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9)
- 2023(13297)
- 2022(11689)
- 2021(10776)
- 2020(9189)
- 2019(20841)
- 2018(20694)
- 2017(40200)
- 2016(21958)
- 2015(24222)
- 2014(23550)
- 2013(23110)
- 2012(20860)
- 2011(18835)
- 2010(18387)
- 2009(16672)
- 2008(16015)
- 2007(13742)
- 2006(11846)
- 2005(10064)
- 学科
- 济(81074)
- 经济(80988)
- 管理(62210)
- 业(57850)
- 企(48017)
- 企业(48017)
- 方法(39520)
- 数学(34347)
- 数学方法(33999)
- 农(21896)
- 财(20458)
- 学(20284)
- 中国(20126)
- 业经(18926)
- 环境(16977)
- 贸(16476)
- 贸易(16470)
- 易(16027)
- 地方(15783)
- 农业(14737)
- 技术(13661)
- 理论(13572)
- 制(13509)
- 务(13496)
- 财务(13438)
- 和(13420)
- 财务管理(13419)
- 划(13199)
- 企业财务(12740)
- 银(11896)
- 机构
- 大学(303817)
- 学院(302148)
- 管理(120788)
- 济(114775)
- 经济(112284)
- 理学(106491)
- 理学院(105294)
- 管理学(103395)
- 管理学院(102873)
- 研究(99767)
- 中国(71737)
- 科学(66697)
- 京(64135)
- 农(56624)
- 业大(52041)
- 所(50689)
- 财(49458)
- 研究所(47161)
- 中心(45263)
- 农业(45006)
- 江(41790)
- 财经(41168)
- 北京(39803)
- 范(39038)
- 师范(38538)
- 经(37618)
- 院(36167)
- 州(34222)
- 经济学(33893)
- 技术(32233)
- 基金
- 项目(220256)
- 科学(171447)
- 基金(159551)
- 研究(154056)
- 家(142004)
- 国家(140852)
- 科学基金(119857)
- 社会(96571)
- 社会科(91445)
- 社会科学(91418)
- 省(86588)
- 基金项目(86103)
- 自然(81081)
- 自然科(79172)
- 自然科学(79148)
- 自然科学基金(77733)
- 划(73457)
- 教育(70141)
- 资助(64822)
- 编号(61871)
- 重点(49271)
- 成果(48092)
- 部(47300)
- 发(46178)
- 创(46080)
- 科研(43006)
- 创新(42972)
- 计划(42161)
- 课题(41956)
- 大学(40398)
- 期刊
- 济(117177)
- 经济(117177)
- 研究(81238)
- 学报(57246)
- 中国(52224)
- 农(50214)
- 科学(49136)
- 大学(41961)
- 管理(40938)
- 学学(39854)
- 财(35676)
- 农业(35025)
- 教育(30646)
- 技术(23505)
- 融(21299)
- 金融(21299)
- 业经(20315)
- 经济研究(19280)
- 财经(19091)
- 业(17820)
- 科技(16728)
- 图书(16361)
- 经(16212)
- 业大(15762)
- 版(15554)
- 问题(15314)
- 理论(14218)
- 资源(14046)
- 技术经济(13845)
- 商业(13406)
共检索到41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游宇 王正绪 余莎
文章关注在不同政治制度下,公众的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其政治机构信任度。通过利用最新的世界价值观以及相关数据库来构建个体与国家的多层次的实证模型,研究发现:个体的互联网使用频率显著拉低了公众政治机构信任度;更重要的,这一负面效应在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更为强烈,因为相较于成熟的民主国家,这些国家较低的非传统政治参与会加剧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通过熵均衡对样本进行平衡性处理后,上述发现依然稳健。由此可见,互联网带给非民主国家的政治冲击是国家治理与民主转型的双重压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游宇 王正绪 余莎
文章关注在不同政治制度下,公众的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其政治机构信任度。通过利用最新的世界价值观以及相关数据库来构建个体与国家的多层次的实证模型,研究发现:个体的互联网使用频率显著拉低了公众政治机构信任度;更重要的,这一负面效应在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更为强烈,因为相较于成熟的民主国家,这些国家较低的非传统政治参与会加剧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通过熵均衡对样本进行平衡性处理后,上述发现依然稳健。由此可见,互联网带给非民主国家的政治冲击是国家治理与民主转型的双重压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振华 黄外斌
民众使用互联网对政治信任产生了影响,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政治信任感会显著地更低。这一现象可以从互联网使用对价值观影响上得到解释。互联网使用使得民众趋向于自我表达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公平感、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环境意识会越强,更强调政府责任,更能宽容、平等对待他人的行为等等。自我表达价值观增强是互联网使用降低政治信任的中间机制,自我表达价值观的增强降低了政治信任。
关键词:
政治信任 互联网使用 自我表达价值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阎铁力
文章从政治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三个层次论证了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标志。首先,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论述了政治文明具有动态性,总是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其次,民主政治可以借鉴人类的有益成果,论述了国家间在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的国情,有选择地吸取与己有利的成分,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论述了民主的价值,不仅可以从政治上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关键词:
政治 民主政治 政治文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铁力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市场经济要求政治民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有赖于民主政治的保障。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形成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我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民主政治 上层建筑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获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合法的个人权利。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必要设施。实施民主政治需要多方面条件。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接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公共设施,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公共图书馆与民主政治"关系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民主 政治权利 社会教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赟 朱传进 刘欣慧
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民营资本竞逐银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速了依托于互联网科技企业而筹建的互联网银行这类新兴金融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基于信任转移理论及UTAUT模型,探讨信任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对互联网银行品牌信任和客户使用意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客户对互联网企业的品牌信任度,能正向影响对其旗下互联网银行初始信任的建立,进而正向影响客户使用意向;除了付出绩效、感知风险对使用意向,及企业名誉对初始信任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假设均成立;社群影响对使用意向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企业名誉与初始信任;与以往对电子银行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互动需求在互联网银行的情境下,能负向显著影响客户使用意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国明 王凯曦
以西北地区18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解释村委会选举的变迁:政府征收农业税、收费加重了农户的负担,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对农民传统的生育观念发出了挑战,地方政府为了使这些与农民利益相悖的政策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在村庄里树立强有力的代理人,村庄的权威政治形成,村委会选举形同虚设;在取消农业税、改变人口政策、农民权利和法律意识觉醒等村庄选举的内外环境变化后,县乡政府没有动力再在村庄中树立代理人,对村委会选举的立场和态度产生变化;农民合作社作为蕴育在环境变化中的行动者有充分的动机和能力参与到村委会选举中,成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党国英
在传统乡村社会,可以有“自治”,但不会有“民主自治”,也不存在对民主政治的需求;产生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乡村民主政治,是全社会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是全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中国推行乡村民主自治制度的进程中,富人政治和宗派政治可能会强化;乡村政治改革应遵从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乡村民主 政治改革 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芝 杨爱民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 ,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村民有序政治参与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村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说明 ,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来推进和扩大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形式和内容 ,以实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关键词:
农村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权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铁力
人类的需要决定了人类文明的产生 ,物质、政治、精神三大需要产生了三大文明。而政治文明的标志就是民主政治 ,因此在物质、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决定了民主政治逐渐发展的必然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建设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更好地发展 ,就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本文从经济发展要求政治民主 ,民主文化催生民主政治 ,政治需要呼唤政治民主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证了这个观点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民主文化 政治需要 政治民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永峰 张传英 王锦远
以村民直选村级领导人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民主政治制度,已在全国大多数乡村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无疑将会极大地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但无庸讳言,由于其开创性的特征,以及因文化背景、认知水平、人口素质的差异和乡村社会、政治生态的多样性及其他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