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1)
2023(14414)
2022(12207)
2021(11460)
2020(9730)
2019(21911)
2018(21540)
2017(41859)
2016(22320)
2015(24150)
2014(23378)
2013(22718)
2012(20848)
2011(18529)
2010(18131)
2009(16451)
2008(15452)
2007(13562)
2006(11821)
2005(9824)
作者
(62013)
(52435)
(51938)
(49069)
(32675)
(25382)
(23337)
(20606)
(19808)
(18223)
(17795)
(17545)
(16304)
(15968)
(15959)
(15849)
(15764)
(15194)
(14942)
(14619)
(12965)
(12634)
(12490)
(12149)
(11845)
(11603)
(11394)
(11165)
(10424)
(10417)
学科
(91596)
经济(91478)
(67140)
管理(56744)
(50134)
(43418)
企业(43418)
方法(39507)
数学(35911)
数学方法(35481)
农业(33748)
业经(23709)
中国(22748)
(21683)
地方(21318)
(17835)
贸易(17827)
(17387)
(16458)
(15682)
技术(13746)
环境(13601)
(13004)
(12781)
银行(12740)
(12493)
金融(12490)
(12165)
(12069)
收入(12069)
机构
学院(301790)
大学(296101)
(126276)
经济(124074)
管理(119353)
理学(104986)
理学院(103894)
管理学(102043)
管理学院(101515)
研究(99043)
中国(74884)
(72773)
科学(62676)
(59252)
农业(56318)
业大(54229)
(53340)
(49328)
中心(48819)
研究所(45402)
(43983)
财经(43539)
(40004)
经济学(38256)
(38175)
师范(37703)
农业大学(35746)
北京(35370)
经济学院(34837)
(34814)
基金
项目(219131)
科学(172945)
基金(160828)
研究(156208)
(142694)
国家(141186)
科学基金(120900)
社会(102192)
社会科(96541)
社会科学(96514)
(88332)
基金项目(86473)
自然(78984)
自然科(77179)
自然科学(77155)
自然科学基金(75762)
(72491)
教育(70184)
资助(63334)
编号(62183)
重点(49019)
(48296)
(48184)
成果(47401)
(46287)
创新(43269)
国家社会(42970)
科研(42653)
课题(41494)
教育部(40873)
期刊
(136915)
经济(136915)
研究(78632)
(74368)
中国(55385)
学报(52705)
农业(50375)
科学(47537)
大学(40340)
学学(38903)
管理(38716)
(38535)
业经(29896)
(28012)
金融(28012)
(24782)
技术(24180)
教育(23879)
财经(20189)
经济研究(20001)
问题(19501)
(17342)
(17202)
业大(15228)
科技(15091)
世界(15048)
农村(15045)
(15045)
资源(14925)
农业经济(14550)
共检索到428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永丽  徐腊梅  
本文基于2017年对甘肃省15个贫困村173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的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特别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增加农户家庭教育支出;互联网使用对贫困户消费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大于非贫困户,从而有助于缩小农村内部差距;互联网使用有助于降低西部贫困地区农户的交易成本,拓宽消费渠道,优化市场环境。因此,提高西部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贯彻落实“互联网+农村”的相关政策,普及互联网使用,是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基于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在综合考虑自选择、内生性与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TE与IVQTE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作用的门槛进行了识别和测度,以得到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收和减贫的路径。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纠正内生性偏误后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边际收益高达1.25;(2)互联网使用对收入低分位点农户的影响大于收入高分位点,即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贫困户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是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3)互联网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当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费用提高到一定值后,其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然而,仍有21.8%的贫困户与3.3%的非贫困户未能达到最低门槛值,且贫困户在门槛值附近的分布水平劣于非贫困户,因此互联网对部分贫困群体的收入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根据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健康状况和家庭资源禀赋等方面对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在考虑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法测算了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显示:在纠正了内生性偏差后,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非贫困家庭。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和家庭负担、家庭资本有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关爱萍  刘可欣  
采用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调研数据,分析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和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的增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高和农户贫困发生的减少,人力资本与家庭禀赋对自主创业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对兼业和非农务工以及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替代关系,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与就业选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具有互补关系,家庭禀赋增加比个体人力资本增加的减贫效应更强,自主创业的减贫效应大于兼业、兼业又大于非农务工。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层级的提升不仅需要个体人力资本水平的配合,还需要家庭禀赋的支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层级应与其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升减贫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伦  陆迁  
运用贫困地区793份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增收效果比较明显。在消除农户个体选择偏误后,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总收入、人均纯收入、非农总收入和农业总收入效应分别为25.7%、20.0%、23.5%、29.6%;采用OLS回归和Heckman回归估计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不同来源构成的收入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农户增收效应在不同教育水平和年龄阶段具有显著个体异质性;作用机制显示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会降低农户信息搜寻成本、形成较强价格效应、拓展市场参与范围、提升人力资本,进而达到增收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雪雁  毛笑文  
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多样本非参数检验及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汉、藏、回族地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张掖市、甘南州、临夏州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张掖市农户生活满意度最高,临夏州次之、甘南州最低;家庭收入及收支平衡状况、相对生活水平、抗风险能力、社会信任度均对农户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横向相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抗风险能力的影响次之;民族属性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柳建平  李枝芬  
