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5)
- 2023(15901)
- 2022(13965)
- 2021(13022)
- 2020(10997)
- 2019(25047)
- 2018(24916)
- 2017(47839)
- 2016(26425)
- 2015(29203)
- 2014(28688)
- 2013(28247)
- 2012(26070)
- 2011(23348)
- 2010(22777)
- 2009(20786)
- 2008(20125)
- 2007(17486)
- 2006(15371)
- 2005(13030)
- 学科
- 济(102127)
- 经济(101926)
- 管理(69680)
- 业(66326)
- 企(53505)
- 企业(53505)
- 方法(45637)
- 数学(38688)
- 数学方法(38252)
- 农(29451)
- 中国(29350)
- 地方(25477)
- 财(24607)
- 业经(24308)
- 学(23487)
- 农业(19896)
- 贸(18890)
- 贸易(18881)
- 易(18274)
- 制(17077)
- 理论(17021)
- 和(16855)
- 环境(16184)
- 技术(15379)
- 务(14809)
- 财务(14744)
- 财务管理(14717)
- 银(14416)
- 银行(14347)
- 融(14161)
- 机构
- 大学(362714)
- 学院(359433)
- 管理(140723)
- 济(137837)
- 经济(134712)
- 研究(123264)
- 理学(122808)
- 理学院(121297)
- 管理学(118989)
- 管理学院(118328)
- 中国(89935)
- 科学(80633)
- 京(77843)
- 农(66410)
- 所(62418)
- 财(61152)
- 业大(59431)
- 研究所(57555)
- 中心(56963)
- 农业(52310)
- 江(52106)
- 财经(49744)
- 范(49186)
- 北京(48754)
- 师范(48619)
- 经(45275)
- 院(44732)
- 州(42628)
- 经济学(41001)
- 师范大学(39629)
- 基金
- 项目(257749)
- 科学(200566)
- 基金(185866)
- 研究(183248)
- 家(164691)
- 国家(163281)
- 科学基金(138636)
- 社会(115507)
- 社会科(108594)
- 社会科学(108559)
- 省(100500)
- 基金项目(100162)
- 自然(92076)
- 自然科(89950)
- 自然科学(89925)
- 自然科学基金(88237)
- 划(85748)
- 教育(83206)
- 资助(75075)
- 编号(74688)
- 成果(59540)
- 重点(57798)
- 部(55700)
- 发(55101)
- 创(53421)
- 课题(50693)
- 创新(49839)
- 科研(49738)
- 计划(48096)
- 大学(47290)
- 期刊
- 济(146451)
- 经济(146451)
- 研究(102613)
- 中国(67306)
- 学报(65296)
- 农(59902)
- 科学(57263)
- 大学(48163)
- 管理(47848)
- 学学(45367)
- 财(45018)
- 农业(40621)
- 教育(38764)
- 融(28625)
- 金融(28625)
- 技术(28310)
- 业经(24763)
- 财经(23193)
- 经济研究(23024)
- 业(20963)
- 图书(20922)
- 问题(20793)
- 经(19841)
- 科技(18803)
- 版(18530)
- 业大(17477)
- 资源(17399)
- 理论(16444)
- 技术经济(15837)
- 现代(15577)
共检索到516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成波 曹妤 George.W.Leeson 淦宇杰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西部三个省市的812份老年人调查数据,旨在分析比较互联网使用与社会支持对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和社会支持对其抑郁状况的发生具有抑制减弱作用,其中互联网使用所发挥的抑制减弱作用更大。
关键词:
网络支持 家庭支持 抑郁 城市老年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成波 高雪 熊智强 赵冰清 淦宇杰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西部三个省市的812份老年人调查数据,旨在分析收看电视、家庭支持和社会参与对城市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经常收看电视、经济状况宽裕和自评健康状况良好对城市老年人孤独感都可以发挥较好的抑制减弱作用,其中,家庭支持和经常收看电视对城市老年人孤独感的抑制减弱作用更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嘉杨 陈春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的政治参与和志愿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其经济参与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结果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年龄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全年龄段老年人经济参与均有抑制作用,仅对低龄老年人政治参与和志愿参与有促进作用;性别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对男性政治参与的正向影响高于女性,对女性志愿参与的正向影响和经济参与的负向影响高于男性;地区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对政治参与和志愿参与的正向影响呈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递减趋势,对经济参与的负向影响呈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递增趋势。调节效应分析表明退休后的高收入水平会强化互联网使用对经济参与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表明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社会网络和文化资本影响城市老年人政治参与,通过信息渠道和社会网络影响其志愿参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互联网对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际影响,提高积极老龄化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蓝英 夏晓红 文萃
为了了解城市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模式的使用,为“互联网+医疗”在老年人群中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方便调查法线下收集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老年人目前“互联网+医疗”使用情况的差异以及未来“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有“互联网+医疗”使用经历的比较少。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电子健康素养对“互联网+医疗”使用经历有显著性影响(P<0.05),电子健康素养每增加1分,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概率是不使用的1.192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互联网+医疗”优势能够正向预测老年人未来“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P<0.05),电子健康素养均值、“互联网+医疗”优势每增加1分,“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分别增加0.817和0.463分;而“互联网+医疗”劣势负向预测“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P<0.05),“互联网+医疗”劣势每增加1分,“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便减少0.539分。从而得出结论,只有提升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优势、规避“互联网+医疗”劣势、完善有关法律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方能促进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意愿,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成波 杨茜 程云飞
本文在2017年西部城市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电视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在老年群体中的最高信任度依然如故,媒介信任的分化现象没有在城市老年人口中出现。城市老年人的电视信任未受到以手机使用和互联网使用为代表的新媒体使用的冲击,而以看电视和看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使用依然对城市老年人的电视信任具有促进和提升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建明 张培东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和比例的持续攀升,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与之伴随的老年人抑郁状况也越来越突出。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数据,通过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门槛回归的计量方法,探讨居住条件对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有效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居住条件的改善能够显著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状况,且结论具有稳健性;老年人抑郁程度越高,居住条件改善的效应越明显;居住条件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其对64岁以上老年人的影响相比60~64岁老年人更大。为此,加快城乡老年住房改造、提高老年人居住环境的适老化程度是缓解老年人抑郁状况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居住条件 抑郁状况 分位数回归 门槛回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吕明阳 张益
