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0)
- 2023(12213)
- 2022(10768)
- 2021(10046)
- 2020(8485)
- 2019(19556)
- 2018(19636)
- 2017(38449)
- 2016(20814)
- 2015(23226)
- 2014(23186)
- 2013(22739)
- 2012(20521)
- 2011(18470)
- 2010(18358)
- 2009(16986)
- 2008(16418)
- 2007(14319)
- 2006(12578)
- 2005(11157)
- 学科
- 济(79359)
- 经济(79236)
- 管理(64084)
- 业(59931)
- 企(49710)
- 企业(49710)
- 方法(36323)
- 数学(31217)
- 数学方法(30890)
- 财(22798)
- 农(22355)
- 中国(21130)
- 业经(19577)
- 制(18799)
- 学(16322)
- 农业(15193)
- 地方(15045)
- 贸(14917)
- 贸易(14911)
- 易(14480)
- 务(14046)
- 财务(13978)
- 财务管理(13950)
- 理论(13410)
- 银(13244)
- 企业财务(13217)
- 银行(13207)
- 环境(13116)
- 和(13003)
- 体(12890)
- 机构
- 大学(290733)
- 学院(289322)
- 管理(117861)
- 济(115190)
- 经济(112683)
- 理学(102487)
- 理学院(101411)
- 管理学(99798)
- 管理学院(99277)
- 研究(93265)
- 中国(68985)
- 京(61534)
- 科学(56591)
- 财(55042)
- 所(45664)
- 财经(43852)
- 农(42539)
- 业大(41958)
- 中心(41858)
- 研究所(41421)
- 江(41242)
- 经(39719)
- 北京(38818)
- 范(37349)
- 师范(37045)
- 经济学(34456)
- 院(34091)
- 州(33484)
- 农业(33089)
- 财经大学(32636)
- 基金
- 项目(199575)
- 科学(157553)
- 研究(148382)
- 基金(145234)
- 家(125055)
- 国家(124006)
- 科学基金(107620)
- 社会(93796)
- 社会科(88854)
- 社会科学(88834)
- 基金项目(77676)
- 省(77635)
- 自然(69382)
- 自然科(67734)
- 自然科学(67720)
- 教育(67604)
- 自然科学基金(66480)
- 划(64807)
- 编号(61250)
- 资助(59228)
- 成果(49363)
- 部(44146)
- 重点(43826)
- 创(41800)
- 发(41604)
- 课题(41414)
- 制(40054)
- 创新(38955)
- 教育部(38350)
- 国家社会(38219)
- 期刊
- 济(127889)
- 经济(127889)
- 研究(86807)
- 中国(53521)
- 管理(43629)
- 学报(43268)
- 财(41743)
- 科学(40424)
- 农(38942)
- 大学(33417)
- 教育(31645)
- 学学(31365)
- 农业(26906)
- 技术(24459)
- 融(24034)
- 金融(24034)
- 业经(21770)
- 财经(21146)
- 经济研究(20567)
- 经(17902)
- 问题(15989)
- 理论(15055)
- 图书(14724)
- 科技(14001)
- 实践(13859)
- 践(13859)
- 商业(13531)
- 技术经济(13473)
- 现代(13244)
- 业(13132)
共检索到417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丹清
消费升级涵盖消费内容升级、消费方式升级与消费者主权维护三个层面的内容。互联网时代对消费升级动力机制的研究应突破传统收入为主的研究范式,转向技术创新引致的供应侧产品创新与需求侧消费内容和方式的变革。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是互联网时代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它不仅有助于静态提升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同时能倒逼生产环节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提高。目前,我国生活性服务业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耦合程度不高,未来发展需强化线上线下网络互动,走社交化、精细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丹清
消费升级涵盖消费内容升级、消费方式升级与消费者主权维护三个层面的内容。互联网时代对消费升级动力机制的研究应突破传统收入为主的研究范式,转向技术创新引致的供应侧产品创新与需求侧消费内容和方式的变革。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是互联网时代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它不仅有助于静态提升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同时能倒逼生产环节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提高。目前,我国生活性服务业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耦合程度不高,未来发展需强化线上线下网络互动,走社交化、精细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萍 伊成山
互联网的发展为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成为新时代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内生动力。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引入互联网发展因素的扩展AIDS模型,并基于2010-2016年我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内生动力,且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推动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步伐相比于城市居民而言依然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依然处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同时过渡的阶段,而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已经跨越了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升级的阶段,开始进入由享受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模式转变的第二阶段。
关键词:
消费升级 内生动力 互联网 消费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海潮
"互联网思维"话语从单一行业的内部话语演化成全国性甚至国际性普遍关注的话语,经历了互联网从业者的关系网络、传统行业从业者的关系网络、政治领导人的关系网络三个层面演化过程。本文运用关键行动者、组织平台、信息技术以及实践需要四个层面构建"互联网思维"话语演化的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关键行动者是"互联网思维"话语演化的直接推动者,各种沙龙、讨论会、行业会议等组织是该话语演化的基础性平台,信息技术是该话语演化的重要支撑,社会实践的内在需要是"互联网思维"话语演化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话语 关键行动者 演化动力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晨 李瑾
