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1)
2023(6581)
2022(5554)
2021(5077)
2020(4527)
2019(10140)
2018(10275)
2017(20653)
2016(11006)
2015(11602)
2014(11420)
2013(10737)
2012(9807)
2011(8873)
2010(9002)
2009(8769)
2008(8726)
2007(7980)
2006(6959)
2005(6620)
作者
(28258)
(23604)
(23452)
(22392)
(15081)
(11189)
(10789)
(9096)
(9078)
(8354)
(8128)
(7934)
(7623)
(7503)
(7489)
(7368)
(7059)
(6918)
(6842)
(6731)
(5877)
(5669)
(5629)
(5396)
(5353)
(5283)
(5261)
(5129)
(4656)
(4576)
学科
(37789)
经济(37712)
管理(35858)
(33520)
(27338)
企业(27338)
(15841)
方法(15431)
(14418)
数学(13441)
数学方法(13290)
中国(12951)
(11225)
银行(11216)
(11079)
保险(10988)
(10663)
业经(10206)
(9867)
(9855)
(9840)
金融(9838)
(8969)
财务(8949)
财务管理(8924)
体制(8673)
企业财务(8428)
(7849)
贸易(7846)
(7727)
机构
大学(145377)
学院(144637)
(61935)
经济(60631)
管理(56555)
理学(47490)
理学院(47025)
管理学(46330)
研究(46130)
管理学院(46053)
中国(41179)
(35443)
(30031)
财经(26838)
科学(24897)
(24255)
(22318)
(22185)
中心(22050)
财经大学(20070)
(19812)
经济学(19729)
研究所(19443)
北京(19040)
业大(18119)
经济学院(17634)
(17312)
(17128)
(15934)
师范(15759)
基金
项目(92884)
科学(74104)
基金(69389)
研究(69377)
(59385)
国家(58905)
科学基金(51556)
社会(46407)
社会科(43944)
社会科学(43935)
基金项目(36064)
(34843)
自然(32206)
自然科(31466)
自然科学(31458)
教育(31457)
自然科学基金(30930)
(29381)
资助(28514)
编号(27529)
(24188)
成果(23016)
(21301)
重点(20761)
国家社会(19688)
(19478)
课题(19126)
教育部(18889)
(18747)
(18459)
期刊
(69699)
经济(69699)
研究(48098)
中国(31277)
(29057)
(22198)
金融(22198)
管理(22171)
学报(19131)
科学(18560)
(18335)
大学(15627)
学学(14877)
财经(14018)
教育(12528)
(11801)
技术(11764)
农业(11341)
经济研究(11129)
业经(10769)
问题(8725)
理论(7657)
财会(7478)
(7293)
会计(6917)
实践(6825)
(6825)
现代(6599)
技术经济(6442)
国际(6385)
共检索到226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苏瑞珍  
互联网保险推动了保险业态的创新发展,也使保险风险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需要法律对此作出回应和解决。保险科技法律规约与导引缺失、互联网保险业务创新存在法律规范漏洞、互联网保险风险的法律防控能力欠佳、互联网保险法律制度权威性与精细化亟待提高等情况,反映了我国互联网保险法律制度的适应性滞后。技术规则变革、行业利益争夺、信任制度化要求、新形态风险防控是产生互联网保险法律制度需求的动因。必须把强化保险科技法律规范、明确保险行为主体法律权责、推动信任制度化、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等作为互联网保险法律制度的供给方向,提高法律对互联网保险的治理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巍  
基于物流行业在发展及运行过程中风险因素相对较高的问题,整个行业应该逐渐强化物流保险的法律制度形式,通过对物流保险问题的分析,建立系统性的制度内容,从而为物流行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充分的保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璟菁  
随着当今国际投资活动的迅速发展 ,预防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综合考察美、日、德三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方法 ,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的投资保险法律关系主体、保险范围、承保条件以及保险费、保险期间、保险金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并就我国加入WTO后建立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构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霞  
滞后的中国保险法律制度已与保险业务的国际化不相适应。因此 ,积极改革我国现行保险法律制度 ,消除其诸多弊端 ,构建一个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保险法律制度已刻不容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洪  
在香港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良好的法律环境起到了相当重要的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香港保险法律制度的沿革及特征分析,比较两地保险业监管的差异性,思考借鉴香港保险法律制度的一些经验做法,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长利  
各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模式可以归结为国有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国有化与市场化相结合模式及互助合作保险模式。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需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和制度模式。未来的农业保险立法模式应该进行创新,确立起综合模式。提出了农业保险立法的目的与原则、农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业务经营规则、财税支持措施、法律责任等主要框架内容。《农业法》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鹏  
绿色保险是藉由保险之风险管理工具,填补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损失,降低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机制。长期以来,我国把绿色保险狭隘地理解为环境污染责任险,且相关研究囿于单一的具体规则。其实,绿色保险法律制度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一项整体性制度,虽然目前我国绿色保险实施的相关制度均已建立,但各个要素间散乱无序、互不协调,导致实践中"叫好不叫座"。为化解这一困局,需要汲取创新、共享等先进发展理念,使其内化到行为主体的策略性选择中;要增加绿色保险的硬法和软法供给,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要对绿色保险实施主体建立持续的激励机制,重塑经济活动的成本和价格。通过对构成绿色保险法律制度的各个要素进行改进和优化,能够促进绿色保险法律制度的自我实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玫  
良性运行的保险市场需要有一套完善的保险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为核心的保险法律制度的分析,指出我国保险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对维护保险合同当事入和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保险公司具有最低偿付能力等作了准确、具体的规定,但是在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概念、告知义务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覃晓丹  
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是直接针对银行挤兑和破产倒闭而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减少挤兑的可能性。我国建立该制度,将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银行的退出机制,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学雷  李海燕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有关经营吸收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并缴纳存款保险费,在投保机构出现经营危机或破产倒闭时,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机制。2006年12月11日,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暴子睿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增加以及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溢油风险越来越高。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能有效地保障船舶油污损害得到及时充分的赔偿。我国已意识到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出台解决了保险范围、保险额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也给我国油轮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在分析新规定的优势和不足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璟菁  
随着当今国际投资活动的迅速发展,预防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综合考察美、日、德三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方法,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的投资保险法律关系主体、保险范围、承保条件以及保险费、保险期、保险金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并就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新容  胡天成  
农民工工作技能低、流动性大的特点使其失业风险远高于城市劳动者,但由于我国目前有关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他们无法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从而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种种社会问题。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农民工自身特点的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既保障了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宏  杜熠飞  
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对分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稳定十分重要。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发挥的公共安全网作用可能会诱导存款者忽视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增强了银行冒险的积极性,导致监管机关过分依赖存款保险制度而放松监管职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大武  
目前全世界有家政工人1亿左右,其中我国有近2000万。为了保护该类工人,国际劳工组织已将"家政工人劳动保护标准"列为2010年6月大会会议议题,并可能通过《家政工人劳动保护标准公约(或建议书)》。在国内,家政业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产业之一,成立了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并拟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该产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对美国各州的宪法保护情况做出分析,并希望对我国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