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99)
- 2023(2801)
- 2022(2420)
- 2021(2236)
- 2020(1980)
- 2019(4506)
- 2018(4446)
- 2017(9499)
- 2016(4500)
- 2015(4809)
- 2014(4443)
- 2013(4362)
- 2012(4098)
- 2011(3496)
- 2010(3423)
- 2009(3237)
- 2008(2880)
- 2007(2570)
- 2006(2295)
- 2005(2120)
- 学科
- 济(22118)
- 经济(22079)
- 业(11835)
- 管理(10879)
- 方法(10361)
- 数学(9794)
- 数学方法(9771)
- 企(7371)
- 企业(7371)
- 财(6285)
- 农(6225)
- 中国(6119)
- 制(5726)
- 收入(5385)
- 贸(5278)
- 贸易(5276)
- 易(5124)
- 农业(4826)
- 业经(4614)
- 人民(4483)
- 地方(4334)
- 税(4109)
- 税收(4004)
- 制度(3985)
- 度(3985)
- 收(3984)
- 结构(3766)
- 银(3682)
- 银行(3678)
- 消费(3648)
- 机构
- 学院(59122)
- 大学(58425)
- 济(31635)
- 经济(31062)
- 管理(23630)
- 理学(20510)
- 理学院(20351)
- 管理学(20158)
- 管理学院(20050)
- 研究(19311)
- 中国(15518)
- 财(15113)
- 财经(12168)
- 京(11561)
- 经(11258)
- 经济学(11028)
- 经济学院(10054)
- 科学(9204)
- 财经大学(9178)
- 中心(9095)
- 所(8918)
- 江(8316)
- 农(7931)
- 研究所(7917)
- 商学(7687)
- 商学院(7627)
- 北京(7245)
- 院(6782)
- 经济管理(6777)
- 业大(6632)
- 基金
- 项目(39193)
- 科学(31805)
- 基金(30638)
- 研究(28398)
- 家(26093)
- 国家(25877)
- 科学基金(23106)
- 社会(21058)
- 社会科(19993)
- 社会科学(19991)
- 基金项目(16014)
- 省(14171)
- 自然(14063)
- 自然科(13805)
- 自然科学(13804)
- 自然科学基金(13582)
- 资助(12804)
- 教育(12593)
- 划(11451)
- 编号(10645)
- 国家社会(9534)
- 部(9376)
- 人文(8486)
- 教育部(8471)
- 重点(8442)
- 发(8203)
- 创(7941)
- 大学(7706)
- 社科(7639)
- 制(7630)
共检索到8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贾宇彤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疾病健康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当居民获取到更多信息后会影响其就医决策。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互联网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入选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后,居民门诊医疗消费显著增加21%,住院医疗消费则无显著变化,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疾病健康信息,但信息的专业性需要更权威的医生作出解读,因此会推动居民前往更高等级医院的门诊,从而导致医疗消费增加。进一步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居民门诊消费的影响在低教育程度、农村和未患慢性病的居民中更显著。文章丰富了居民就医行为的相关研究,并强调了信息在其中的作用,这表明应该把互联网作为疾病健康信息传播的平台,重点关注处理和理解信息较弱的群体,以形成良好的就医秩序并节省医疗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贾宇彤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疾病健康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当居民获取到更多信息后会影响其就医决策。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互联网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入选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后,居民门诊医疗消费显著增加21%,住院医疗消费则无显著变化,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疾病健康信息,但信息的专业性需要更权威的医生作出解读,因此会推动居民前往更高等级医院的门诊,从而导致医疗消费增加。进一步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居民门诊消费的影响在低教育程度、农村和未患慢性病的居民中更显著。文章丰富了居民就医行为的相关研究,并强调了信息在其中的作用,这表明应该把互联网作为疾病健康信息传播的平台,重点关注处理和理解信息较弱的群体,以形成良好的就医秩序并节省医疗消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宝玉 程耀庆
当前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凸显,“寒门难出贵子”已成为常态。本文利用CHFS2019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增加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可能成为破解“寒门难出贵子”困局的重要路径;(2)对家庭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户、收入水平较低农户和低教育投资水平农户,互联网使用在农户子女教育投资中会起到更大促进作用,其在促进农户弱势阶层子女教育投资中能发挥更明显效应;(3)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影响农户社会资本以及风险态度尤其是客观风险态度作用于其子女教育投资,并且,公共教育满意度在农户互联网使用对其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互联网使用在解决农户贫困代际传递、破解“寒门难出贵子”困局方面提供了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邱磊菊 冯宜强 史宇鹏 孙宝文
低生育率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相匹配的城市统计数据和百度搜索指数,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拓展了人口学的相关研究。控制了影响生育意愿的其他因素和内生性问题后,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居民比不使用者的生育意愿降低了约10.5%,居住在经济发达城市、低学历、低收入的互联网使用者降幅更加明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负面信息机制、效用替代机制和婚姻满意度机制是互联网使用降低居民生育意愿的重要途径。此外,互联网使用也弱化了居民的实际生育行为,并削弱了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这些研究发现为理解中国低生育率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
关键词:
生育意愿 低生育率 互联网 两孩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楚
城市消耗了中国70%的能源总量,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实现"高城镇化、低能源消耗"。未来的城镇化是否会推高居民能源需求?以往观点往往得出肯定的结论。本文基于典型事实和逻辑推理对此提出质疑,分别对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视角的两类文献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构建了一个融合两种研究视角的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在系统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三个可创新的方向:首先是融合不同学科与视角,将微观居民的用能行为置于城镇化这一动态变迁中进行研究;其次是突破数据和研究方法局限,运用微观数据和实验性方法来科学识别相关性和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能源需求 影响机制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楚
