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23)
2023(17577)
2022(15072)
2021(13872)
2020(11809)
2019(27268)
2018(26899)
2017(52433)
2016(28024)
2015(30998)
2014(30216)
2013(29652)
2012(27070)
2011(23819)
2010(23620)
2009(21797)
2008(21432)
2007(18820)
2006(16353)
2005(14138)
作者
(76466)
(63891)
(63365)
(60253)
(40699)
(30345)
(28767)
(24905)
(24215)
(22715)
(21800)
(21394)
(20047)
(20017)
(19682)
(19267)
(19040)
(18811)
(18359)
(18156)
(15560)
(15458)
(15378)
(14686)
(14180)
(14118)
(14030)
(13986)
(12672)
(12620)
学科
(117231)
经济(117109)
(101220)
管理(92800)
(89636)
企业(89636)
方法(56693)
数学(46869)
数学方法(46318)
(34560)
业经(34186)
(33957)
中国(28513)
(24562)
财务(24493)
财务管理(24457)
农业(24245)
技术(23251)
企业财务(23215)
地方(22666)
(20913)
理论(20801)
(20186)
贸易(20175)
(19821)
(19723)
(19538)
(18224)
环境(16981)
(16850)
机构
学院(387548)
大学(385042)
管理(163034)
(157935)
经济(154854)
理学(141708)
理学院(140299)
管理学(138013)
管理学院(137298)
研究(118243)
中国(91982)
(82355)
(72322)
科学(71926)
(59779)
财经(58733)
业大(56666)
(56310)
(56297)
中心(55906)
(53644)
北京(51504)
研究所(51092)
(47475)
经济学(47240)
师范(47070)
农业(46640)
(45578)
财经大学(43762)
(43666)
基金
项目(267771)
科学(213211)
研究(197649)
基金(196296)
(168819)
国家(167363)
科学基金(147501)
社会(126514)
社会科(120110)
社会科学(120081)
基金项目(104492)
(104389)
自然(95956)
自然科(93842)
自然科学(93821)
自然科学基金(92172)
教育(90145)
(86838)
编号(80439)
资助(80370)
成果(62794)
(59042)
(58849)
重点(58561)
(56436)
创新(54472)
课题(53742)
国家社会(52095)
教育部(51211)
科研(50946)
期刊
(169491)
经济(169491)
研究(110284)
中国(69556)
管理(63197)
(57483)
学报(54728)
(53987)
科学(52720)
大学(43201)
学学(40677)
教育(38477)
农业(37694)
技术(36493)
(32599)
金融(32599)
业经(30458)
财经(28578)
经济研究(26514)
(24462)
问题(22314)
(21642)
技术经济(21115)
科技(19232)
图书(18920)
现代(18670)
理论(18508)
商业(18461)
统计(18351)
(17620)
共检索到557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飚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经济净增长点,也让中国有机会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领跑者"。根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的绝对数量全球第一,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6.7%。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高出国际平均水平3.1%。中国互联网的相对数量保持高位增长。2005—2015年,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年均增长4.18个百分点。本文从人力资本的研究视角,集中研究互联网对创业的影响。本文使用2014年北京创业青年群体1%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两个不同的互联网指标来分析互联网对青年创业者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时间对于创业者收入没有显著影响,而数字人力资本会对创业者收入产生正向影响,拥有数字人力资本使得创业月收入提高了32.95%。(2)根据技能水平分组研究发现,无论是低技能创业者还是中高技能创业者,互联网使用时间对于创业者收入的影响依然不显著。数字人力资本对于中高技能创业者的影响则是显著的,即拥有数字人力资本的中高技能创业者的月收入提高了13.28%。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陈虹  王占国  
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影响女性创业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创业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能提高女性创业概率,促进女性开展机会型创业;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和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偏好两种机制间接影响女性创业。具体而言,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社会资本和改善正规金融机构偏好间接提高女性创业概率,仅通过改善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偏好间接促进女性开展机会型创业。建议为促进女性创业,要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女性的网络技术培训;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社交网络,发展女性的社会资本;构建金融信息交流平台,改善女性的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偏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栋虹  袁维汉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女性创业者数据,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女性创业概率之间的关系。probit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女性的创业概率;平均而言,上网女性的创业概率比不上网女性高3%;高频次使用互联网的女性创业概率高于低频次使用互联网的女性。互联网通过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丰富女性的信息渠道等机制为女性提供了有效积累创业资源的线上途径,从而促进了女性的创业活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梁晗  刘刚  殷建瓴  
如何构建一个恰如其分的创业身份以应对“求同还是存异”的两难困境,从而吸引大众投资者的支持,是互联网众筹创业情境下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基于最优区分理论的多维协奏视角,区分了创业者身份相似性和创业项目独特性,并将大众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区分为投资意愿和投资规模决策阶段,构建了大众投资者评估最优区分创业身份的两阶段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在同一阶段内,创业者身份和创业项目身份两个维度表现为一致性的交互协奏模式,而跨阶段时则表现为互补性的交互协奏模式。最优区分创业身份的构建是通过跨越不同阶段、不同结构维度达成的,具体表现为:在投资意愿决策阶段,传达较高程度的创业身份相似性;在投资规模决策阶段,传达中等程度的创业项目独特性。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最优区分理论多维协奏模式的研究,也为互联网创业提供了创业身份构建的最优区分模式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刚  王泽宇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创业者的融资模式,也对与创业团队文化多样性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生成的截面数据库,就创业团队文化多样性对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创业团队文化多样性对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创业团队的教育与创业经验水平对上述影响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教育与创业经验的提升能够降低团队文化多样性的创业融资绩效影响。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提升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创业团队应保持适度的文化多样性,并积极优化创业团队的教育与创业经验水平,以确保文化多样性对创业融资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伍银多  
