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92)
- 2023(19136)
- 2022(16393)
- 2021(15307)
- 2020(13046)
- 2019(30054)
- 2018(29672)
- 2017(57656)
- 2016(31078)
- 2015(34560)
- 2014(34067)
- 2013(33646)
- 2012(30509)
- 2011(27040)
- 2010(27045)
- 2009(25280)
- 2008(25200)
- 2007(22412)
- 2006(19815)
- 2005(17757)
- 学科
- 济(123879)
- 经济(123703)
- 业(114032)
- 管理(108357)
- 企(102712)
- 企业(102712)
- 方法(57579)
- 数学(47076)
- 数学方法(46482)
- 财(42988)
- 业经(36628)
- 农(36009)
- 中国(30926)
- 务(30710)
- 财务(30630)
- 财务管理(30580)
- 制(30263)
- 企业财务(29153)
- 农业(24778)
- 技术(24096)
- 理论(23052)
- 学(22133)
- 体(21888)
- 地方(21712)
- 和(21492)
- 银(21344)
- 银行(21301)
- 贸(21277)
- 贸易(21263)
- 划(20750)
- 机构
- 学院(435018)
- 大学(433895)
- 管理(178999)
- 济(176084)
- 经济(172436)
- 理学(154206)
- 理学院(152647)
- 管理学(150268)
- 管理学院(149437)
- 研究(134997)
- 中国(106863)
- 京(91364)
- 财(87881)
- 科学(80400)
- 财经(69272)
- 农(66073)
- 所(65777)
- 江(64747)
- 经(63053)
- 中心(62682)
- 业大(61530)
- 研究所(58977)
- 北京(57259)
- 范(52921)
- 经济学(52809)
- 师范(52421)
- 州(51812)
- 财经大学(51602)
- 农业(51486)
- 院(49349)
- 基金
- 项目(290099)
- 科学(230658)
- 研究(215025)
- 基金(212688)
- 家(183031)
- 国家(181467)
- 科学基金(159040)
- 社会(137050)
- 社会科(130007)
- 社会科学(129977)
- 省(112990)
- 基金项目(112739)
- 自然(103246)
- 自然科(100937)
- 自然科学(100916)
- 自然科学基金(99158)
- 教育(98902)
- 划(93862)
- 编号(87382)
- 资助(87237)
- 成果(70200)
- 部(64663)
- 重点(63751)
- 创(63482)
- 发(60349)
- 课题(59106)
- 创新(58657)
- 制(56525)
- 教育部(56358)
- 国家社会(56229)
- 期刊
- 济(194876)
- 经济(194876)
- 研究(128492)
- 中国(82937)
- 财(73388)
- 管理(71643)
- 学报(61970)
- 农(60369)
- 科学(58825)
- 大学(49091)
- 学学(46374)
- 教育(45012)
- 融(41951)
- 金融(41951)
- 农业(41447)
- 技术(39884)
- 财经(34704)
- 业经(33235)
- 经济研究(30056)
- 经(29667)
- 问题(25035)
- 业(24155)
- 技术经济(22605)
- 财会(21958)
- 现代(20744)
- 理论(20680)
- 科技(20586)
- 版(19722)
- 商业(19662)
- 会计(19484)
共检索到643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琳 刘衍 刘婧
一、引言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数量已经达到102家,这些公司的总体市值接近9万亿人民币,创始人及其团队作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资源,以其独特能力为股东创造了巨额财富。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企业不仅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培养与造就了一大批创新型创业者。由于互联网行业兴起较晚,以往针对互联网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Zott & Ami,2007;罗珉、李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琳 林志军 刘衍
本文选取2010-2016年沪深两市46家互联网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来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互联网公司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还考虑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差异,在研究中逐一配对选取了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制造业存在显著差异;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显著相关,且呈倒U型;与交易性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显著的影响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波 王骜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掌握了公司主要控制权。在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担任CEO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相对传统行业更小。通过对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创始人担任CEO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此外,创始人CEO掌握控制权对互联网企业的长期业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其控制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德 刘卓
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保护对于维护企业管理层的稳定、发挥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里巴巴的双重股权结构如何保护公司创始人的控制权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厘清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的组织架构及作用机制,剖析"合伙人制度"与双重股权结构的异同,研究发现:"合伙人制度"使创始人拥有选拔合伙人和提名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的权限,以此更好地保护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合伙人制度"在各维度都能比AB股制度更好地保护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研究结论为互联网企业保护创始人控制权和监管部门制定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政策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霞
为分析家族企业继任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将继任者分为按照来源不同将继任者划分为内部继任者和外部继任者,按照与集权者大股东关系血缘关系有无和远近,划分为近亲继任者、远亲继任者和无血缘关系继任者,分别验证不同的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继任者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受到控制变量权力变化的影响,在继任是发生在分权或者无变化的情况下,两者高度正相关;发生在集权情况下,两者正相关,但是不显著。同时,统计结果还表明渐进式的退出对于内部继任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促进作用。与集权者和大股东关系为远亲的继任者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即远亲继任者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近亲继任者和无...
