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6)
- 2023(7191)
- 2022(6060)
- 2021(5401)
- 2020(4363)
- 2019(9930)
- 2018(9763)
- 2017(19371)
- 2016(10150)
- 2015(10821)
- 2014(10801)
- 2013(10761)
- 2012(10428)
- 2011(9602)
- 2010(9818)
- 2009(8875)
- 2008(8527)
- 2007(7758)
- 2006(7144)
- 2005(6872)
- 学科
- 济(52127)
- 经济(52082)
- 业(25548)
- 管理(24111)
- 地方(18668)
- 中国(18115)
- 企(17614)
- 企业(17614)
- 农(15500)
- 方法(14480)
- 业经(13361)
- 数学(12464)
- 数学方法(12397)
- 农业(10946)
- 地方经济(10915)
- 贸(10177)
- 贸易(10167)
- 银(9985)
- 银行(9971)
- 融(9967)
- 金融(9967)
- 产业(9954)
- 行(9831)
- 易(9748)
- 财(9679)
- 发(9616)
- 制(9555)
- 学(8234)
- 结构(8138)
- 环境(7803)
- 机构
- 学院(144052)
- 大学(139265)
- 济(64576)
- 经济(63330)
- 研究(54687)
- 管理(51645)
- 理学(43258)
- 理学院(42713)
- 中国(42378)
- 管理学(42080)
- 管理学院(41811)
- 科学(32042)
- 京(30847)
- 财(28865)
- 所(28115)
- 研究所(25221)
- 农(24162)
- 中心(24029)
- 江(22970)
- 财经(22111)
- 范(20900)
- 师范(20672)
- 北京(20323)
- 经济学(20112)
- 经(19914)
- 院(19806)
- 业大(18972)
- 州(18817)
- 农业(18455)
- 经济学院(17995)
- 基金
- 项目(90037)
- 科学(71355)
- 研究(68049)
- 基金(63586)
- 家(54630)
- 国家(54069)
- 科学基金(46425)
- 社会(44611)
- 社会科(42373)
- 社会科学(42367)
- 省(36942)
- 基金项目(33248)
- 教育(30104)
- 划(30100)
- 编号(27694)
- 自然(27542)
- 自然科(26877)
- 自然科学(26872)
- 发(26584)
- 自然科学基金(26372)
- 资助(25767)
- 发展(21875)
- 成果(21837)
- 展(21491)
- 重点(20601)
- 课题(20274)
- 部(19310)
- 创(18788)
- 国家社会(18362)
- 创新(17632)
共检索到234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玉冰
本文对AIDS模型进行拓展,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对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分析,探讨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差异性。从八大类消费的实证结果中可知,互联网整体上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且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生存、享受和发展三大类型的实证中,发现互联网对城乡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而对享受型消费的影响则不一致。结合互联网发展的优势以及居民调整消费结构的内在动力剖析了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差异性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实施城乡差异化消费政策等建议,为实施"互联网+"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基于2007-2020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双循环格局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效应。本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的深度融合业务以及强化互联网消费金融安全风险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法韦嘉
互联网+数字经济是将“互联网+”与传统数字经济结合而成的新产物,它的出现催生了许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兴业态和新经济模式,进而对我国居民的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2016年CFPS数据和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探讨互联网+数字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居民的基础性消费,这一结果在替换衡量指标后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数字经济通过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法间接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但能够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研究结论为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化和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慧 王海南
本文就产品和服务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稳态阶段的美国与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的中国进行比较。基于OECD和中国投入产出学会投入产出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消费产品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明显,对第三产业产品的消费比重逐年提升,消费呈多样化趋势,居民最终消费对各产业总产出的拉动在不同年份其拉动力的强弱也不同,对各产业也有不同的放大效应,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升级 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如婧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及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促进了居民的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转型,并促进了家庭消费升级。在控制了使用互联网的选择性后,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使用互联网更有利于提升城市家庭、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家庭的消费结构优化与消费升级。基于上述发现,文章建议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经济结构向数字经济进一步转型,夯实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乃至消除城乡间、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尚礼
据对齐市市区200户居民家庭的调查资料表明,今年三季度,随着收入的增加,齐齐哈尔市居民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消费领域也不断扩大,使得生活消费结构初步呈“降、平、增”的缓慢的优化发展趋势。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降低从相对数额看,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不算太高,达到54.5%,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雨婷 刘雨诗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互联网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推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最为明显,还存在"通过降低价格水平促进消费"的价格间接效应以及"通过增加企业吸引力从而推动当地消费水平提升"的收入间接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本地流通业专业化水平对于互联网的居民消费扩张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双向融合过程中的转型阵痛。研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地区之间消费不平等的问题,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拉动最为显著。因此,要重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在推动消费市场扩张中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把握"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弥补本地传统流通体系阻塞的劣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湖 张家平
本文基于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对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分别由大到小为: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发展投资环境,同时移动电话普及具有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传统型向发展、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的潜力;通过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注重因时因地制宜来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而带动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瑞光 戴伟星 黄怀槐
本文以广东城乡居民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展开计量分析,找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因素,并探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居民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弹性远大于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消费结构升级对相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广东具备良好的消费升级条件和优势,也存在制约消费升级的不利因素。本文结合广东实际,提出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结构升级 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颖 郭守亭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对邻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空间距离衰减边界,即300千米之内为正向溢出,超过300千米之外空间溢出系数值下降,省界对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阻碍作用;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及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此,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消除数字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发挥数字技术的辐射带动、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颖 郭守亭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对邻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空间距离衰减边界,即300千米之内为正向溢出,超过300千米之外空间溢出系数值下降,省界对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阻碍作用;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及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此,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消除数字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发挥数字技术的辐射带动、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盖念
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迅速兴起,影响着国内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面对消费升级驱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趋势,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国内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和居民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作为衡量居民消费结构的指标,运用2007—2017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居民收入、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居民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更高;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利于扩大居民的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从而优化国内消费结构,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淑君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增长点的培育是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关键,而互联网应用则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和推动消费结构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演化与互联网应用的内在关联,选取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和面板门槛模型(PTM),考察互联网应用对于消费结构演化的影响,及其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调节下的异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能够显著推动消费增长点培育。消费结构方面,互联网应用有助于消费结构的高级化转型;消费业态方面,互联网应用则有助于消费业态的网络化转型。互联网应用对于文娱消费的促增效应尤为明显。互联网应用对于消费结构和消费业态演化的积极作用在时间维度上逐渐增强,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鑫 葛晶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第一,金融发展程度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对耐用品的消费支出;第二,"金融抑制"现象在经营性收入的消费支出上存在;第三,金融效率降低了财产性收入的文娱教育设备及服务消费弹性。研究结论对于厘清金融发展与家庭消费结构的关系,从金融发展视角,升级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具有很好的政策性启示意义。
关键词:
ELES 金融发展 消费结构 金融抑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进 罗筱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升级态势,协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需要商贸流通业持续贡献内生力量,但理论层面仍未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否决定了居民消费升级方向。基于此,本文采用2011~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及城乡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分别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标和居民消费结构指数,利用相关指标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居民主要消费品的影响水平。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显著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并有效促进了交通通信和衣着项目的消费升级。
关键词:
消费升级 消费结构 商贸流通业 城乡居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