2015年对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创业者的调查发现,自主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创业就业乘数呈现正向的相关性,自主创业者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规模可能越大,拉动就业效应更明显;自主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就业乘数的作用,在不同行业上差别较为明显,尤以在农、林、牧、渔业中的作用最为积极,但在不同行业中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作用的异质性表现得非常明显;没有充分证据说明,在对从业人员智力需求较高的行业里,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对就业乘数起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农、林、牧、渔业和金融业都是比较明显的反例。扩大自主创业的就业乘数效应,提高创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氏玄绒  张文松  
通过研究中国互联网行业252位连续创业者创办的608家公司,对连续创业者先前创业经历与再次创业成功可能性间关系进行研究。从创业次数、退出状态、行业经验以及第一笔投资获取时间等维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假设并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创业次数及细分行业经验而不考虑先前创业业绩不能作为后续再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预估指标;创业次数越多与先前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时倾向于等待更长时间才获取第一笔投资,而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时第一笔投资获取时间更早;先前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极高,而先前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则容易再次失败;另外,无论创业者在相同还是不同细分行业进行再次创业,该关系都保持不变。最终,根据研究结果对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及创业者提出管理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广肃  樊纲  
本文从家户创业的角度着手,分析了家庭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是否会对其创业决策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没有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比,使用互联网会使家庭创业的概率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即使使用不同的被解释变量或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保持一致。为了克服互联网使用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我们利用家庭是否拥有电脑作为互联网使用的工具变量,IV Probit模型仍然提供了一致的结论。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影响家庭创业的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促进家庭创业的作用主要来源于信息渠道效应、融资效应、社会互动效应、风险偏好效应四种渠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甄德云  沈坤荣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税收优惠和创业绩效的潜在关系及影响机制,并使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的376家互联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是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税收优惠对企业的研发支出产生积极影响,享受的税收优惠越多,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越高;研发占比和研发人员的幸福感在税收优惠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瑞章  耿天成  
对于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而言,文化距离与社会网络是两项关键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清晰的解释。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探讨了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对融资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社会网络中心性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生成了包含1 802个创业项目信息及其创业者个人信息的截面数据库,通过分析发现: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影响融资绩效的过程起到了中介作用,创业者个人经验对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创业者应更加关注与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瑞章  耿天成  
对于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而言,文化距离与社会网络是两项关键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清晰的解释。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探讨了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对融资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社会网络中心性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生成了包含1 802个创业项目信息及其创业者个人信息的截面数据库,通过分析发现: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影响融资绩效的过程起到了中介作用,创业者个人经验对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创业者应更加关注与投资人间的文化距离,改善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通过丰富个人经验等手段来提升创业融资绩效等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瑞章;耿天成  
对于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而言,文化距离与社会网络是两项关键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清晰的解释。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探讨了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对融资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社会网络中心性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生成了包含1802个创业项目信息及其创业者个人信息的截面数据库,通过分析发现: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影响融资绩效的过程起到了中介作用,创业者个人经验对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创业者应更加关注与投资人间的文化距离,改善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通过丰富个人经验等手段来提升创业融资绩效等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瑞章;耿天成  
对于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而言,文化距离与社会网络是两项关键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清晰的解释。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探讨了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对融资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社会网络中心性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生成了包含1 802个创业项目信息及其创业者个人信息的截面数据库,通过分析发现: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影响融资绩效的过程起到了中介作用,创业者个人经验对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创业者应更加关注与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