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15)
2023(17379)
2022(14696)
2021(13572)
2020(11417)
2019(26427)
2018(25845)
2017(49928)
2016(26624)
2015(29769)
2014(29817)
2013(29403)
2012(27343)
2011(24697)
2010(24893)
2009(23177)
2008(22708)
2007(20238)
2006(17940)
2005(16403)
作者
(76463)
(64060)
(64007)
(60859)
(40927)
(30886)
(29243)
(24986)
(24267)
(22842)
(21832)
(21748)
(20556)
(20179)
(19963)
(19855)
(18976)
(18928)
(18576)
(18493)
(15978)
(15730)
(15579)
(14851)
(14591)
(14368)
(14101)
(14056)
(12959)
(12653)
学科
(130483)
经济(130376)
管理(72580)
(70511)
(55710)
企业(55710)
方法(52144)
数学(45380)
数学方法(44893)
中国(33673)
(32506)
地方(30692)
(28022)
业经(26972)
(25734)
贸易(25720)
(24935)
(24077)
农业(22141)
(21066)
(19283)
金融(19280)
(19065)
银行(19026)
(18341)
环境(17772)
地方经济(17342)
理论(17212)
(17012)
(16408)
机构
学院(383277)
大学(381147)
(168524)
经济(165191)
管理(146189)
研究(133619)
理学(124758)
理学院(123313)
管理学(121250)
管理学院(120520)
中国(102862)
(80773)
科学(79372)
(76037)
(67139)
(61981)
中心(61617)
研究所(60496)
财经(60147)
(58436)
(54572)
业大(53584)
经济学(52839)
北京(51064)
(50824)
师范(50315)
农业(48231)
(48017)
经济学院(47385)
(46349)
基金
项目(249641)
科学(197614)
基金(182447)
研究(181631)
(158407)
国家(157122)
科学基金(135632)
社会(117787)
社会科(111849)
社会科学(111822)
(97518)
基金项目(96439)
自然(86912)
自然科(84939)
自然科学(84918)
自然科学基金(83393)
教育(83064)
(81707)
资助(75489)
编号(72687)
成果(58237)
(58191)
重点(56223)
(55373)
(51555)
课题(50273)
国家社会(49182)
创新(48244)
科研(48021)
教育部(47808)
期刊
(192691)
经济(192691)
研究(115395)
中国(75801)
(59225)
(56253)
学报(55695)
管理(54606)
科学(53226)
大学(42560)
学学(40272)
(38718)
金融(38718)
农业(38128)
教育(36036)
技术(34590)
经济研究(31872)
业经(30914)
财经(30280)
(26162)
问题(25275)
(21753)
技术经济(20541)
(20511)
统计(19615)
国际(18735)
商业(18505)
世界(18355)
理论(17660)
(17615)
共检索到585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震  杨勇  眭霞芸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强化了地区间的关联,引发了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然而,前沿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与本地旅游经济间的关系,却忽视了互联网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结合我国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观察期内,互联网与旅游经济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地区间旅游经济呈现均衡化的发展态势,而互联网发展的空间格局则相对稳定。第二,互联网不仅有利于本地旅游经济增长,而且也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三,互联网通过优化供给结构、加剧市场竞争及提升市场吸引力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进而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第四,互联网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阶段性差异,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在2009年后开始显现。同时,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部”地区间最为突出,但在“中-西部”地区间却不显著。以上结论为科学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市场主体间的跨区域协作,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业发展格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吴向明  
针对传统经验研究文献忽视空间相关性而导致的研究结论偏颇问题,文章采用经济学较为前沿的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大部分省份处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传统面板回归模型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高估了这一作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张国鑫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驱动效果较强,对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数字经济通过供给结构优化、旅游产业集聚和提升市场吸引力有效激发了旅游消费市场活力,进而促进了区域旅游消费市场规模增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贺小荣  史吉志  徐海超  杨贤美  
旅游业的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和贯彻生态文明战略至关重要,研究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必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2007—2019年全国28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空间溢出视角对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进行检验,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和效应边界。结论如下:(1)观察期内,我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波动上升,效率分布呈“东部>西部>东北>中部”格局,“中部塌陷”特征明显;在考虑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综合距离的情况下,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稳健性表现为溢出效应而非本地效应。(2)绿色经济效应空间异质性明显,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呈中部>东北>东部>西部格局,西部本地和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均显著,中部本地绿色经济效应表现为负向;效应不存在城市群和非城市群边界,均以溢出绿色经济效应为主。(3)绿色经济效应存在地理边界,1300km后本地绿色经济效应开始逐渐由负转正,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开始衰减。研究内容为旅游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作为现代旅游经济的核心内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是旅游学研究领域的逻辑起点。文章采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基础设施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的非线性特征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显著地存在基于基础设施的正向非单调性"双门槛效应"。在全国层面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呈"V"形;就不同基础设施水平区制而言,基础设施欠发达区制子样本内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别显著小于中等和发达区制内子样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瑶  郭晓平  
本文利用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口首位和经济首位分别作为城市首位度的衡量指标,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首位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得出:以人口规模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无论有无空间假设,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并不显著;而以经济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均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进一步地,分解效应结果表明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城市首位度每提升1%,将直接导致本地经济增长0.2802%,间接导致经济效应增长0.04965%,总的经济效应增长0.3298%。因此,在均衡地区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驱动力,促进省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玉鸣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和集群趋势加强,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资本和劳动的旅游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后者,我国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驱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劳动力要素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家平  程名望  潘烜  
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200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ICT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ICT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向关系,随着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提高,ICT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因此,中国应该理性、科学地发展"互联网+"战略,优化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溢出的门槛结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红利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奇伟  张诚  
本文首先阐述了东道国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如何对FDI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其中,要素市场发展水平通过制约本地研发部门获取生产要素的便利程度,影响本地企业获取FDI净溢出效应的大小。分析发现,东道国要素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本地企业获取正向的FDI溢出效应,从而加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外资大规模涌入,我国要素市场已难以为当地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从而造成FDI净溢出效应为负。而且,要素市场发展水平滞后也是造成我国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促进生产要素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伟  曾祥静  张鑫  
文章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将核心解释变量之一确定为高铁开通线路数,构建旅游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估计2007—2016年期间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在高铁网络下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Moran’s I检验证实京津冀区域各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铁开通线路数对城市本身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负向影响;旅游经济距离比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更适合用来测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新顺  强卫  白斯元  
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检验我国保险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保险发展对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保险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保险发展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银行业与宏观调控对实体经济具有反向影响作用,但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并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新顺  强卫  白斯元  
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检验我国保险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保险发展对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保险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保险发展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银行业与宏观调控对实体经济具有反向影响作用,但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并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基于1990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水平决定的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期内FDI通过其资本积累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有随时间而强化的趋势;金融发展具有放大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并由此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但目前来看这一影响还比较小;"金融抑制"现象依然存在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经历了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抑制"现象已有所减轻,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