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2)
- 2023(16259)
- 2022(12972)
- 2021(11793)
- 2020(9756)
- 2019(21761)
- 2018(21671)
- 2017(42431)
- 2016(22856)
- 2015(25293)
- 2014(24617)
- 2013(23734)
- 2012(21060)
- 2011(18672)
- 2010(18966)
- 2009(17780)
- 2008(17854)
- 2007(16278)
- 2006(14213)
- 2005(13345)
- 学科
- 济(99121)
- 经济(99010)
- 业(93033)
- 企(85537)
- 企业(85537)
- 管理(80385)
- 方法(43765)
- 业经(35577)
- 数学(34624)
- 数学方法(34021)
- 财(29602)
- 农(28972)
- 中国(26153)
- 技术(22243)
- 务(22090)
- 财务(22035)
- 财务管理(22014)
- 制(21985)
- 企业财务(20890)
- 农业(20812)
- 理论(19644)
- 银(18929)
- 银行(18900)
- 行(17868)
- 策(17041)
- 划(16624)
- 贸(16448)
- 贸易(16430)
- 和(15998)
- 易(15847)
- 机构
- 学院(320549)
- 大学(314494)
- 济(133170)
- 经济(130670)
- 管理(130046)
- 理学(111812)
- 理学院(110740)
- 管理学(108796)
- 管理学院(108216)
- 研究(98510)
- 中国(80515)
- 京(65357)
- 财(63531)
- 科学(59100)
- 农(52074)
- 财经(50429)
- 江(49384)
- 所(48341)
- 经(45925)
- 中心(45750)
- 业大(45263)
- 研究所(43614)
- 经济学(40863)
- 农业(40764)
- 北京(40599)
- 州(39461)
- 范(37588)
- 财经大学(37364)
- 师范(37180)
- 经济学院(36941)
- 基金
- 项目(211806)
- 科学(170102)
- 基金(155915)
- 研究(155037)
- 家(135001)
- 国家(133852)
- 科学基金(118084)
- 社会(101417)
- 社会科(96460)
- 社会科学(96439)
- 省(84598)
- 基金项目(81491)
- 自然(76018)
- 自然科(74502)
- 自然科学(74487)
- 自然科学基金(73248)
- 教育(71368)
- 划(69233)
- 资助(63042)
- 编号(61710)
- 创(49690)
- 成果(48520)
- 重点(47190)
- 部(46071)
- 创新(45547)
- 发(45063)
- 业(43752)
- 国家社会(42721)
- 课题(42278)
- 教育部(40178)
- 期刊
- 济(147741)
- 经济(147741)
- 研究(92097)
- 中国(63651)
- 管理(55885)
- 财(52882)
- 农(48658)
- 学报(45615)
- 科学(44519)
- 大学(35797)
- 融(34864)
- 金融(34864)
- 学学(33880)
- 教育(33109)
- 农业(32823)
- 技术(31658)
- 业经(26856)
- 财经(25676)
- 经济研究(24393)
- 经(22216)
- 业(20709)
- 问题(18841)
- 技术经济(18811)
- 商业(16544)
- 统计(16238)
- 策(16172)
- 现代(15981)
- 科技(15697)
- 财会(15232)
- 版(14490)
共检索到478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易加斌 张梓仪 杨小平 王宇婷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培育数字化能力并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等为核心理论基础,将组织惯性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有机结合,从动态演化的视角,对互联网企业组织惯性、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交互影响展开研究,并考察数字化能力的中介效应及企业类型的调节效应。以380家互联网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惯性的两个子维度结构惯性和认知惯性与数字化能力的三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和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以及商业模式创新都呈倒U型关系;数字化能力能够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能力对组织惯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具有中介效应,呈现出组织惯性→数字化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机制;企业类型对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但对组织惯性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惯性与数字化能力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苗 张冰超
基于赋能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利用192份企业有效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动荡性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组织韧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在动荡环境下,企业将数字化视为提升组织动态能力的跳板,赋能组织架构,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塑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妹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零售业商业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创新成为零售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同时,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态能力,也决定了零售企业能否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多变的市场环境。可见,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无疑对零售企业效益存在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调研281家开展线上业务的零售企业,探究在"互联网+"视角下动态能力、商业模式创新与零售企业效益的相关性,以期为零售企业提升效益提供指导依据。研究表明:动态能力显著正向作用于零售企业效益;动态能力显著正向作用于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显著正向作用于零售企业效益,且其在动态能力和零售企业效益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张君秋 叶宝升 陈一华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与知识基础观,引入知识管理与企业家导向变量,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情境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管理在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相比于低水平企业家导向,高水平企业家导向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弱化知识管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平 张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由于商业模式创新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因此创新升级后的不确定性较高,物流企业进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着诸多风险。为了助力物流企业实现创新性发展,本文对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机理进行了实证探究。研究表明:用户需求升级与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之间呈正向关系;信息技术水平对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社交红利对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与物流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君安 高红贵 颜永才 易艳春
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能源系统和现代通信技术,可实现从化石能源驱动转向清洁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经济转型。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现有能源系统主导部门,中国电力企业传统商业模式难以为继。基于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提出电力企业通过客户理念创新,同时进行适当的组织结构调整,更关注外部合作,可获得能源互联网市场服务的战略入口。通过主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电力企业将获得可持续竞争力并为后续一系列创新搭建平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露 宋远方
