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9)
- 2023(14696)
- 2022(12766)
- 2021(11876)
- 2020(10112)
- 2019(23078)
- 2018(22516)
- 2017(43868)
- 2016(24057)
- 2015(26603)
- 2014(26064)
- 2013(25802)
- 2012(23506)
- 2011(20876)
- 2010(20568)
- 2009(18690)
- 2008(18423)
- 2007(15782)
- 2006(13498)
- 2005(11463)
- 学科
- 济(91499)
- 经济(91392)
- 管理(73155)
- 业(68732)
- 企(57202)
- 企业(57202)
- 方法(46946)
- 数学(41507)
- 数学方法(41146)
- 财(36546)
- 农(24704)
- 中国(23733)
- 务(20616)
- 财务(20556)
- 业经(20551)
- 财务管理(20502)
- 学(20335)
- 企业财务(19586)
- 地方(18314)
- 贸(18113)
- 贸易(18108)
- 易(17572)
- 制(17246)
- 农业(16658)
- 技术(14787)
- 理论(14752)
- 环境(14254)
- 银(13868)
- 银行(13799)
- 财政(13716)
- 机构
- 大学(334047)
- 学院(331555)
- 管理(133158)
- 济(130106)
- 经济(127475)
- 理学(117404)
- 理学院(116148)
- 管理学(114182)
- 管理学院(113613)
- 研究(107243)
- 中国(78809)
- 科学(69630)
- 京(69456)
- 财(66212)
- 农(59511)
- 业大(54761)
- 所(54250)
- 财经(50918)
- 研究所(49705)
- 中心(48713)
- 农业(47150)
- 经(46515)
- 江(46498)
- 北京(43043)
- 范(41015)
- 师范(40495)
- 经济学(39426)
- 院(38713)
- 财经大学(38082)
- 州(37317)
- 基金
- 项目(237123)
- 科学(185583)
- 基金(173559)
- 研究(166711)
- 家(153505)
- 国家(152268)
- 科学基金(130576)
- 社会(105721)
- 社会科(100371)
- 社会科学(100345)
- 基金项目(93315)
- 省(92247)
- 自然(87730)
- 自然科(85732)
- 自然科学(85707)
- 自然科学基金(84207)
- 划(78090)
- 教育(76343)
- 资助(71366)
- 编号(66304)
- 重点(52922)
- 成果(52192)
- 部(52013)
- 创(49582)
- 发(49070)
- 科研(46488)
- 创新(46242)
- 课题(44781)
- 教育部(44399)
- 计划(44260)
- 期刊
- 济(131682)
- 经济(131682)
- 研究(93838)
- 学报(60237)
- 中国(57896)
- 财(53736)
- 农(52074)
- 科学(51185)
- 管理(45212)
- 大学(44699)
- 学学(42555)
- 农业(35753)
- 教育(30872)
- 融(25995)
- 金融(25995)
- 技术(25330)
- 财经(24947)
- 经济研究(22580)
- 业经(21942)
- 经(21127)
- 业(18253)
- 问题(17377)
- 科技(16821)
- 版(16665)
- 图书(15848)
- 业大(15736)
- 理论(15653)
- 技术经济(15505)
- 商业(14927)
- 实践(14326)
共检索到46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中阳 陈超
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在未来会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投资渠道。本研究聚焦余额理财工具使用人群的使用行为,总结了前人在金融投资行为以及科技接受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余额理财工具的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用户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相关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是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第一因素。除此以外,网络外部性、感知有用性也显著正向影响最终的使用行为;网络外部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各维度主观规范也影响用户的有用性认知;感知易用性及感知绩效风险并不显著影响使用行为。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当加强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健辉 李永壮 李辉 卢强
本文以余额宝为例,引入消费者内疚理论分析了消费者使用网络理财工具的心理机制。基于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余额宝方便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内疚的产生;消费者使用余额宝进行网络消费而感知的内疚心理会刺激消费者作出反应,以减轻内疚心理;消费者内疚反应对消费者内疚与再次网络消费意向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消费者使用余额宝消费后的内疚心理与减轻内疚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受到性别的调节。此外,本文结论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以及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杰 陈晨
基于TAM模型和TPB理论,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采用Smart PLS 3.0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实证分析。使用PLS算法以及Bootstrap自抽样进行参数估计、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社会影响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使用意图显著相关,使用意图对其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自我效能不构成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实证研究,认为互联网理财企业应该基于互动开放的思维,不断提高其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用户覆盖面;研究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商业模式和产品的创新。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杰 陈晨
基于TAM模型和TPB理论,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采用Smart PLS 3.0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实证分析。使用PLS算法以及Bootstrap自抽样进行参数估计、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社会影响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使用意图显著相关,使用意图对其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自我效能不构成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实证研究,认为互联网理财企业应该基于互动开放的思维,不断提高其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用户覆盖面;研究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需求的因素,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丘丹 解建丽 张宁
