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8)
- 2023(16562)
- 2022(14114)
- 2021(12722)
- 2020(10594)
- 2019(23846)
- 2018(23735)
- 2017(44838)
- 2016(23653)
- 2015(26230)
- 2014(25605)
- 2013(25133)
- 2012(23785)
- 2011(21592)
- 2010(22124)
- 2009(20605)
- 2008(20197)
- 2007(18238)
- 2006(16686)
- 2005(15506)
- 学科
- 济(116708)
- 经济(116594)
- 管理(74142)
- 业(69277)
- 企(56881)
- 企业(56881)
- 方法(35434)
- 中国(32403)
- 地方(32264)
- 数学(29628)
- 农(29508)
- 数学方法(29387)
- 业经(27907)
- 财(24531)
- 技术(23970)
- 制(23565)
- 学(21445)
- 环境(20718)
- 农业(20082)
- 银(18801)
- 银行(18770)
- 融(18576)
- 金融(18572)
- 地方经济(18334)
- 行(18160)
- 贸(17861)
- 贸易(17843)
- 易(17171)
- 体(16957)
- 产业(16942)
- 机构
- 学院(336966)
- 大学(333138)
- 济(149391)
- 经济(146433)
- 管理(126370)
- 研究(121801)
- 理学(106592)
- 理学院(105372)
- 管理学(103905)
- 管理学院(103248)
- 中国(93182)
- 京(72137)
- 科学(70541)
- 财(68424)
- 所(61099)
- 江(57501)
- 中心(54885)
- 研究所(54609)
- 财经(52405)
- 农(52147)
- 经(47079)
- 经济学(46123)
- 北京(45644)
- 业大(45522)
- 范(45080)
- 师范(44637)
- 院(44429)
- 州(43210)
- 经济学院(40999)
- 农业(39979)
- 基金
- 项目(216977)
- 科学(172095)
- 研究(164273)
- 基金(155037)
- 家(133597)
- 国家(132437)
- 科学基金(114200)
- 社会(106929)
- 社会科(101454)
- 社会科学(101428)
- 省(88345)
- 基金项目(82116)
- 教育(73572)
- 划(71699)
- 自然(69689)
- 自然科(67970)
- 自然科学(67955)
- 自然科学基金(66749)
- 编号(65441)
- 资助(61464)
- 发(52990)
- 成果(52958)
- 创(49980)
- 重点(49589)
- 课题(47362)
- 部(47243)
- 创新(46074)
- 国家社会(44417)
- 制(44382)
- 发展(43428)
- 期刊
- 济(184033)
- 经济(184033)
- 研究(108984)
- 中国(79426)
- 财(53600)
- 管理(52395)
- 农(48610)
- 科学(45668)
- 学报(45634)
- 教育(39049)
- 大学(35727)
- 融(35666)
- 金融(35666)
- 学学(33432)
- 技术(33273)
- 农业(33001)
- 业经(29756)
- 经济研究(29511)
- 财经(26819)
- 经(23426)
- 问题(23268)
- 技术经济(19422)
- 业(18212)
- 贸(17720)
- 科技(17635)
- 世界(16360)
- 现代(16236)
- 坛(16110)
- 论坛(16110)
- 商业(15852)
共检索到541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艳旗 吕惠 史金平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各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最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互联网发展、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只考虑地区效应且不加入环境规制变量的条件下,互联网发展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2)在同时考虑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时,环境规制和互联网发展均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产生负向抑制作用,而互联网发展和环境规制的协同作用能促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3)鉴于文章的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及互联网发展与环境规制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提升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学国 王依灿 罗冬康
考虑技术异质性,将长江经济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群组,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两阶段关联DEA模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两阶段,测度分析2010—2014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结合技术落差率,衡量三大群组与区域整体潜在最优水平的差距,最后对无效率原因进行分解。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偏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效率主要损失在成果转化阶段,医药制造业两阶段效率值均低。群组间存在技术差距且行业间差异明显,技术研发阶段,下游地区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拥有技术优势,上游地区最接近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前沿。中游地区在两行业的成果转化阶段均与区域最优水平最为接近。从总体上看,企业内部管理是导致两阶段创新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应根据子阶段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提升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蔚 王兴宇 万凤娇
基于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构建知识协同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两阶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存在波动,创新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其中,创新技术是主要促进因素;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效率略高于知识协同开发阶段。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发挥创新主体优势、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规模效益,以及完善创新法规制度、巩固合作创新成果等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戚湧 刘军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高技术产业近6年的创新效率,发现其整体创新效率水平较高,各省(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除云南外,各省(市)在最近6年TFP增长率都大于1,且技术进步是推动创新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资金支出、企业规模、所有制、外商直接投资等4个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主体间联系不紧密,东部地区网络主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宏兵 张天铃
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9年-2018年高技术产业与创新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探索性分析与空间面板模型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与创新环境建设在不同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现象.长江经济带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创新基础等对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而市场配置要素对两者影响能力较弱.最后分析得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可通过完善各地创新环境,加大高技术产业扶持,提升区域创新协同能力等方式,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创新环境协调快速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茜 吴利华 张平
研究目标:探究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以长江经济带各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想决策单元交叉效率模型测算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然后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一体化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之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与区域异质性有关,即对于中游和下游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在作用机制方面,长江经济带一体化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之间存在基于研发强度的双门槛影响,并呈现出非线性的倒"U"形特征。研究创新:将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高技术产业相结合,并着重探讨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受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的影响情况。研究价值:证实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有利于提升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庆 张贝尔 蒋旭东 汤丽洁
