- 2023(8538)
- 2022(7126)
- 2021(6507)
- 2020(5524)
- 2019(12265)
- 2018(12064)
- 2017(23794)
- 2016(12631)
- 2015(13599)
- 2014(13541)
- 2013(13172)
- 2012(11973)
- 2011(10876)
- 2010(10957)
- 2009(10418)
- 2008(10387)
- 2007(9507)
- 2006(8337)
- 2005(7914)
- 学科
- 济(46717)
- 经济(46627)
- 管理(41985)
- 业(38141)
- 企(32491)
- 企业(32491)
- 方法(19398)
- 制(18381)
- 财(16534)
- 数学(16456)
- 数学方法(16296)
- 银(13996)
- 银行(13979)
- 行(13123)
- 中国(12966)
- 业经(12940)
- 农(12418)
- 体(10936)
- 融(10142)
- 金融(10140)
- 务(9951)
- 财务(9929)
- 财务管理(9905)
- 学(9763)
- 贸(9567)
- 贸易(9561)
- 企业财务(9462)
- 体制(9456)
- 易(9161)
- 度(9140)
- 机构
- 大学(178346)
- 学院(177926)
- 济(74338)
- 经济(72817)
- 管理(66787)
- 研究(59155)
- 理学(57324)
- 理学院(56711)
- 管理学(55818)
- 管理学院(55494)
- 中国(48077)
- 财(39958)
- 京(36720)
- 科学(34540)
- 财经(30927)
- 所(29563)
- 农(29066)
- 经(28071)
- 江(27227)
- 中心(27077)
- 研究所(26537)
- 业大(24824)
- 经济学(23916)
- 财经大学(23235)
- 北京(22878)
- 农业(22766)
- 州(21667)
- 经济学院(21460)
- 范(21363)
- 院(21360)
- 基金
- 项目(117380)
- 科学(93721)
- 基金(87836)
- 研究(84736)
- 家(76523)
- 国家(75892)
- 科学基金(65775)
- 社会(56556)
- 社会科(53648)
- 社会科学(53637)
- 基金项目(45873)
- 省(44908)
- 自然(42194)
- 自然科(41260)
- 自然科学(41247)
- 自然科学基金(40540)
- 教育(39146)
- 划(37709)
- 资助(35290)
- 编号(32643)
- 制(27425)
- 部(26867)
- 成果(26773)
- 重点(26555)
- 创(25161)
- 国家社会(24224)
- 发(23991)
- 性(23671)
- 创新(23604)
- 教育部(23447)
共检索到271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俊英 罗琼 唐红涛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分析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内涵出发,对互联网商业促进消费基础性作用发挥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互联网商业形态的演进及其对消费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鼓励互联网商业发展促进消费基础性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华
本文对“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从生产力层面和资源配置层面分别作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教育产业的经济学基础,指出“教育产业化”的本质是对传统教育产业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对教育资源的市场属性分门别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教育产业化”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结论,并从市场环境建设和市场主体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现代教育产业的七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长庚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谈及消费发展问题,特别是"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与十八大报告中"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提法相比,十九大报告关于消费的阐述体现了中央对消费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十九大报告强调消费对"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意味着消费发展、经济发展都不应单是数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结
关键词:
消费发展 低收入者 基础性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军 季宇
提高养老基金的长期收益水平,不仅需要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良好投资环境,而且更需要健全包括投资管理制度在内的基金治理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并调动个人加入养老计划的积极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偏向积累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均采用部分积累制模式,企业年金则采用完全积累制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子鹭
发挥市场机制在行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三类社改制问题谈起朱子鹭厦门市旅游局BringingtheBasicRoleofMarketMechenismintheGuildManagementintoPlay¥byZhuZiluAbstract:Cu...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既指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出了深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和要处理好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在实现建成全面小康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体制机制改革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纪春礼 聂元昆
该文从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与营销要素整合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市场基础性资产中的关系型市场基础性资产和知识型市场基础性资产是企业重要的基础性资产。完全满足资源基础观理论的资源特征要求,而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供应链管理流程和顾客关系管理流程等3个营销核心跨功能商业流程是驱动市场基础性资产转化为顾客价值和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动态能力。基于此,该文提出了市场基础性资产的转化机制,揭示了"市场基础性资产-核心商业流程-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巧灵 赵睿 鲍新中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社会基础网民规模扩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户基础。中国网民数量在2008年6月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达5.57亿,占全部网民的85.8%;网民又以青年人为主体,10~39岁年龄段网民占全部网民比例的78.1%。考虑到网络普及和代际更迭因素,中国互联网的群众基础将继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支柱、核心特征和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宠 郭明君 何理