本文利用CLASS2016数据从城乡、区域、居住类型等多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老年人代际支持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可以显著提升老年人获取的代际支持水平,分维度来看,互联网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代际情感支持和代际照料支持。对于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广义矩估计模型(GMM)处理,并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均表明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能够提高其获得的代际支持水平。同时,互联网的信息渠道效应在提高老年人代际支持水平上存在。互联网对于改善家庭关系具有积极意义,最终提高了老年人获取的代际支持水平。本文还发现,女性、独居老年人和东部地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更容易提升代际支持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 老年人 代际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吕明阳 张益
本文利用CLASS2016数据从城乡、区域、居住类型等多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老年人代际支持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可以显著提升老年人获取的代际支持水平,分维度来看,互联网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代际情感支持和代际照料支持。对于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广义矩估计模型(GMM)处理,并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均表明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能够提高其获得的代际支持水平。同时,互联网的信息渠道效应在提高老年人代际支持水平上存在。互联网对于改善家庭关系具有积极意义,最终提高了老年人获取的代际支持水平。本文还发现,女性、独居老年人和东部地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更容易提升代际支持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 老年人 代际支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新慧
基于CSS2013年的调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互联网应用及影响的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在互联网应用过程中存在接入鸿沟,高龄、收入状况差和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在接入互联网过程中存在劣势;老年人互联网的使用鸿沟并不存在,大部分老年人应用互联网浏览新闻;老年人互联网应用的产出鸿沟并不明显,互联网应用与否以及具体应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大多数维度影响均不显著,互联网应用与否负向影响"生活状况满意感";常规性应用和资讯类应用都负向影响老年人的"理想接近感"。
关键词:
老年人 互联网应用 生活满意度 数字鸿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唐丹
抑郁症状是衡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指标。本研究采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10%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中国老年人的总体抑郁水平,比较抑郁水平的城乡及年龄差异,并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较轻,心理健康处于良好水平。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较城镇老年人明显。健康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可有效地预测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城乡在影响因素模型中起调节效应,健康水平和经济状况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作用受城乡因素的影响,对于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影响作用大于健康水平;在城镇老年人中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模式。对于不同的老年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方能有效减缓老年人抑郁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城乡差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肇然 胡安安 黄丽华
[目的 /意义]在老龄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同时到来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为开发老年服务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方法 /过程]基于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讨论研究中涉及的互联网服务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价值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结果 /结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提升生活幸福感、降低孤独感、提高社区归属感以及增强认知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在使用动机和接受因素方面,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
关键词:
老年人 互联网 信息技术 使用行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亭月
本研究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中国老年人的孤独感流行率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24.78%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农村、女性、高龄、独居且失能的老年人孤独感程度较高。具体分析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发现,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的增加都能有效促进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下降,其中家庭支持比朋友支持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对失能老人的保护作用更大。
关键词:
孤独感 家庭支持 朋友支持 失能老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亭月
本研究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中国老年人的孤独感流行率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24.78%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农村、女性、高龄、独居且失能的老年人孤独感程度较高。具体分析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发现,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的增加都能有效促进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下降,其中家庭支持比朋友支持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对失能老人的保护作用更大。
关键词:
孤独感 家庭支持 朋友支持 失能老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涛 陈晨 左薇
采用社区暴力接触调查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8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初中生社区暴力接触、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与社区暴力接触程度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在初中生社区暴力接触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与高社会支持的初中生相比,低社会支持的初中生更容易受社区暴力接触的影响,抑郁水平更高。
关键词:
社区暴力接触 抑郁 社会支持 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互联网使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与农民健康——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数字时代的“老有所乐”:互联网使用与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质量
互联网使用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水平吗?——基于使用差异视角的考察
"空巢"现象与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青岛市独居老年人的调查与分析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社会网络及孤独感的影响:基于用途的分析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的老年人互联网应用持续使用实证分析
数字时代的互联网使用与中老年人生活——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主要数据结果分析
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以哈尔滨市为例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支持──来自湖南省1000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
城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天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