城市消耗了中国70%的能源总量,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实现"高城镇化、低能源消耗"。未来的城镇化是否会推高居民能源需求?以往观点往往得出肯定的结论。本文基于典型事实和逻辑推理对此提出质疑,分别对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视角的两类文献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构建了一个融合两种研究视角的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在系统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三个可创新的方向:首先是融合不同学科与视角,将微观居民的用能行为置于城镇化这一动态变迁中进行研究;其次是突破数据和研究方法局限,运用微观数据和实验性方法来科学识别相关性和因果性,并进行政策影响评估;最后是结合国际化视野和规范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城镇化中的能源、环境等本土问题,并凝练形成城镇低碳化发展的"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能源需求 影响机制 文献综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月娇 刘香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相关产品或广告信息已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然而人工智能算法推荐会增加消费者的品牌好感吗?本研究基于心理抗拒理论,从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视角切入,利用情景实验以及Bootstrap等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负面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是否会改善其品牌态度。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特征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特征会导致消费者的心理抗拒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品牌依恋在侵入性特征与心理抗拒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题晓晨 顾明铭
互联网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各种依赖互联网而运行的o2o行业应运而生,比如滴滴出行,淘宝网等。然而互联网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此,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互联网+医疗成为近几年的热词。
关键词:
互联网 移动医疗 哈尔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谭雪燕 巫德富
平台式跨界是整合与重构,原生式跨界是自定义与个性化,延伸式跨界是合作与创新,便利式跨界是再定位与新开拓。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实质是将先进设备与移动互联网医疗产业相融合,推动了移动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将互联网与传统医疗融合形成互联网医疗跨界模式,按照"现有企业跨越了原有产业的边界"和"原有企业是线上还是线下运营"两个标准划分成平台式跨界模式、原生式跨界模式、延伸式跨界模式和便利式跨界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医疗行业转型 跨界 商业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谭雪燕 巫德富
平台式跨界是整合与重构,原生式跨界是自定义与个性化,延伸式跨界是合作与创新,便利式跨界是再定位与新开拓。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实质是将先进设备与移动互联网医疗产业相融合,推动了移动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将互联网与传统医疗融合形成互联网医疗跨界模式,按照"现有企业跨越了原有产业的边界"和"原有企业是线上还是线下运营"两个标准划分成平台式跨界模式、原生式跨界模式、延伸式跨界模式和便利式跨界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医疗行业转型 跨界 商业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涌 齐佳思
为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选取我国2011~2019年互联网金融及经济相关数据,从发展效率、可持续性、稳定性三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只有部分是通过影响居民消费产生的,即居民消费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31.1%。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熵值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洁华 钟若愚
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了各城市的消费搜索指数,根据指标趋势将城市划分为较发达城市和下沉市场。在此基础上,基于2014—2019年的市级消费面板数据和北大普惠金融指数,结合面板回归和AIDS模型探索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总体上能推动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广东省整体上属于第Ⅱ阶段消费升级(个性化消费升级)。不同类别城市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互联网发展有助于较发达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呈现第Ⅲ阶段升级特征(理性化消费);下沉市场大体上显现从第Ⅰ阶段向第Ⅱ阶段过渡的消费升级特征,互联网对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结构改善方面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华 蒋远胜
本文检验了在成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是否会带来医疗服务诱导需求的增加。诱导需求的变化情况用经过标准化的医疗费用变化情况来衡量。实证分析基于2009年和2013年课题组对成都城乡参保居民健康及医疗服务利用调查所采集的1428和1773个样本数据,对成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前后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下,医疗供方诱导需求直接表现为不同档次间,不同年份间,居民医疗费用显著正向增加。(2)女性居民就诊费用受参保档次的影响程度明显。(3)就诊费用的发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服务的供给方。(4)城乡居民人均医疗费用上涨比例差别明显,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的居民...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补偿水平 诱导需求 验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三希 张仲元 焦倩
如何解决消费者信息过度收集与隐私信息保护等问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大议题。本文从企业信息收集政策与隐私保护投资决策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差异化双寡头模型,探讨市场竞争机制对企业信息收集强度和隐私保护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信息可观测的情况下,竞争会降低企业的信息收集强度,提高隐私保护投资水平。相较于寡头竞争,垄断下的企业会收集更多的消费者信息并降低对隐私保护的投资。进一步地,本文在实际信息不可观测的情形下引入政府监管,发现加强监管会强化竞争机制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效果,揭示了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监管之间的互补关系。因此,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将信息收集与隐私保护作为市场竞争手段,是解决数据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竞争 消费者信息收集 隐私保护 政府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楷唐 谢童 刘严璇
审计服务作为一项产品,从成本效益的原则出发,不仅要关注审计质量,还要关注审计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即审计效率。本文运用我国独到的审计工时数据,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从有限责任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为背景,对事务所转制所带来的审计师风险责任增加对审计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审计师风险责任的增加并未显著提高审计质量,但导致审计工时投入显著增加,即审计师风险责任的增加实际上降低了审计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审计师风险责任的增加,审计收费也显著提高,这表明审计师通过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对风险责任增加导致的预期损失进行了补偿。该结论从审计效率的视角拓展了已有关于审计师风险责任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