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1)
- 2023(11897)
- 2022(10339)
- 2021(9992)
- 2020(8508)
- 2019(20089)
- 2018(20212)
- 2017(40205)
- 2016(21705)
- 2015(24485)
- 2014(24421)
- 2013(23794)
- 2012(21297)
- 2011(18985)
- 2010(19059)
- 2009(17503)
- 2008(17080)
- 2007(14805)
- 2006(12756)
- 2005(11314)
- 学科
- 济(83105)
- 经济(83010)
- 业(66747)
- 管理(65981)
- 企(57088)
- 企业(57088)
- 方法(44440)
- 数学(39152)
- 数学方法(38478)
- 财(25341)
- 中国(21614)
- 农(19730)
- 务(19053)
- 财务(18980)
- 财务管理(18949)
- 业经(18831)
- 企业财务(18116)
- 学(16561)
- 制(16189)
- 理论(15739)
- 地方(14556)
- 贸(14452)
- 贸易(14443)
- 银(14057)
- 易(14056)
- 银行(14022)
- 和(13341)
- 行(13148)
- 技术(13129)
- 农业(13090)
- 机构
- 大学(298950)
- 学院(297792)
- 管理(125495)
- 济(113710)
- 经济(111132)
- 理学(109337)
- 理学院(108258)
- 管理学(106168)
- 管理学院(105656)
- 研究(89830)
- 中国(70905)
- 京(63244)
- 科学(56121)
- 财(54822)
- 财经(44504)
- 所(43784)
- 业大(43132)
- 农(42018)
- 中心(41805)
- 江(41360)
- 经(40533)
- 北京(40184)
- 研究所(39893)
- 范(37002)
- 师范(36682)
- 州(34445)
- 财经大学(33551)
- 院(32914)
- 农业(32894)
- 商学(32890)
- 基金
- 项目(205625)
- 科学(161897)
- 基金(149972)
- 研究(149680)
- 家(129347)
- 国家(128300)
- 科学基金(112133)
- 社会(92814)
- 社会科(87964)
- 社会科学(87940)
- 基金项目(79975)
- 省(79755)
- 自然(75322)
- 自然科(73640)
- 自然科学(73624)
- 自然科学基金(72294)
- 教育(69720)
- 划(67167)
- 资助(63638)
- 编号(61999)
- 成果(49258)
- 部(45334)
- 重点(45088)
- 创(42699)
- 发(41403)
- 课题(41402)
- 科研(39745)
- 创新(39690)
- 教育部(39356)
- 项目编号(39043)
- 期刊
- 济(118211)
- 经济(118211)
- 研究(86164)
- 中国(51438)
- 管理(45764)
- 学报(43970)
- 财(42691)
- 科学(41022)
- 农(36931)
- 大学(33880)
- 学学(31935)
- 教育(31861)
- 融(28013)
- 金融(28013)
- 技术(26897)
- 农业(26024)
- 财经(20959)
- 业经(19632)
- 经济研究(18994)
- 经(17543)
- 理论(15480)
- 图书(15328)
- 技术经济(14708)
- 问题(14609)
- 实践(14392)
- 践(14392)
- 科技(13938)
- 业(13851)
- 统计(13824)
- 财会(13763)
共检索到421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侯旭华 冯思妍
目前互联网保险公司片面注重保费规模,忽视了可持续增长和效益,导致定价和赔付风险加大,保费缺乏延续性,合作成本居高不下,规模效率低。互联网保险公司盈利要实现根本性突破,必须有效协调保费规模、可持续增长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采取技术驱动的持续发展盈利模式,包括加强客户风险评估和产品精准定价;开发长期性和个性化保险产品;加强自身官网建设,降低咨询与技术服务费;追求价值经营,降低对第三方平台和股东资源的依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向军
"盈利问题"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保险公司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国30年来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不断发展演化,指出了在"规模模式"的作用递减和"范围模式"存在偏离风险的情况下,我国保险公司需要从"自发"到"自觉",寻找保险公司本源的盈利模式,并通过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业务结构的重新定位提出了组合盈利模式的未来选择。
关键词:
规模模式 范围模式 组合盈利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建
移动互联网是各种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鉴于其与桌面互联网的巨大差异,对于从业者而言尚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本文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现有的盈利模式做了梳理,并在与桌面互联网比较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探寻盈利模式的立足点。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桌面互联网 盈利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桂芹 高奉玉 胡皓南
本文利用杜邦分析体系,通过2007-2011年财产险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分析评价了现阶段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并提出了财产险公司盈利模式的改善方向。我们发现,我国财产险公司盈利状况不平衡,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各有千秋,外资财产险公司在全行业对比中,盈利情况普遍不佳。此外,财产险行业对投资业务过于依赖,盈利波动过大,因此需要平衡承保和投资的天平,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雷光普
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受到社会和众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微信社交平台提供的微粒贷等网络借贷服务,与微信支付一起为客户提供信用透支到消费支付的便捷平台,对银行传统支付和小贷业务均带来冲击。金融生态、获客能力,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时髦词汇。本文将以微粒贷产品为例,对网络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创新盈利模式进行分析,进而对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雷光普
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受到社会和众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微信社交平台提供的微粒贷等网络借贷服务,与微信支付一起为客户提供信用透支到消费支付的便捷平台,对银行传统支付和小贷业务均带来冲击。金融生态、获客能力,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时髦词汇。本文将以微粒贷产品为例,对网络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创新盈利模式进行分析,进而对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国斌