本文利用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随后采用系统GMM和纠偏LSDV回归方法,从政府支持、创新环境、产业竞争程度、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及上中下游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环境对长江经济带以及上中下游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效率影响较大。政府支持、创新环境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竞争程度对长江经济带及上中下游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发展效率 长江经济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东斌
文章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演化进程和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不同环节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报告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的现状,通过采用熵值法,反映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一级指标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关联度大部分属于中度关联水平,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缺乏紧密的互动关系;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的贡献程度较大;近年来资源消耗中科技创新对资源消耗的关联度呈下降趋势。据此文章提出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加深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三方融合,重视市场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东斌
文章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演化进程和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不同环节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报告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的现状,通过采用熵值法,反映了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一级指标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关联度大部分属于中度关联水平,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与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缺乏紧密的互动关系;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的贡献程度较大;近年来资源消耗中科技创新对资源消耗的关联度呈下降趋势。据此文章提出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加深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三方融合,重视市场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华飞 肖静 冯兵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4—2018年工业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采用中介效应和门槛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及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直接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7.7%;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即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由负向不显著向正向显著转变,且正向显著影响呈边际递减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定平 淦苏美
提高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利于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运用三阶段DEA方法,从企业类型、环境因素等视角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府R&D支出的增长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均有正向作用,但作用效应尚未达到显著状态;研发机构数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内资及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效率,而外资企业与中国技术市场的互动效应尚不显著;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所引致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外资企业提高技术效率,却显著降低了内资及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效率;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距,外资企业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高,内资企业的规模效率最高。文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云强 权泉 朱佳玲 王芳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对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通过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产业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水平具有明显的梯级差异;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显著正向作用发生在整体层面和下游地区;在产业集聚引导下,整体及下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有所增强,上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未因产业集聚而改变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解释这一现象的可能途径是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政府主导型集聚使企业倾向于低成本战略,而处于产业集聚高级阶段的市场诱致型集聚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意愿采用差异化战略。依据结论提出缩小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不平衡状况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飞鸿 李静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2007—2020年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科技型环境规制影响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创新的机理。研究发现: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科技型环境规制共同推进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创新,科技型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展程度相似地区之间较之于地理距离临近地区之间更加显著,并且其作用效果在不同流域、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间具有差异性。应进一步加强跨行政区域科技型环境规制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型环境规制,因势利导地发挥其对产业绿色创新的倒逼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天籽 韩沅刚
在长江经济带构筑高水平开放高地战略与绿色转型背景下,如何发挥FDI质量对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助推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74座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基于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构建PSTR模型,实证考察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平滑转换效应。结果表明:(1)FDI质量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其中FDI出口与外资规模作用最为显著;(2)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受环境规制调节,随着规制强度提高,FDI质量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弱化;(3)分区域层面,环境规制弱化效应体现在长三角城市群,强化效应体现在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