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3)
- 2023(14864)
- 2022(12612)
- 2021(11204)
- 2020(9536)
- 2019(21705)
- 2018(21212)
- 2017(41222)
- 2016(22470)
- 2015(24905)
- 2014(24695)
- 2013(24501)
- 2012(23379)
- 2011(21408)
- 2010(21510)
- 2009(19937)
- 2008(19821)
- 2007(17963)
- 2006(15776)
- 2005(14258)
- 学科
- 济(104922)
- 经济(104824)
- 业(61962)
- 管理(60861)
- 企(48002)
- 企业(48002)
- 方法(44507)
- 数学(39383)
- 数学方法(39107)
- 农(28969)
- 中国(28679)
- 地方(26544)
- 业经(23881)
- 财(23495)
- 贸(20813)
- 贸易(20803)
- 易(20131)
- 学(20116)
- 农业(19825)
- 制(17484)
- 银(16308)
- 银行(16241)
- 融(16238)
- 金融(16236)
- 技术(15843)
- 行(15584)
- 环境(15452)
- 产业(15412)
- 地方经济(15050)
- 务(14400)
- 机构
- 学院(329392)
- 大学(328030)
- 济(139649)
- 经济(136981)
- 管理(123411)
- 研究(116565)
- 理学(106486)
- 理学院(105214)
- 管理学(103569)
- 管理学院(102956)
- 中国(86524)
- 科学(73082)
- 京(69401)
- 农(65764)
- 财(61818)
- 所(60901)
- 研究所(55489)
- 业大(53658)
- 中心(53154)
- 农业(52214)
- 江(50345)
- 财经(49477)
- 经(44942)
- 北京(43613)
- 经济学(43401)
- 范(42852)
- 师范(42274)
- 院(41268)
- 州(40012)
- 经济学院(39531)
- 基金
- 项目(220712)
- 科学(172846)
- 基金(159419)
- 研究(155751)
- 家(141349)
- 国家(140140)
- 科学基金(118603)
- 社会(100158)
- 社会科(95188)
- 社会科学(95159)
- 省(88102)
- 基金项目(84828)
- 自然(77105)
- 自然科(75357)
- 自然科学(75333)
- 划(74177)
- 自然科学基金(74039)
- 教育(71042)
- 资助(64871)
- 编号(61457)
- 发(52941)
- 重点(50527)
- 成果(48935)
- 部(48349)
- 创(46514)
- 创新(43549)
- 课题(43293)
- 科研(42670)
- 计划(41940)
- 国家社会(41744)
- 期刊
- 济(153940)
- 经济(153940)
- 研究(94051)
- 中国(65137)
- 农(60008)
- 学报(58081)
- 科学(51294)
- 财(46683)
- 管理(43722)
- 大学(42609)
- 农业(40610)
- 学学(40510)
- 教育(32023)
- 融(31872)
- 金融(31872)
- 技术(27266)
- 业经(27110)
- 经济研究(25493)
- 财经(24909)
- 业(21945)
- 经(21490)
- 问题(21054)
- 技术经济(17273)
- 贸(16905)
- 商业(16826)
- 版(16308)
- 科技(15972)
- 统计(15228)
- 世界(14599)
- 业大(14470)
共检索到488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菊香 赖世茜 廖小伟
21世纪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基于2003-2011年的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构建扩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涵盖整个互联网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新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诸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度、互联网产业人力资源规模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即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展得较好,而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欠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遥 顾晓安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网民特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具体指标中,网购总额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包括网购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政策环境 熵值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思齐 于都 孙伟增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地区间差异显著。首先分析和归纳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验证了各因素对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区域性因素,如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社会人口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影响地区间互联网使用情况差异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端,其中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影响东部与中西部城市间互联网使用差异关键因素;人口规模对于中部与西部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影响因素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周曙东 钟钰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关键词:
互联网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印成 高杰
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全体国民网络消费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成为本届政府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文中通过收集国内互联网络发展和网络消费的实际数据,利用专业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就国内互联网发展对网络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论,提出促进我国互联网信息消费、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消费 互联网发展 实证分析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巍 朱艳春 王天梅
文章从企业规模、企业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融资能力等8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修正后得到6个综合因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针对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
企业成长 互联网企业 因子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勾东宁 董丝雨
文章主要研究产品众筹项目募集额的影响因素,旨在探索适应我国市场环境的众筹模式,提高众筹项目成功率,助力大众创新发展,同时帮助互联网众筹平台改善运营现状,完成众筹市场洗牌阶段的过渡。首先简介产品众筹的定义、特征、发展意义;其次基于期望理论、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理论、羊群效应理论分别作出假设;再现以京东众筹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验证相关假设;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娟 汪明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的普及率还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空间上,中国东、中、西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差异显著,省际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域集中性,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通过分别对2001年和2008年31个省市(区)的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选取的11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区域互联网普及率的3个主因子:区域现代化综合水平因子、区位因子和信息基础设施因子,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发现各个主因子的影响系数发生了较大变化。最后,动态地分析了各个主因子是如何影响互联网发展与变化的,并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鸿沟 时空差异 因子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远翔
2011年以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渠道成为各险企争夺的焦点,互联网保险也得以迅速发展。那么,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能否提升保险企业经营效率?本文基于2014年互联网业务排名,选取7家财产保险公司和7家人寿保险公司作为样本,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对保险企业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都有积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方向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探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了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分享意愿,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商品销售和营销渠道在制造业当中发挥作用,并带来制造业绩效表现的提升。研究创新: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为"互联网+制造业"战略的效果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经验证据。研究价值:提供了"互联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证据,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问题带来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创新 供应链协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陈雅琳
从网络销售在我国产生之日起,电商企业的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问题就一直是互联网和税收的研究主题。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大国,互联网发展对税收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应?为回答此问题,本文构建了以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税收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此种影响的来源,本文又分别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第二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税收收入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陈雅琳
从网络销售在我国产生之日起,电商企业的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问题就一直是互联网和税收的研究主题。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大国,互联网发展对税收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应?为回答此问题,本文构建了以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税收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此种影响的来源,本文又分别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第二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税收收入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伟群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市场及政府和广电三大因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在吸收、转化和创新;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准入门槛,促进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做好政府角色定位,营造公平竞争的业态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影响因素 生产要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志成 谢佩洪 陈继祥
本文通过综述创意产业的经典定义,分析了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基础、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必要条件、重塑传统产业以实现商业化的三大特点。指出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存在两类主要影响因素:创意经营环境和创意资本基础,进一步实证分析了二者对消费性创意产业和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影响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创意经营环境 创意资本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韵竹 张磊
针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本文以西安、北京、深圳三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影响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比较了各个因素对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相关结论可为某些地区和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因素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