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2)
2023(15131)
2022(12528)
2021(11351)
2020(9294)
2019(20625)
2018(20381)
2017(39000)
2016(21117)
2015(22799)
2014(22214)
2013(22245)
2012(20514)
2011(18499)
2010(18816)
2009(17649)
2008(17660)
2007(16027)
2006(14612)
2005(13261)
作者
(62061)
(52081)
(51828)
(48333)
(32686)
(25165)
(23130)
(20363)
(19740)
(18514)
(17890)
(17100)
(16596)
(16459)
(16134)
(15691)
(15435)
(15254)
(14949)
(14866)
(13318)
(12690)
(12586)
(11955)
(11753)
(11716)
(11572)
(11514)
(10525)
(10276)
学科
(96692)
经济(96573)
(91025)
(72584)
企业(72584)
管理(70242)
(47488)
方法(35101)
业经(33067)
农业(31864)
中国(27361)
(27050)
数学(26897)
数学方法(26746)
地方(23711)
(19564)
技术(19198)
(19063)
财务(19047)
财务管理(19029)
(18382)
贸易(18366)
企业财务(18056)
环境(17917)
(17862)
(16400)
(16368)
(16195)
(15773)
(15429)
机构
学院(305814)
大学(295316)
(132531)
经济(130225)
管理(121362)
理学(104252)
研究(103575)
理学院(103179)
管理学(101863)
管理学院(101317)
中国(81957)
(70256)
科学(63166)
(62023)
(58207)
农业(54020)
(52791)
业大(52045)
(48250)
中心(48102)
研究所(47727)
财经(45899)
(41690)
经济学(38971)
北京(38657)
(37802)
(36838)
(36601)
师范(36402)
经济管理(35712)
基金
项目(202416)
科学(160712)
基金(147243)
研究(146921)
(129146)
国家(127849)
科学基金(110266)
社会(97557)
社会科(92284)
社会科学(92256)
(82724)
基金项目(79101)
自然(70128)
自然科(68442)
自然科学(68424)
(67277)
自然科学基金(67252)
教育(63560)
编号(58359)
资助(57352)
(49791)
(45351)
重点(45268)
(44974)
成果(44057)
(43643)
创新(41632)
国家社会(40565)
发展(39987)
课题(39819)
期刊
(159939)
经济(159939)
研究(85528)
(71037)
中国(63390)
学报(48267)
农业(47766)
科学(46721)
管理(46452)
(45303)
大学(36914)
学学(35777)
业经(33987)
(32389)
金融(32389)
技术(26059)
(25290)
教育(24214)
经济研究(23206)
财经(22421)
问题(21638)
(19377)
技术经济(17286)
世界(16169)
商业(16039)
(15916)
科技(15349)
资源(15183)
农村(15173)
(15173)
共检索到464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丽娜   姜志德   闫振宇   徐家鹏  
为探讨互联网发展水平对环境约束下农业生产的影响,文章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互联网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利用超效率SBM模型衡量各省份农业生态效率,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评估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区域内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生态效率在时间单维度、空间单维度和时空双维度上分别表现出马太效应、虹吸效应和示范效应。对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在短期内本省互联网发展水平有助于提升邻近区域农业生态效率,但长期来看将对邻近区域农业生态效率产生抑制作用;中西部地区能在互联网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农业发展红利,且中部地区能够通过发挥东西联结的区位优势,将互联网溢出红利扩散至其他区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桥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俊  
在分析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门槛模型分析发现,当融入GVC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从互联网视角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存在"低端锁定"现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赛芳  
论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31省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广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各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除四川省外,其他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研究还发现,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因素,以及网贷平台交易额、运营平台的数量等微观因素。文章最后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互联网金融创新等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立平  
本文认为,在国家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龙头,对其进行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互联网初级应用、互联网高级应用等四个方面选取8个二级指标建立了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为测度我国及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互联网及信息化发展政策,分析各地区互联网发展差距,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喆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当代中国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压力。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农业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销售模式的创新性、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城乡间的统筹发展、金融服务水平提升与"双创"的有效推进等方面,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方法,但同时又因主客观因素而面临诸多挑战。对此,需要强化农业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融合与金融支持工作、人才队伍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互联网+农业"新常态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利红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濮阳市"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濮阳市在"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覆盖领域窄、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结合濮阳市农业发展现状,探索一条适合濮阳市"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宇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主力军之一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可以说这一模式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有效地融合互联网和新兴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非常好的指引效果,当今社会农业的发展已经高度信息化,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鉴于此,文章对当今社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喆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当代中国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压力。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农业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销售模式的创新性、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城乡间的统筹发展、金融服务水平提升与"双创"的有效推进等方面,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方法,但同时又因主客观因素而面临诸多挑战。对此,需要强化农业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融合与金融支持工作、人才队伍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互联网+农业"新常态发展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雪冰  
文章基于2012—2021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水平、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显著正相关;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显著正相关;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间的正相关程度。文章结论可为制造业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自甫  李汶沁  万晓榆  
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衡量和引导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还缺乏对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接着从信息基础水平、融合发展效益、新生经济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姿均  陈文俊  
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外生交互效应显著存在,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实际人均GDP提高0.742%;对于经济发展结构的影响,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067%。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自甫  李汶沁  万晓榆  
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衡量和引导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还缺乏对互联网经济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接着从信息基础水平、融合发展效益、新生经济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雪  吴福象  竺李乐  
基于中国2006—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水平、知识溢出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全国样本中,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说明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省份之间的知识溢出都是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推动知识溢出的创新促进作用。分样本中,一方面,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对其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这种效应却不明显。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知识溢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却不存在。为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在推进互联网发展时,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禀赋条件实行差异化的互联网创新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姿均  陈文俊  
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外生交互效应显著存在,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实际人均GDP提高0.742%;对于经济发展结构的影响,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06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子敏  潘丹丹  
基于200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从9个方面选取了反映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分项指标,采用熵值法进行加权处理,计算了各个省级行政区互联网发展综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发现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的背景下,区域互联网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通过对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的计算,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