以余额宝为首的余额理财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吸引大量闲散资金,迅速占领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在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价值和感知风险两个控制变量,构建余额理财用户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用户使用余额理财平台的主要因素并对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用户的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以及经济价值显著影响用户的投资行为意图,用户的努力期望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用户的投资行为意图,而投资行为意图决定用户的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洁
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概述——以余额宝为例互联网理财是指经过互联网进行投资理财的业务,新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应运而生。以余额宝为例,它是一个集现金管理、理财增值、转账提现、交费购物功能于一身的电商解决方案,由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实名认证的支付宝用户可以把支付宝备付金转入余额宝,快捷地购买天弘基金公司嵌入到余额宝内的增利宝货币型理财产品,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特点及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嘉欣 王健康
对比研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异同,通过构建事件分析模型,检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结果表明,余额宝类理财业务上线对商业银行是个负面消息,该消息短期导致商业银行负向绩效,而随后不断趋于平稳的股票收益率,表明它不会对商业银行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反而加速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进程。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商业银行减缓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冲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金静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此轮互联网金融乱象治理中几乎毫发无损,事后反思之前关于余额宝的有关争议不仅客观、必要,而且更契合平衡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关系的监管主旨要求。目前该理财产品已受到较为完善的监管,对余额宝的诸多指责并不成立。监管层应当扮演好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协调监管的协调者,以及监管者三种角色,才能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理财产品 监管 余额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庄晨 邢博 范小云
文章以近年来兴起的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以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为基础,结合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现金流压力测试法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识别风险触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压力测试的情景设计,最后提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若干途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莫易娴 曾祥菁
本文对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两者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流动性方面余额宝强于商业银行一般的理财产品;在规模性方面也显现出一定优势;在风险、合法性和收益性方面银行拥有绝对优势。因此,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存在短期影响,而长期影响还有待观望。
关键词:
余额宝 银行理财产品 互联网金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佘依林
支付宝余额宝业务的推出,是互联网理财模式的一种创新,而与此同时新的风险与监管的难题也随之凸显。本文以余额宝为例,详细分析了以渠道为特征的互联网理财销售模式的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与网络金融安全风险,同时也在基于现有政策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监管方面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渠道 互联网金融 风险 监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小龙 刘兰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变革,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传统的理财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交理财产品得到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对现有互联网社交理财产品发展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六因素UTAUT模型。对调查收集的853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信任倾向、感知风险、努力期望、年龄和经验影响显著,促成因素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互联网社交理财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平 黄文雄 凌鸿
结合商品理论和前景理论,利用国内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相关数据,研究了互联理财产品可投资剩余时间的饥饿效应,并考虑了用户平台经验差异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可投资剩余时间对老用户的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饥饿效应,而对新用户的影响不显著;老用户偏好投资抵押或质押类理财产品,而新用户的投资决策更依赖于平台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浩然 马一诺 潘洋僖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的互联网理财参与情况进行专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从个体背景、效价和社会影响三个维度出发,通过对武汉市8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运用logistics回归和决策树模型,以1096份有效问卷为样本,对大学生互联网理财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理财参与情况倾向积极但仍有待提高;月可支配金额、学历、专业、感知价值和社交圈的理财情况对大学生互联网理财参与情况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理财参与情况有负向影响,其中月可支配金额的影响程度最大。据此,本文针对学校、家庭、大学生和互联网理财平台这四个不同主体分别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勾东宁 董丝雨
文章主要研究产品众筹项目募集额的影响因素,旨在探索适应我国市场环境的众筹模式,提高众筹项目成功率,助力大众创新发展,同时帮助互联网众筹平台改善运营现状,完成众筹市场洗牌阶段的过渡。首先简介产品众筹的定义、特征、发展意义;其次基于期望理论、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理论、羊群效应理论分别作出假设;再现以京东众筹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验证相关假设;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给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