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647)
- 2022(7615)
- 2021(6673)
- 2020(5235)
- 2019(11674)
- 2018(11575)
- 2017(22268)
- 2016(11980)
- 2015(13351)
- 2014(13574)
- 2013(13041)
- 2012(12161)
- 2011(11088)
- 2010(11265)
- 2009(10161)
- 2008(9710)
- 2007(8851)
- 2006(8259)
- 2005(8000)
- 学科
- 济(57359)
- 经济(57300)
- 业(29406)
- 管理(28064)
- 中国(21909)
- 农(19545)
- 地方(19534)
- 企(19319)
- 企业(19319)
- 业经(16310)
- 方法(14044)
- 农业(13592)
- 发(12006)
- 数学(11640)
- 数学方法(11565)
- 银(11027)
- 银行(11013)
- 行(10826)
- 融(10785)
- 金融(10785)
- 地方经济(10590)
- 贸(10586)
- 贸易(10572)
- 制(10070)
- 易(9999)
- 产业(9747)
- 财(9712)
- 发展(9444)
- 展(9420)
- 学(8961)
- 机构
- 学院(170178)
- 大学(162773)
- 济(71647)
- 经济(70126)
- 研究(62823)
- 管理(59015)
- 理学(48980)
- 中国(48774)
- 理学院(48384)
- 管理学(47553)
- 管理学院(47246)
- 科学(36931)
- 京(36289)
- 财(32561)
- 所(32005)
- 农(29312)
- 研究所(28678)
- 中心(28027)
- 江(27879)
- 范(25227)
- 师范(24989)
- 财经(24833)
- 北京(23682)
- 州(22975)
- 业大(22697)
- 院(22625)
- 农业(22399)
- 经(22346)
- 经济学(21955)
- 技术(20315)
- 基金
- 项目(105532)
- 科学(82720)
- 研究(81962)
- 基金(72453)
- 家(62276)
- 国家(61612)
- 科学基金(52695)
- 社会(51916)
- 社会科(49071)
- 社会科学(49061)
- 省(44099)
- 基金项目(37708)
- 教育(37688)
- 划(35427)
- 编号(35227)
- 自然(30690)
- 自然科(29978)
- 自然科学(29972)
- 发(29775)
- 自然科学基金(29398)
- 资助(28588)
- 成果(27986)
- 课题(25748)
- 发展(24601)
- 展(24154)
- 重点(24090)
- 部(22026)
- 创(21953)
- 国家社会(21384)
- 年(21358)
共检索到27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雨婷 刘雨诗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互联网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推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最为明显,还存在"通过降低价格水平促进消费"的价格间接效应以及"通过增加企业吸引力从而推动当地消费水平提升"的收入间接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本地流通业专业化水平对于互联网的居民消费扩张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双向融合过程中的转型阵痛。研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地区之间消费不平等的问题,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拉动最为显著。因此,要重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在推动消费市场扩张中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把握"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弥补本地传统流通体系阻塞的劣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嘉毅
如何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和提升居民消费活力是建设“双循环”经济格局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考察数字经济是否能够实现消费扩张。同时,将流通业专业化发展纳入考量并就其调节效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居民消费规模扩张,其中价格机制、市场一体化机制等是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消费规模扩张的重要路径;流通业专业化发展对数字经济与消费规模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消极的调节效应,即流通业专业化发展不利于数字经济发展所引致的消费规模扩张。本文据此提出应强化数字产业与流通业融合发展,进而助力消费规模扩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海力且木·斯依提 副教授 布阿力·拜克尔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城乡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得以迅速扩张。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乡融合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以及流通产业集聚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存在差异性;城乡融合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表现出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在城乡融合发展与居民消费扩张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强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流通产业集聚并推动居民消费扩张提供指导与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玉冰
本文对AIDS模型进行拓展,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对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多维度实证分析,探讨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差异性。从八大类消费的实证结果中可知,互联网整体上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且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生存、享受和发展三大类型的实证中,发现互联网对城乡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而对享受型消费的影响则不一致。结合互联网发展的优势以及居民调整消费结构的内在动力剖析了互联网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差异性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实施城乡差异化消费政策等建议,为实施"互联网+"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
本文在梳理IFDI与OFDI影响消费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影响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基于一般OLS线性回归模型与二次项模型,实证检验了2000-2020年我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作用,对比分析了其在城乡消费扩张中的差异化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从简单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在城乡间具有区域普遍性,尤其在农村地区,其所表现出的积极效应更为明显;从非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在居民消费扩张的过程中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作用,即其对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存在着长期效应。因此,要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为促进居民消费的不断增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 李晓梅
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关键词:
商贸流通 互联网+ 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 李晓梅
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关键词:
商贸流通 互联网+ 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洋 吴顺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集聚和信息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将发挥居民消费增长的双轮驱动作用。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现代流通服务业为例,利用区位熵、交互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GMM等方法,实证考察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率三者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现代流通业的非均衡集聚趋势显著,并逐渐形成东高西低和中部塌陷的空间格局;从全国层面来看,随着现代流通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居民消费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特征;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对不同水平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效果存有差异;互联网发展在现代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路径中具有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从多维度异质性视角看,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率间的关系在城乡消费群体、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明显。因此,必须科学引导现代流通业集聚发展,坚定推广“互联网+”计划,提升互联网与现代流通业融合程度;立足于地区、行业以及城乡异质性,采取差异化、特色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策略,为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 李晓梅
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关键词:
商贸流通 互联网+ 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 李晓梅
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关键词:
商贸流通 互联网+ 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妍 黄国泉
居民消费扩张有利于实现城乡间商品快速流通,推动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居民消费扩张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城乡流通一体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由此,提出深度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协同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茜
本文基于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助推居民消费扩张,且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效果更显著;分指标回归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从应用水平、人才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投入水平四个维度对居民消费扩张产生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提升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数字化普惠程度;营造流通产业集群“软环境”,形成上下游联动机制;提供多元化数字支付方式,保障数字消费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居民消费扩张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立平 张艺兰 韩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为成人教育管理者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使其专业化发展越来越迫切。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成人教育管理者队伍,是对成人教育管理者专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我国成人教育管理者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学习意识、开展专业培训、建立专业组织等途径促进成人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成人教育管理者 专业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燕
"互联网+"时代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深刻改变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高校青年教师需要革新传统教育理念,改变单一教学方式,增强持续发展动力,探索专业发展新路径。这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支持,提升信息素养,增强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并基于网络协作,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坚守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燕
本文基于我国201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经济对流通结构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我国各区域流通结构优化程度存在一定异质性,表现为中西部较低、东部较高;互联网经济有助于促进流通结构优化,且这一正向边际效应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内陆省份中更加显著;互联网基础设施、应用能力、产业支撑、发展能力、技术人才都有利于促进流通结构优化。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互联网经济能够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从而促进流通结构优化。在持续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加速促进互联网经济与居民消费融合,为流通结构优化提供市场支撑,进而实现扩大内需、助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