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2)
2023(19014)
2022(16144)
2021(14969)
2020(12470)
2019(28609)
2018(28209)
2017(54112)
2016(29267)
2015(32527)
2014(32076)
2013(32040)
2012(29819)
2011(27267)
2010(27197)
2009(25119)
2008(24416)
2007(21424)
2006(19155)
2005(17355)
作者
(86536)
(71998)
(71573)
(67982)
(46025)
(34531)
(32269)
(28241)
(27474)
(25626)
(24792)
(24263)
(23106)
(22893)
(22326)
(22185)
(21359)
(21038)
(20695)
(20539)
(18082)
(17879)
(17367)
(16420)
(16252)
(16029)
(15881)
(15636)
(14554)
(14144)
学科
(135549)
经济(135415)
管理(79227)
(76460)
(59833)
企业(59833)
方法(54322)
数学(47547)
数学方法(47162)
中国(37900)
(34572)
地方(30708)
(28623)
业经(28366)
(27752)
(25868)
贸易(25852)
(25046)
农业(23824)
(22489)
(20344)
银行(20271)
(20114)
金融(20113)
环境(19947)
(19534)
(18711)
技术(18504)
理论(17664)
地方经济(17569)
机构
大学(421703)
学院(418610)
(180739)
经济(177290)
管理(160301)
研究(152818)
理学(138140)
理学院(136535)
管理学(134368)
管理学院(133629)
中国(114746)
科学(93106)
(91325)
(79787)
(78256)
(74366)
研究所(71337)
中心(67178)
业大(64210)
财经(63859)
(60868)
北京(58531)
农业(58354)
(58260)
经济学(55861)
(54836)
(54789)
师范(54167)
经济学院(50232)
(48909)
基金
项目(282677)
科学(221546)
基金(206034)
研究(202862)
(181949)
国家(180458)
科学基金(153065)
社会(130444)
社会科(123772)
社会科学(123742)
基金项目(108667)
(108248)
自然(99040)
自然科(96712)
自然科学(96686)
自然科学基金(95000)
(92088)
教育(91751)
资助(85184)
编号(80128)
成果(64896)
重点(63856)
(63838)
(62783)
(58312)
课题(55916)
国家社会(54682)
创新(54547)
科研(53986)
教育部(53576)
期刊
(202402)
经济(202402)
研究(129432)
中国(82892)
学报(70820)
(67763)
科学(63970)
管理(59661)
(58068)
大学(52858)
学学(50016)
农业(46644)
教育(42546)
(39583)
金融(39583)
技术(34616)
经济研究(34129)
财经(32014)
业经(31537)
(27599)
问题(26273)
(24722)
(22175)
技术经济(21526)
世界(20498)
科技(20230)
图书(19901)
国际(19705)
(19095)
理论(19023)
共检索到631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印成  高杰  
当今互联网已经与社会、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深度融合,互联网为促进网络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分析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状况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数据,在构建计量经济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内互联网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回归模型结论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以促进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上述变量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上述变量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上述变量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上述变量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彬  
文章选取了向量自回归计量经济模型,对教育发展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研究结论来看,教育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为我国深入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姿均  陈文俊  
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外生交互效应显著存在,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实际人均GDP提高0.742%;对于经济发展结构的影响,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06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姿均  陈文俊  
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外生交互效应显著存在,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实际人均GDP提高0.742%;对于经济发展结构的影响,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会使得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067%。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书  
利用200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国外人才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0325,即引进国外人才每增加1%,可带来中国GDP增长0.0325%。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国外人才引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非常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并未表现出来。量化分析了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促进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本文借鉴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且构建了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解,得出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不同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英  闫敏  
金融危机不仅带来灾难,同时也为FD I战略调整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契机。根据关于FD I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试图定量研究我国的FD I通过哪些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强度的大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志乐  
文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已转向中高速增长,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确具有拉动作用,但是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各省市和地区的分析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地域特征充分利用资本、劳动两大要素,并积极配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学真  李玉  
文章以1994~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在罗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基于VAR模型上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相反,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的支持来促进。针对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不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教育也逐步被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利用1980~2006年中国的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在对所研究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发展确实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在肯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