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6)
2023(13060)
2022(10571)
2021(9527)
2020(7661)
2019(17611)
2018(17159)
2017(33367)
2016(17728)
2015(19692)
2014(19548)
2013(19345)
2012(18241)
2011(16787)
2010(16777)
2009(15498)
2008(15200)
2007(13623)
2006(12474)
2005(11933)
作者
(50517)
(41989)
(41921)
(39792)
(26867)
(19918)
(18901)
(16240)
(16205)
(14995)
(14595)
(14064)
(13611)
(13603)
(13326)
(13125)
(12571)
(12075)
(12047)
(11667)
(10913)
(10238)
(10185)
(9632)
(9556)
(9504)
(9364)
(9098)
(8530)
(8271)
学科
(91011)
经济(90939)
(44903)
管理(43618)
(33306)
企业(33306)
中国(31502)
方法(29954)
数学(26168)
数学方法(26054)
(24905)
地方(24355)
业经(22021)
(18935)
贸易(18916)
(18366)
(16834)
农业(16557)
(16173)
(16091)
金融(16091)
(16039)
银行(16021)
(15683)
产业(15404)
(15041)
(14573)
地方经济(13748)
环境(12756)
技术(12298)
机构
学院(254477)
大学(253557)
(121281)
经济(119288)
研究(99126)
管理(92423)
中国(78402)
理学(77681)
理学院(76752)
管理学(75755)
管理学院(75261)
(55869)
科学(55282)
(53116)
(50003)
研究所(44978)
中心(43351)
财经(41609)
(40968)
经济学(39762)
(38888)
(37948)
北京(36545)
经济学院(35728)
(35721)
(34351)
师范(34026)
业大(32656)
农业(31591)
(30829)
基金
项目(161991)
科学(129428)
研究(121929)
基金(118897)
(103252)
国家(102428)
科学基金(87361)
社会(81725)
社会科(77763)
社会科学(77748)
(61405)
基金项目(61396)
教育(53956)
自然(51873)
(51787)
自然科(50719)
自然科学(50707)
自然科学基金(49867)
资助(48563)
编号(47439)
(42368)
成果(38754)
重点(37351)
(36818)
国家社会(35453)
发展(35302)
(34737)
课题(34240)
(33927)
中国(32539)
期刊
(143165)
经济(143165)
研究(87044)
中国(57775)
(39669)
(38095)
管理(37995)
科学(36202)
学报(35668)
(31464)
金融(31464)
大学(27909)
农业(27223)
教育(27036)
学学(26108)
经济研究(25178)
业经(23672)
财经(21871)
技术(21830)
问题(19356)
(19255)
(17252)
国际(15997)
世界(15890)
(15491)
技术经济(13492)
商业(12947)
现代(12100)
经济问题(12090)
统计(11270)
共检索到410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志娣  张骁  
本文利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并检验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考察市场化水平在互联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受地方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地方市场化水平越高,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加速"互联网+"战略落地与深入、深化市场改革等方面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迪  
运用1998—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发展显著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却产生了抑制作用。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着"虚高级化"的问题,技术市场发展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技术市场发展能够通过引导和支撑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来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柯  周雪莹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到来,互联网与三次产业之间从浅层联系到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互联网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证方面,基于2008~2019年31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互联网发展指数;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程度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发展对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2)互联网发展能够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3)相邻地区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正向的空间关联性;(4)技术创新在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源明  
“双碳”目标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为零售产业重新定义了绿色化转型的目标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愿景。但关于如何加速零售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化转型,仍是各地方政府与企业自身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借力互联网推动服务载体与发展模式逐步从线下转变为线上,能够促进零售产业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推动零售产业集聚,能够促进零售企业共享资源,提高运行效率。由此可知,产业集聚与互联网发展均是影响零售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的潜在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双碳”目标驱动下零售产业集聚与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的机理,旨在为各地方政府引导零售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抑制零售产业集聚;零售产业集聚具有明显滞后性;互联网发展水平与零售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显著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效率和零售产业结构合理化,其中对环境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零售产业集聚协同效应无法显著影响零售产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继增  邓梨红  方仙美  
本文采用全国2010~2015年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FDI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定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FDI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起初,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互斥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支持作用;FDI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直具有正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对FDI也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FDI投资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勇  董左卉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总量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愈来愈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从资本市场的视角讨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运行机制,并根据1994-2005年我国资本市场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数据,对资本市场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随着资本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对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变迁起到促进作用。最后,对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时兴  
本文采用1982-2010年中国信贷融资、证券融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样本,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信贷融资与证券融资都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但证券融资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明显不足,因而在金融产业政策选择上,应加快推进证券融资发展,同时改善信贷融资结构,充分发挥两者共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恒  
本文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市场化的视角对金融发展进行量化,并实证检验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二维度下的金融发展支持。基于分区域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发现,金融市场化显著推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流通产业合理化进程,但存在地区异质性;金融市场化显著推动东部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对中部和西部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估计发现,金融市场化在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过程中的当期和滞后期转化比例分别为60.93%和 53.31%,金融市场化支持流通产业结构转型是动态过程。最后提出注重金融市场化在助推流通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动态影响以及打破金融抑制为流通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市场化的金融支持与驱动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曲红燕  周寅猛  
以风险投资为主要融资渠道不利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战略性健康发展。为了扶持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战略性发展,有必要成立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该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目标为支持做强大公司、促进自主创新和协助优化产业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立君  许振凌  石军伟  
文章运用中国各省1990—2016年间的数据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为越是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越容易产生"早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其工业结构升级的水平却整体而言比较低。文章将此现象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之谜",对此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相关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燕  鞠彦辉  
本文在论述辽宁A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A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不足,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最后文章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产业方面提出"互联网+"助推辽宁A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军  陈嘉钦  
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基础投入、生产应用、市场效益三个层面综合计算智能化指数,并运用201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角度,实证研究了智能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智能化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创造新业态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技术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实证结果显示,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均有正向影响,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并且东部地区智能化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莉  
文章基于2010-2015年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西部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数据,研究区域互联网经济形态发展问题。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变化测度模型,以菱形经济圈为例,测度区域产业结构状态、产业迁移方向和迁移速率,并进一步从产业升级视角,探索区域互联网经济形态的战略布局与对策。研究发现: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惯性化和协同化趋势明显,为区域互联网经济形态发展奠定较好的产业基础。同时,它也对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促进互联网经济形态发展,该区域互联网经济发展战略应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璇  李长英  
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从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维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出发,讨论了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互联网发展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相反。产业结构变迁与互联网发展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该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互联网门限效应,即只有互联网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变迁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才由负转正,并在互联网发展水平提高时进一步增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洪刚  李晓倩  于坤旭  
产业结构早熟属于"逆库兹涅茨"式产业结构演化的范畴,挤压了制造业空间,会诱发产业结构回退,造成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借助Duarte和Restuccia (2010)三部门模型,探讨了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早熟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在全国层面与东中部地区,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早熟存在"U"型关系。(2)由于在分区域层面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早熟的拐点值不一样,不同省份未来经济发展策略的着力点存在较大差异。(3)劳动力逆向转移作为中介变量,加剧了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早熟。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未来需要通过兼顾互联网的就业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准确研判区域差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中的积极作用,解决产业结构早熟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