关键词:
创始人 继任者选择 家族企业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忠雪 高心仪 张玲
基于创始控制人对非金融企业普遍存在的金融投资研究的欠缺,以2007—2019年295家上市民营高科技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创始控制人与企业金融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创始人控制来说,创始人控制明显抑制了企业金融投资行为,而随着商业信用的提高,创始人控制却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两权分离度低和宏观经济稳定时,创始控制人对金融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创始控制人通过提高实业投资水平和降低代理问题抑制了金融投资水平。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创始控制人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拓展了现有金融化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
创始人 最终控制人 金融投资 商业信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永平 苏益民
文章以2016年及以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创始人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且考虑风险投资和技术独立董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始人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承担对创始人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创始人持股比例越大,越不愿意承担风险,进而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风险投资参与会加剧创始人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利影响,而技术独立董事的存在则会弱化这种不利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然然 柳世平
企业绩效是企业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创始人与实际控制人通常为同一个人,这一特殊性导致了创始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深远。基于此,文章从企业创始人的学术水平、行业关系、政府关系三个方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创始人的社会关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始人学历水平、行业关系、政治关系与企业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三者均对企业的盈利以及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小刚 燕琼琼 梅琳 李婧
创始人离任过程中如何交接其经营决策权与控制权是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①创始人离任过程中倾向于采取维持原有权力结构的交接模式,其次是分权交接模式,而集权交接模式鲜为使用;继任者主要来自企业外部,且很少为家族内部成员。②创始人离任中的分权交接模式显著地不利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尤其是如果在分权时将权力转移给企业外部经理人更加恶化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如果将权力移交给创始人的家族成员则有助于改进企业的竞争绩效。③创始人离任时采取维持原有权力结构的交接模式有助于改进企业的经营业绩,尤其是在引入企业外部经理人的情况下,这种权力交接模式更为有效,但如果通过引入创始人的家族成员以完成这种权力交...
关键词:
创始人 权力交接 继任者来源 企业成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春艳 林润辉 袁庆宏 李娅 李飞
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或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在现实与理论中广受关注。本文从身具多重角色的企业创始人视角出发,通过对阿里巴巴马云及其团队、Facebook扎克伯格、雷士照明吴长江三个案例中创始人的企业控制权演进的梳理与分析,解构企业发展过程中基于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的创始人的控制权演进。企业的财务性资源、关键的知识性资源和关系性资源是创始人寻求权力的资源基础,而制度安排则是权力获取的另一种方式,而且创始人权力的基础随企业发展而动态变化,财务性资源的稀释、关系性资源的不稳定性及知识性资源关键程度的变化均影响创始人的控制权。基于创始人个人拥有或可用的资源,可总结出创始人控制权获取和维持相应的股权、权力让渡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健 李晏墅
制造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在温州债务危机爆发后,为制造业"输血"的呼声不绝于耳,政府及银行也相继展开救助。然而资源增加后难以避免的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有何影响?当前国内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因此,本文以制造业为对象,结合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以管理者两职兼任为情境变量,研究了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通过2001~2010年10年的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在一般情况下,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有负面影响,支持了代理理论的观点;但是对于管理者两职兼任的企业而言,企业代理效应受到更多约束、组织理论所支持的组织冗余正面效应更加凸显,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两者之间...
关键词:
组织冗余 两职兼任 企业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瑾琏 郭利敏 王象路 钟竞 程国萍
科创企业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创始人如何塑造与转换角色是企业创新突破的关键,但现有研究缺乏对科创企业创始人角色塑造与转换的条件、过程及结果的理论探讨。本研究采用单案例分析方法,探究科创企业创始人的角色塑造与转换及其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外部情境和创始人特质双重因素是创始人角色塑造与转换的先决条件;(2)角色塑造与转换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制是创始人依次触发角色动机、建构角色定位,进而执行角色行为、形成角色效应的过程;(3)随着外部环境的阶段性变化和创始人特质的阶段性凸显,创始人的角色动机依次实现从核心技术自主动机、应用技术转化动机到生态技术深化动机的转变,角色定位呈现“技术领头羊—战略驾驭者—创新文化引领者”的演变,角色行为也从资源自建转变为资源杠杆、再转变为资源共创,推动企业依次形成核心技术突破效应、应用技术占有效应、生态技术赋能效应。研究结论为科创企业创始人角色管理和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 李文贵 邵毅平
企业家精神既可能被配置于创新活动,也可能被错配于寻租活动。宏观研究多以地区创业水平衡量企业家精神,本研究基于创始人管理微观视角检验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始人在上市公司出任关键高管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表明企业家精神在整体上被有效地配置于生产性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创始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风险承担倾向、长期决策视野和资源获取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此外,创始人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成立时间较长和外部市场环境欠佳等创新激励不足公司中的表现更为突出。相关结论补充和拓展了公司治理、创新管理和企业家精神配置等领域的文献,对现阶段国家实施的创新创业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忠雪 段丽娜 王科棋
在国内企业存在一定"脱实向虚"倾向的背景下,研究民营企业创始人管理对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显得紧迫而重要。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创始人参与管理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商业信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始人参与管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而商业信用增加强化了创始人管理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市场竞争程度低、企业两权分离度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条件下,商业信用才会强化创始人管理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创始人通过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和缓解代理问题降低了企业的金融化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辉发 施博辉
随着监管层频频对"四新经济"领域独角兽IPO释放利好,国内独角兽企业正风生水起并成为新经济时代下的独特话题。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从创始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各个度量指标以及创始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交互作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资本情况。结果表明,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资本越高,越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本文不仅丰富了国内独角兽企业研究领域的文献和经验证据,也为初创企业创始人和风险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独角兽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