随着中国政府全面推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其在全国层面集聚产生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在理论分析中充分考虑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要素流动和贸易网络的特征,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密度纳入多城市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大尺度空间中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具有本地效应,互联网基础设施集聚也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集聚产生的效果主要通过区域创新溢出、区域市场一体化和缓解劳动力在空间中的错配实现。
关键词:
互联网基础设施 集聚效应 区域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树辉 朱平芳
产业结构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之一,消费结构升级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中扩大需求的关键因素,互联网赋能的商业流通提升了商品的供需匹配效率。在此背景下,研究消费结构升级、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以2015—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熵权法构造全国城乡消费平均水平、城镇和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指数,用DEA方法测算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不同区域和城乡层面实证探索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并研究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在其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从不同区域看,上述影响和调节作用的程度在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较为显著,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显著性水平较低;从城乡视角看,上述影响和调节作用在城镇的大小和显著性均高于农村。机制检验表明,发展和享受型需求收入弹性在上述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基于此,我国应注重需求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作用,以需求结构升级为抓手,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发挥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促进流通业与“新基建”的有机结合,使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发挥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引导不同区域、城市与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区域商贸体系和城乡商贸体系,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本文主要从长期和短期两个不同的角度,讨论如何充分发挥消费在疫后经济恢复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短期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策略。2020年初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一度造成全国几近全面停工停产,至5月中旬仍未完全恢复正常经济生活,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就业和收入,致使我国消费在疫情爆发和防控期间近乎断崖式下跌。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20年3月期提供的数据,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与消费密切相关的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如饮食服务业、教育文化娱乐业、旅游业等。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3.1%,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同比下降近50%。如何尽快恢复正常消费,甚至反弹超出正常消费,带动整体经济走出困境,成为热点和焦点话题之一。同时,因为自2014年以来6年间的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始终维持在60%上下,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相应下降;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在4.0-4.9个百分点之间,中间值大约为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在1.6-3.3个百分点之间,中间值大约为2.9个百分点,显然,消费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因。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在客观上促进了部分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如在线和线上消费的迅猛增长提高了市场主体(即消费者和生产者、经销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强烈意愿,一方面促进了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促进了供给结构的优化。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均对消费促使经济尽快恢复增长常态充满期待。短期内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频出(如消费券)。2020年5月8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190多亿元的消费券。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萍 李娟娟
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即在稳定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要不断适应人民对个性时尚、安全健康、绿色环保、更好体验商品服务的需求;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通过不断提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来增加消费总量;优化市场环境,通过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环境等助力新消费模式。本文就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军 葛金鑫
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消费也对经济发展起着指引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供需结构存在失衡的现状。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刺激居民进行消费,改善供需结构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现状及消费率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探寻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最终提出进一步促进消费、改善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 经济发展 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丹清 占智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思想,促消费保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等在生产与流通领域广泛运用,未来中国消费增长模式将由传统排浪式消费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在这一转变进程中,流通活动将成为促消费保增长的核心动能。新经济背景下流通组织的功能发挥需以"分工+协调"为基础;利用过去若干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资料,以及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验证了商贸流通活动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未来中国消费的扩大需重视传统流通平台组织再造与功能创新,全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