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8)
- 2023(11699)
- 2022(9739)
- 2021(9157)
- 2020(7679)
- 2019(17395)
- 2018(16774)
- 2017(32639)
- 2016(17347)
- 2015(19257)
- 2014(18226)
- 2013(17994)
- 2012(16811)
- 2011(15211)
- 2010(14832)
- 2009(13832)
- 2008(13514)
- 2007(11855)
- 2006(10326)
- 2005(9019)
- 学科
- 济(76253)
- 经济(76059)
- 业(46854)
- 管理(45826)
- 方法(37771)
- 企(36536)
- 企业(36536)
- 数学(33361)
- 数学方法(33211)
- 中国(23774)
- 农(21570)
- 财(19480)
- 贸(18054)
- 贸易(18047)
- 易(17678)
- 业经(16576)
- 农业(14205)
- 制(13948)
- 融(12890)
- 金融(12887)
- 学(12778)
- 银(12351)
- 银行(12318)
- 行(11841)
- 务(11433)
- 财务(11426)
- 财务管理(11407)
- 地方(11260)
- 企业财务(10974)
- 和(10701)
- 机构
- 大学(247556)
- 学院(242228)
- 济(112894)
- 经济(111226)
- 管理(93883)
- 研究(87287)
- 理学(82265)
- 理学院(81377)
- 管理学(80316)
- 管理学院(79875)
- 中国(67528)
- 京(51344)
- 财(50131)
- 科学(49778)
- 农(43572)
- 所(43193)
- 财经(41263)
- 中心(39789)
- 研究所(39605)
- 经(38142)
- 经济学(37356)
- 业大(36199)
- 农业(34281)
- 经济学院(34030)
- 江(32794)
- 北京(32646)
- 财经大学(31311)
- 院(30414)
- 范(30112)
- 师范(29753)
- 基金
- 项目(169124)
- 科学(135203)
- 基金(129094)
- 研究(120824)
- 家(114931)
- 国家(113670)
- 科学基金(96678)
- 社会(84589)
- 社会科(79415)
- 社会科学(79395)
- 基金项目(67914)
- 省(60943)
- 自然(60723)
- 自然科(59384)
- 自然科学(59363)
- 自然科学基金(58441)
- 教育(54760)
- 划(53191)
- 资助(52131)
- 编号(44869)
- 部(40122)
- 重点(38204)
- 国家社会(37147)
- 成果(36366)
- 发(35846)
- 创(35679)
- 教育部(35021)
- 创新(33407)
- 人文(33166)
- 中国(32946)
- 期刊
- 济(114408)
- 经济(114408)
- 研究(73120)
- 中国(46214)
- 学报(41489)
- 农(39122)
- 科学(37997)
- 财(37057)
- 管理(32273)
- 大学(31852)
- 学学(30259)
- 农业(26329)
- 融(24543)
- 金融(24543)
- 财经(21610)
- 经济研究(21159)
- 教育(20153)
- 经(18600)
- 业经(16740)
- 技术(16161)
- 问题(15747)
- 贸(15428)
- 业(15182)
- 世界(14758)
- 国际(13572)
- 版(11976)
- 统计(11683)
- 技术经济(11491)
- 商业(10632)
- 科技(10630)
共检索到354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晨光
互联网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深刻影响着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通过使用邻里信任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社区社会资本。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偏误后,发现个人的互联网使用显著且稳健地削弱了其邻里信任水平。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改变信息渠道、改变自评社会地位的方式降低个体对邻居的信任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丽甜 连洪泉
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性别比失衡的竞争性储蓄动机解释了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文章把子女结婚这一自然事件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婚前和婚后的家庭储蓄变化识别出"婚姻效应",为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和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个人以及家庭特征后,相对于已婚家庭,未婚家庭储蓄显著更高。在排除地区性差异、教育储蓄动机、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样本匹配等问题之后,未婚比已婚家庭具有更高储蓄水平的结论依然稳健。文章进一步分析识别出了城市和农村异质"婚姻效应"和婚后消费结构的变化,发现"婚姻效应"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都产生了影响,但"婚姻效应"对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抑制更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婚姻市场的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
关键词:
婚姻效应 竞争性储蓄动机 消费理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挺 郭娜 赖剑锋
本文研究在应对贸易一体化时我国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和技能分布如何作出相应的反应。利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联合国贸易数据(UNComtrade)等构造面板,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对以所受教育为基准的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有负面影响,对高级和中级技能组间的工资差距则有积极影响。且前者对于劳动技能的均值和分布具有负向作用,后者则有正向作用。因此,外贸活动会诱发技能极化,而工资差距解释了由贸易导致技能极化作用的50%。此外,在中年工人组以及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收入差距特别是高中级技能组间的收入差距所带来的技能极化问题更为突出。鉴于一国的技能分配会长远地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和不平等,因此,了解工资收入分配的变化并在政策设计中予以充分考虑至关重要,本文在劳动保障和教育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丽甜 连洪泉
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性别比失衡的竞争性储蓄动机解释了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文章把子女结婚这一自然事件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婚前和婚后的家庭储蓄变化识别出"婚姻效应",为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和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个人以及家庭特征后,相对于已婚家庭,未婚家庭储蓄显著更高。在排除地区性差异、教育储蓄动机、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样本匹配等问题之后,未婚比已婚家庭具有更高储蓄水平的结论依然稳健。文章进一步分析识别出了城市和农村异质"婚姻效应"和婚后消费结构的变化,发现"婚姻效应"对不同收入水平的
关键词:
婚姻效应 竞争性储蓄动机 消费理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聂爱云 郭莹
提高社会资本对增强居民幸福感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居民互联网使用以及上网时间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其社会资本,这一结论在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和排除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表明,个人使用互联网通过增强亲戚交往联络程度、加深邻里关系、增强人际信任、促进政治参与等渠道影响社会关系网络的密度和大小,从而增加社会资本。(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人促进效果更明显,并且,互联网使用在农村地区对认知性社会资本的促进效应更大,在城镇地区对结构性社会资本的促进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以5G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使用深度是提高居民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时军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统一框架下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提升了家庭从事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其对农村家庭创业参与的边际影响要高于城市家庭。进一步地,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改善家庭信贷约束促进家庭参与创业。研究还发现,社会网络在市场化越不发达的地区对家庭创业的边际影响更大,市场化所构建的理性法制体系在家庭创业决策中与非正规的关系体系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倩 韩青