截止2010年底,我国先后成立了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国寿养老、泰康养老等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本文以这5家养老保险公司2010年披露的年报信息为基础,通过盈利模式的构建、相关财务信息的分析,提出5种可能的盈利模式。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盈利模式 信息披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静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主要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益。具体来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单位信息成本先上升后下降,单位信息收益持续下降,单位利润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长期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获客渠道,扩大客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静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主要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益。具体来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单位信息成本先上升后下降,单位信息收益持续下降,单位利润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长期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获客渠道,扩大客户服务范围,深挖中间业务潜力,加快盈利模式转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马亚娜
在以往的"保险+期货"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农户受到保护的情况,而忽略了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保险+期货"模式能否持续有效地运行,保险公司扮演了关键角色。保险公司不能希望从"保险+期货"模式中大幅盈利,但也不应该大幅度亏损。利用公开可得信息,使用Merton"跳跃—扩散"模型,通过进行场外看跌期权的模拟分析,并计算出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状况。最终由完整测算出的六个"保险+期货"中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分析得出结论:此模式下保险公司具有正的盈利水平。因此可认为"保险+期货"模式具有可持续运行的基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凤 陆政林 夏鑫
互联网医疗作为共享经济在医疗行业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发挥盘活基层医疗机构床位、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目前面临着盈利难、撬动难等多项挑战。以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和众安保险三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为例,运用协同共生理论梳理互联网医疗运行逻辑,从盈利对象、盈利点、盈利杠杆及盈利屏障四个方面对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医疗在制度、信息、技术和利益四个层面面临很多现实困境。需要政企协作保护隐私,优化协同共生制度环境;科技驱动精准营销,构建协同共生网络生态;以医为先发挥品牌效应,形成协同共生利益链条;以用户为本提供异质服务,搭建协同共生盈利平台。
关键词:
协同共生 互联网医疗 运行逻辑 盈利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进
本文以员工盈利模式的全新视角讨论企业对员工的内部管理和激励问题。作者认为,企业赋予员工什么样的盈利模式,员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当企业的员工盈利模式等于薪酬结构时,企业的运作水平处于最佳状态。
关键词:
员工盈利模式 薪酬结构 绩效管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湘渝 刘红亮
由于寿险业自身的行业特性和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倾向于以投资收益为主导的“海派”模式,盈利来源过度依赖投资收益,且承保业务处于亏损状态。“海派”盈利模式受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存在着重大隐患和风险,寿险公司应适当淡化“海派”盈利模式,并强化“山派”盈利模式,从“以利差为主”向“综合盈利”转型。寿险公司应该重视并积极提高承保利润,加强保障性的利润相对较高的寿险产品开发与销售,压缩银保渠道业务,增加个险渠道业务,并强化风险管控,规范营销方式,通过产品和渠道的结构转型实现盈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鑫子
本文在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上市互联网企业特点构建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测量,分析企业轻资产运营特点,并从客户资源、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提升盈利能力的意见建议,以期帮助互联网上市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盈利能力 评价体系 轻资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军 韩子惠 焦媛媛
本文基于京东金融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供应链金融展开纵向案例研究,探索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演化及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1)内外部因素共同驱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成长,行业竞争和客户需求是主要外部驱动因素,内部驱动因素包括大数据技术、风控能力和资金实力,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驱动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2)成长驱动因素的变化促使企业不断改进服务设计,从而带动盈利模式沿着平台辅助型-平台担保型-平台开放型的路径不断演化;(3)互联网金融服务设计的要素框架包括服务定位、产品开发、客户结构、服务体验和服务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成长驱动因素、服务设计及盈利模式类型相匹配,构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的盈利模式动态演化模型,展现了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成长过程。本研究弥补了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对企业成长性探讨的空白,并以服务设计作为切入口,建立了盈利模式成长的演化路径及实现路径,为今后的互联网企业成长性研究提供了思路,对此类企业的实践也具有重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