商业模式理论与互联网相伴而生。商业模式创新既是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核心。然而,聚焦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仍然有限,系统分析其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文章立足"互联网+"背景,系统分析影响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得出互联网企业外在受技术、需求、竞争,内在受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能力等因素的驱动,为互联网企业有效创新其商业模式以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驱动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占莉萍 杨茂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理论界与实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主题,但是,关于大数据与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未形成清晰的定论,并且不同的大数据商业价值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哪些要素是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等也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大数据的理论回顾与评析,从大数据视角构建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大数据驱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大数据驱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而价值主张、市场细分、核心业务、资源配置与财务费用可以显著地驱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所构建理论模型的价值及管理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骁 刘润喆 吴小龙 孙瑞晨
与已有赋能研究所刻画的耦合逻辑不同,本文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设计,基于复制逻辑剖析了“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3家被赋能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构建的解耦逻辑,据此提炼出新的赋能模式——“元赋能”。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元赋能模式包括被赋能企业数字基础夯实、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知识深度交互、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解耦3个阶段;(2)数字基座构筑、知识交互学习、认知蜕变跃升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重要行动;(3)数字技术的积累可供性、适应可供性、变异可供性特征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关键机制;(4)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创新自主化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显性结果。本文剖析了元赋能模式的概念内涵,提炼了元赋能模式的关键实现机制,构建了元赋能模式的理论模型,从而拓展了现有赋能理论的边界,推进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前沿研究。元赋能模式是工业互联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为深化理解工业互联网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洞见。由此,本文分别从国家、平台和被赋能企业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启示,以期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北伟 孙婉君
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探讨动态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商业模式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数字化价值提供、数字化价值获取、数字化价值收益均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数字化商业模式通过动态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通过技术感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信息重构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基于此,企业应将数字化认知提高到组织战略层面的动态能力上,及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有侧重地发展动态能力调整企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关键词:
数字化商业模式 动态能力 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俊
"互联网+"战略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引领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引擎。每个行业及企业都应增强对"互联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创新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余来
关键词:
企业商业模式 BCD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涛 申益平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应用,互联网企业经营策略逐渐成为商业模式研究中新的研究方向,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议题。结合已有研究,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文献的理论分析与述评,基于分化的视角指出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内在逻辑机制。研究表明:分化驱使互联网企业通过预测消费者行为模式而得以服务创新,通过获得超额的消费者价值实现竞争力创新,且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消费价值得以创新。同时,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主要有:创新互联网企业价值诉求、再造互联网企业业务流程、升级互联网企业收益模式和重构互联网企业战略协同效应。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商业模式 分化 创新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涛 申益平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应用,互联网企业经营策略逐渐成为商业模式研究中新的研究方向,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议题。结合已有研究,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文献的理论分析与述评,基于分化的视角指出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内在逻辑机制。研究表明:分化驱使互联网企业通过预测消费者行为模式而得以服务创新,通过获得超额的消费者价值实现竞争力创新,且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消费价值得以创新。同时,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主要有:创新互联网企业价值诉求、再造互联网企业业务流程、升级互联网企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商业模式 分化 创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道志 王平华 宋远方
互联网经济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则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话题。文章首先从价值视角出发,对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后结合互联网企业特点,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三方面,系统总结了互联网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路径。文章在最后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
价值视角 互联网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克英 蒋淼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所以在价值创造方式日趋多元化的当下,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这使得零售企业满足外部需求并获得利润的方式日益多元化。同时,随着市场环境动态性的提升,零售企业传统经营方式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多,如何突破原有逻辑不断优化商业模式成为诸多零售企业的关注重点。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零售企业能否识别并利用潜在机会,而动态能力体现零售企业了解市场环境、识别并抓住潜在机会的能力,因而势必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市场环境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动态能力对于零售企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基于此,本文基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动态能力对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旨在引导零售企业重视提升动态能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显著促进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动态能力影响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环境动态性起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