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0)
- 2023(14854)
- 2022(12031)
- 2021(11047)
- 2020(9210)
- 2019(20803)
- 2018(20511)
- 2017(39275)
- 2016(21177)
- 2015(23352)
- 2014(22620)
- 2013(22293)
- 2012(20176)
- 2011(17811)
- 2010(17590)
- 2009(16542)
- 2008(16488)
- 2007(14613)
- 2006(12880)
- 2005(12047)
- 学科
- 济(97411)
- 经济(97299)
- 业(86624)
- 企(77079)
- 企业(77079)
- 管理(71708)
- 方法(41710)
- 数学(33389)
- 数学方法(33247)
- 业经(31459)
- 财(30609)
- 农(30455)
- 中国(28186)
- 贸(22578)
- 贸易(22566)
- 易(22133)
- 农业(21944)
- 务(20912)
- 财务(20893)
- 财务管理(20874)
- 企业财务(19787)
- 制(18632)
- 技术(18331)
- 策(16259)
- 划(15998)
- 地方(15876)
- 和(15249)
- 体(14589)
- 银(14292)
- 银行(14252)
- 机构
- 学院(299762)
- 大学(295447)
- 济(138254)
- 经济(136301)
- 管理(118475)
- 理学(102054)
- 研究(101480)
- 理学院(101072)
- 管理学(99869)
- 管理学院(99337)
- 中国(81762)
- 财(62507)
- 京(61885)
- 科学(58833)
- 农(54872)
- 所(50856)
- 财经(49915)
- 研究所(46073)
- 经(45780)
- 中心(45226)
- 业大(44273)
- 江(44128)
- 经济学(43833)
- 农业(43300)
- 经济学院(39865)
- 北京(38767)
- 财经大学(37046)
- 院(36084)
- 商学(34480)
- 州(34250)
- 基金
- 项目(197952)
- 科学(158066)
- 基金(148159)
- 研究(142498)
- 家(130185)
- 国家(129052)
- 科学基金(111418)
- 社会(96677)
- 社会科(91927)
- 社会科学(91906)
- 基金项目(78230)
- 省(75421)
- 自然(70594)
- 自然科(69090)
- 自然科学(69070)
- 自然科学基金(67971)
- 教育(63118)
- 划(62911)
- 资助(59434)
- 编号(54160)
- 重点(44660)
- 部(44570)
- 创(44240)
- 业(43562)
- 发(43427)
- 国家社会(41971)
- 成果(41872)
- 创新(40671)
- 教育部(38457)
- 人文(37801)
- 期刊
- 济(151491)
- 经济(151491)
- 研究(88892)
- 中国(57234)
- 农(51054)
- 财(51009)
- 管理(48448)
- 学报(46010)
- 科学(44335)
- 大学(35314)
- 农业(35010)
- 学学(33881)
- 融(28792)
- 金融(28792)
- 经济研究(26498)
- 财经(25804)
- 业经(25720)
- 技术(25537)
- 经(22406)
- 业(22147)
- 教育(21671)
- 问题(20534)
- 贸(19428)
- 世界(17485)
- 技术经济(17398)
- 国际(17016)
- 商业(14851)
- 现代(14684)
- 版(13737)
- 统计(13296)
共检索到449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内容提要:本文大量研究讨论了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因素。我们基于Melitz模型,对企业互联网化进行了扩展,认为随着企业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会更多地使用国内中间投入。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新浪微博的数据匹配,研究表明:(1)从贸易方式来看,企业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2)区分企业所有制、所在省域和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发现企业增强互联网化程度对提升国内中间投入使用的促进作用会因企业所有制、所在省域和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稳定性的不同而异,互联网化对非国有企业、东部省份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企业互联网化主要通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的使用这一渠道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据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通过加强自身业务同互联网的融合,提高了国内中间投入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本国企业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互联网化 出口国内增加值 国内中间投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伟 杨晓亮
互联网与国际贸易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拓展了Hulten等(2006)模型,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考察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在考虑不同指标测算方法、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渠道分析表明,降低企业成本和推动企业研发创新是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后者的中介效应更大。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互联网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且互联网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生产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推广和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戴翔 李亚 占丽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关键在于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发挥本土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本文分析认为,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的战略要义其实不仅在于激发体量优势,还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与规模扩张相伴随的消费需求升级可能产生的重要作用。以理论分析为先导,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以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体现,实证检验了消费需求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消费需求升级的确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从而在重塑竞争新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从具体作用机制看,消费需求升级主要通过激发创新效应以及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研究不仅从消费需求升级角度,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对于更好地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竞争新优势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消费需求升级 竞争新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扬 黄浩溢 曹亮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变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产生了积极效应,该积极效应在贸易便利化提升后的第二期开始显现。而在当期内,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甚至会降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持续建设,以便在长期实现价值链的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亮 谢建国 杨继军