本文基于CFPS2014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模型估计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使用互联网的居民相比,使用互联网居民的年收入提高3911. 63元;互联网使用扩大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其贡献率为12. 6%;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来源的收入均有提高,尤其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明显。通过对其收入影响机理的验证发现,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农产品市场价值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增加工资性收入,提高创业机会增加经营性收入。互联网使用打破了年龄对收入增长的局限,但是也加大了性别、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在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解决由于老龄化等问题带来的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的同时,也要警惕互联网使用导致的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俊 韩非池
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部分,较多文献揭示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但作为强制储蓄性质的养老保险是否具有同样的积极作用尚不明晰。本文基于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消费水平,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高收入家庭的消费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养老保险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家庭的消费水平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总体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改善低收入群体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收入 消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钰涵 张锦华 陈博欧
聚焦于家庭教育储蓄,通过匹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公共教育财政宏观数据,结合T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方程,考察了公共教育财政对家庭教育储蓄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不仅增强了家庭的教育储蓄动机,而且对教育储蓄规模与教育储蓄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异质性方面,公共教育财政对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和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影响更为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共教育财政可通过跨期配置效应、短期挤入效应两种渠道影响家庭的教育储蓄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武 靳菁华
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和路径,并区分消费类型和家庭异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家庭消费增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针对不同消费类型探讨发现,互联网对增加食品类、衣着类和文娱类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不同地区类型探讨发现,互联网对农村地区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文章对推进互联网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明哲 黄乃静 梁珅华
近年来,科技与金融加速融合,互联网保险业务蓬勃发展,打破地理限制、深入农村,为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的面板数据,发现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且年龄在30~60岁区间、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处于中低档的人群受到的正向影响较大。影响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商业保险可获得性和高水平医院诊疗意愿渠道,促进其健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互联网保险 健康 农村居民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艳阳 邓嘉宜 文丹艳
本文分析了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产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1)群体成员参与社会捐赠活动提高了家庭参与社会捐赠活动的期望,社区群体平均社会捐赠活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选择社会捐赠的概率上升约0.327~0.549个百分点。(2)互联网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会降低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的影响程度,这一结论证实了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与社会互动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通过利用中国户口系统的特点、群体在调查时期过去一年内平均医疗支出作为邻里效应的工具变量以及模拟抽样检验等方法,本文较好地解决了关联效应和反射性问题对邻里效应的估计带来的影响,且结论依然成立。这说明,尽管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对居民行为的引导产生了很大影响,但邻里之间的直接信息传播仍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邻里效应 社会捐赠活动 模拟抽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艳阳 邓嘉宜 文丹艳
本文分析了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产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1)群体成员参与社会捐赠活动提高了家庭参与社会捐赠活动的期望,社区群体平均社会捐赠活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选择社会捐赠的概率上升约0.3270.549个百分点。(2)互联网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会降低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的影响程度,这一结论证实了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与社会互动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通过利用中国户口系统的特点、群体在调查时期过去一年内平均医疗支出作为邻里效应的工具变量以及模拟抽样检验等方法
关键词:
邻里效应 社会捐赠活动 模拟抽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育政策变动引致薪酬性别响应的异质性分析——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证据
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人工智能职业替代与金融资产投资: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证据
公众环境参与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能否驱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家庭农场与农村老年人口照料贫困——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与家庭农场监测的经验证据
互联网使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与农民健康——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问题初探——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经验证据
通勤时耗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