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前沿技术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驱动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新形式,创新性地提出"互联网+"环境下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新内涵,深入剖析在与互联网跨产业、跨领域、跨业务结合以后,现代农业服务业展现出高增值性、高渗透性和强外部性的新特征。重新梳理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分类,着重分析利用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智能处理和优化决策等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理,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锦庚
基于"互联网+"与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迅速崛起,并催生了"淘宝村"的形成。从2009年至今,我国"淘宝村"数量增长四百多倍,并在"互联网+"背景下呈现出规模大、类型多、动力足等发展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淘宝村的发展现状与特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淘宝村的发展动力机制,旨在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 淘宝村 发展特征 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茜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升级具有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情感化的本质特征。"互联网+"不仅可以影响生产的数量和层次,即催生供给侧革命,而且可以影响消费的数量和层次,即催生需求侧革命。"互联网+"通过对传统产业消费主体、消费客体与消费载体的整合改造,使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产业间互联互通,重塑消费环境、重建消费逻辑与重整消费层次。"互联网+"通过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培育和发展消费新热点和新兴消费,从而实现从需求侧推动消费升级。"互联网+"通过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推动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从供给端发力促进消费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升级 线上线下 影响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乃也 刘蕾 鄢章华
新常态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问题,而互联网与产业集群的融合为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为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对集群升级的推动作用,通过引入集群升级"四阶段"划分标准,分阶段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推动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产业集群、市场三者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集群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乃也 刘蕾 鄢章华
新常态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问题,而互联网与产业集群的融合为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为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对集群升级的推动作用,通过引入集群升级"四阶段"划分标准,分阶段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推动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产业集群、市场三者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集群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田梅 张军亮 刘喜文
基于个体认知角度阐释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行为演进动力机制。从个体认知信息需求状态、目标、信息价值判断以及动机的目标化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面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获取的复杂情境,个体认知信息需求是信息偶遇过程中行为演进的初始动力与主要动力;个体信息需求认知目标的层级不同导致信息偶遇过程环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偶遇信息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对于完成动机的目标化过程、提高个体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信息偶遇 移动互联网 个体认知 动力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
"互联网+旅游"为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指明新的方向。信息化时代下,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商业模式的竞争。文章在分析旅游企业商业模式演变趋势基础上,探究商业模式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内生动力、市场动力和宏观环境三种动力的作用机理,构建有机循环的商业模式动力系统,继而提出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策略,试图为我国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雪莲
文章阐述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高科技产业形成的基本要素条件,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四个有利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互联网动力机制:开放的网络系统空间、广阔的虚拟市场、多用户参与以及多样的个性化服务。一个地区的集群环境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有大量商户参与的机会,还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及增加地区稳定。就此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完全抵消企业地域集中所带来的地理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燕 鞠彦辉
本文在论述辽宁A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A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不足,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最后文章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产业方面提出"互联网+"助推辽宁A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