本文通过拓展Kee和Tang (2016)模型揭示了金融业开放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贸易匹配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金融业开放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这一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分企业类型来看,金融业开放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正向效应随着加工贸易类型企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减弱,对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明显;从地区差异来看,金融业开放对东中部地区企业的影响显著,并且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了金融业开放的促进作用;中间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带来的融资约束纾解通过成本加成和研发创新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扩大金融业开放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持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以及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周钰丁 朱丹 黄恒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体系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完善。然而,近年来,以支柱地位下降、要素禀赋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去工业化特征日趋明显,在当前中国生产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下,去工业化对中国以出口获利能力、国际贸易地位为主要内涵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产生何种影响需要从正面作出回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整体而言,去工业化抑制了国内增加值率及其分解后的本地、外地增加值率的提升,但效应符号存在显著的时间维度差异;第二,就作用渠道而言,一方面,去工业化加剧了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资源错配,提高了生产要素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进口依赖,并对国内增加值率产生负向效应。另一方面,其一定程度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进而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对国内增加值率具有正向效应;第三,丰裕的劳动力供给在去工业化进程中为制造业有效地补充了劳动力缺口,从而平抑了去工业化的不利影响;第四,基于代表性特征构造的测算指标表明,样本期内中国已呈现出“过早”去工业化特征,且其将对国内增加值率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晶 刘菲菲
文章对Upward(2013)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测度方法进行修正,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呈上升趋势;高技术含量产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大型企业等出口国内增加值低于其他类型但提升明显。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既来自于FdI等外部因素拉动,也来自于服务投入等内部高端要素的推动。因此,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政策要进一步促进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并着力实现向内部高端要素的动力机制转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DVAR产生U型影响效应;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技术水平、所在地区、所有制类型及服务要素投入特点;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降低和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提升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市场化进程和服务业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或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将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和企业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虹 徐阳
文章基于1998~2006年WTO、WITS关税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间品关税下降会使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而最终品关税下降会导致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下降。整体上,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2)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研发密集度与进口中间品规模的行业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变量替换、更换回归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和提高企业加成率两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显著提高低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对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却表现为抑制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在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加征关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宝明 杨洁
政府补贴是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常被政府用于干预企业的出口扩张。以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切入点,使用Tobit和动态面板的固定效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产生影响,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规律。异质性分析表明,较于加工贸易企业,政府补贴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作用更为显著;较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出口DVAR的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补贴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企业出口DVAR。研究结果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郭晶
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DVAR),从贸易模式和企业动态等方面拓展DVAR的分解方法,揭示中国DVAR提升的来源。结果表明:不同贸易方式企业的DVAR存在明显差异;退出企业DVAR均值高于进入和持续企业,不同代际进入企业在持续期间DVAR不断提升;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贸易模式转型是中国DVAR提升的来源之一;持续存在企业的集约边际变动是中国DVAR提升的主要来源,企业进入退出的扩展边际对中国DVAR提升的贡献很小;产业内DVAR提升是不同技术含量产业DVAR变动的主要来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祝树金 金小剑 赵玉龙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并构建进口产品转换强度和进口产品种类范围来反映企业进口产品转换,实证研究了进口产品转换对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进口产品转换强度对出口国内增加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进口产品范围扩大对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具有抑制效应;对不同贸易类型、不同所有制、不同要素密集度企业而言,实证结果比较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进口产品转换通过生产率、要素密集度、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等路径显著影响了出口国内增加值。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进口产品转换 出口国内增加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模型,在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互联网化和企业创新选择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出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虽然随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低生产率企业和中小企业仍能从中获益;(2)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低技术行业中,企业互联网化对企业创新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3)三种方式的企业互联网化都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活动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企业创新选择行为间接地促进企业进行出口。对于积极参与互联网化的低生产率企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应该通过激励其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出口。
关键词:
企业互联网化 企业创新 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