本文基于2017年甘肃省农户调研数据,剖析了人口生育水平变动趋势,运用泊松回归探究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原因。结果显示,实际总和生育率为1.65,1997—2017年间,生育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规模不断缩小,生育年龄后延,种种迹象表明,生育率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少生优育成为生育的主流趋势;收入水平显著负向作用于生育率;妇女自身的素质水平、家庭负担均对生育率存在显著影响。在农村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经济转型叠加的大背景下,本文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航  张靖娜  陈前恒  
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中,研究主体多为城市居民或大学生,把农村居民作为研究主体非常罕见。农村居民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解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物和销售行为,对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福利具有重要政策意义。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销现状,运用Heckman两步法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销次数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0.25%的被调查农村居民具有网络自主购物或网络销售的经历,其中,具有网络自主购物行为比例(10.15%)远高于网络自主销售行为比例(0.89%),具有网络代购和代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6.05%、0.91%。距最近快递点距离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进行网络自主购销的可能性和次数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解决物流服务体系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的网络购销行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关爱萍  李静宜  
基于甘肃省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降低成为贫困户的机率;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欠缺时,较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当家庭社会资本较贫瘠时,通过提升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也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治文  徐芳  李昊源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收入或消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获取信息和技术的机会等多个维度被剥削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反映了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及承受的剥削强度。借鉴Alkire and Foeter开发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并以此方法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甘肃省13个村子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利用对甘肃省部分农户家庭的实地调研数据,从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关系5个维度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1~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28.8%、21.7%、16.3%、7.6%和1.1%;甘肃省农户家庭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削的情况严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殷俊  刘一伟  
农村贫困问题关乎中国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作为贫困标准,还是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2美元作为贫困标准,互联网使用均显著降低了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同时采用稳健性估计与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积累、提高农户的非农就业概率与非正规金融借贷水平进而改善农户的贫困状况。因此,在全面脱贫战略实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昕  胡友  祁春节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两期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IV-EC2SLS方法,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和生活性消费的分项估计均显著为正,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维度增加农户家庭支出;互联网使用对男性、较高教育水平和平原地区农户家庭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大;互联网使用通过拓宽市场信息渠道、增加农户家庭收入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家庭支出水平,且后者的中介效应明显大于前者。据此,本文提出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加强农户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庞海月  张恩齐  陈前恒  
[目的]提升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探究“差序格局”下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社会互动效应对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一个西北村庄203个农户7年的微观调研面板数据,利用村庄内的礼物往来情况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使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实证研究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社会互动效应。[结果]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社会互动效应,若某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1个单位,社会网络中与其有关系往来的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将提高0.154个单位;农户间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社会互动效应在2010-2016年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家庭成员的平均健康水平、家庭收入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和家中学生数量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优先引导部分农户接受技术培训,并通过社会互动大面积推广技术,有效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同时,推进教育、培训和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重点引导户主年龄大和收入低的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韦惠兰  韩雪  魏鹏  
生计资本是影响农户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以甘肃省14个县市的607户农户为例证,并选取了农户的14个生计指标值,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有序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组金融资本最为短缺,对照组自然资本最匮乏;实验组二兼农户生活满意度最高,对照组一兼、二兼农户生活满意度较高;在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面,实验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与之相关性较高,对照组金融资本与之相关性较高。最后,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志雄  王晓鸿  曹子坚  
本文基于甘肃省X乡1033个建档立卡户的实地走访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精准扶贫信贷的影响因素,利用PSM匹配法测算贫困地区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在消费视角下精准扶贫信贷政策对贫困农户家庭消费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健康状况、家庭规模、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以及是否经营养殖业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扶贫信贷有显著影响;扶贫信贷对贫困农户家庭食品、交通通讯特别是对教育支出有显著影响,分别提升8.1%、19.3%、63.1%;扶贫信贷对优化农户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农户家庭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向投资型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继续贯彻落实"信贷+"相关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撬动农村居民消费杠杆和盘活农村消费市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