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4)
- 2023(13384)
- 2022(11031)
- 2021(10071)
- 2020(8541)
- 2019(19866)
- 2018(19377)
- 2017(37603)
- 2016(20151)
- 2015(22391)
- 2014(21714)
- 2013(21874)
- 2012(20423)
- 2011(18288)
- 2010(18356)
- 2009(17505)
- 2008(17630)
- 2007(15618)
- 2006(13891)
- 2005(13054)
- 学科
- 济(101713)
- 经济(101596)
- 业(85865)
- 企(77695)
- 企业(77695)
- 管理(70973)
- 方法(47868)
- 数学(38911)
- 数学方法(38724)
- 财(31935)
- 业经(30486)
- 农(28614)
- 中国(26259)
- 贸(22410)
- 贸易(22399)
- 易(21915)
- 务(21858)
- 财务(21851)
- 财务管理(21822)
- 企业财务(20725)
- 农业(20676)
- 制(19013)
- 技术(17984)
- 策(16519)
- 和(15982)
- 划(15873)
- 理论(15734)
- 学(14835)
- 体(14622)
- 地方(14568)
- 机构
- 学院(295362)
- 大学(294414)
- 济(140920)
- 经济(138889)
- 管理(118018)
- 理学(101381)
- 理学院(100471)
- 研究(99889)
- 管理学(99373)
- 管理学院(98845)
- 中国(81765)
- 财(65980)
- 京(62046)
- 科学(55116)
- 财经(52436)
- 所(49860)
- 农(48401)
- 经(48016)
- 经济学(45816)
- 研究所(44707)
- 中心(44224)
- 江(43710)
- 经济学院(41566)
- 北京(39464)
- 业大(39459)
- 财经大学(39070)
- 农业(38224)
- 院(35675)
- 商学(34797)
- 商学院(34509)
- 基金
- 项目(188354)
- 科学(151599)
- 基金(142695)
- 研究(138036)
- 家(123608)
- 国家(122575)
- 科学基金(106828)
- 社会(94002)
- 社会科(89466)
- 社会科学(89447)
- 基金项目(73674)
- 省(69910)
- 自然(66680)
- 自然科(65230)
- 自然科学(65209)
- 自然科学基金(64222)
- 教育(61920)
- 资助(59606)
- 划(58671)
- 编号(52153)
- 部(44212)
- 重点(42200)
- 创(42062)
- 成果(41667)
- 业(41071)
- 国家社会(41045)
- 发(40788)
- 教育部(38689)
- 创新(38626)
- 人文(37361)
- 期刊
- 济(154292)
- 经济(154292)
- 研究(92841)
- 中国(55672)
- 财(54151)
- 管理(49152)
- 农(44055)
- 科学(41232)
- 学报(40844)
- 大学(32358)
- 学学(30776)
- 农业(30424)
- 融(30227)
- 金融(30227)
- 财经(27968)
- 经济研究(26878)
- 技术(25877)
- 经(24253)
- 业经(24057)
- 教育(22256)
- 问题(20456)
- 贸(20246)
- 业(19621)
- 技术经济(18135)
- 世界(18095)
- 国际(17268)
- 统计(14969)
- 商业(14255)
- 现代(14237)
- 策(13603)
共检索到45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伟 杨晓亮
互联网与国际贸易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拓展了Hulten等(2006)模型,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考察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在考虑不同指标测算方法、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渠道分析表明,降低企业成本和推动企业研发创新是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两个重要渠道,并且后者的中介效应更大。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互联网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且互联网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生产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推广和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一兵 张弘媛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2000—2014年的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应用王直等(2015)的总贸易核算法,对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进行测算,并应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了伙伴国经济特征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双边贸易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伙伴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经济制度安排方面,制度距离在中国对欧盟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中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OFDI方面,中国对除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提高中国的出口国内增加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内容提要:本文大量研究讨论了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因素。我们基于Melitz模型,对企业互联网化进行了扩展,认为随着企业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会更多地使用国内中间投入。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新浪微博的数据匹配,研究表明:(1)从贸易方式来看,企业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2)区分企业所有制、所在省域和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发现企业增强互联网化程度对提升国内中间投入使用的促进作用会因企业所有制、所在省域和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稳定性的不同而异,互联网化对非国有企业、东部省份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企业互联网化主要通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的使用这一渠道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据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通过加强自身业务同互联网的融合,提高了国内中间投入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本国企业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互联网化 出口国内增加值 国内中间投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营营 白东北 高煜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文章系统考察了技术市场发展这一重要科技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从地区划分看,技术市场发展对东部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企业;从行业要素密集度看,相对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DVAR受到技术市场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技术市场发展会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相对价格渠道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对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并未以牺牲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为代价,更多地是通过引发企业贸易方式的结构转变为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虹 徐阳
文章基于1998~2006年WTO、WITS关税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间品关税下降会使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而最终品关税下降会导致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下降。整体上,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2)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研发密集度与进口中间品规模的行业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蒋艳萍
文章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角度对中国异质性企业的工资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升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其弹性系数为3.6%;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企业工资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但其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有关工资增长的动态研究显示,出口国内附加值与工资增长率正相关,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等对工资增长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而企业规模则抑制了样本企业工资增长率的提高。因此,中国出口企业更应注重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出口规模的扩张,且中国出口企业还需结合自身的异质性特征来调整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进而实现产品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下游最终品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竞争,但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居高不下。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加成下降和研发创新弱化是上游垄断降低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范围关税减免这一事实,进一步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在上游垄断与下游企业出口DVAR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打破制造业上游垄断与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下游最终品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竞争,但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居高不下。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加成下降和研发创新弱化是上游垄断降低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范围关税减免这一事实,进一步检验了中间品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帆 马弘
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是衡量一个开放经济体产业和贸易升级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却仍处于世界中低水平。本文建立两阶段生产的李嘉图模型,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管制会抑制一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比重。其影响机制在于服务业FDI管制会抑制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促使国内生产者直接进口国外服务中间品或进口服务密集度高的制造业中间品,由此降低了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周钰丁 朱丹 黄恒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体系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完善。然而,近年来,以支柱地位下降、要素禀赋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去工业化特征日趋明显,在当前中国生产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下,去工业化对中国以出口获利能力、国际贸易地位为主要内涵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产生何种影响需要从正面作出回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整体而言,去工业化抑制了国内增加值率及其分解后的本地、外地增加值率的提升,但效应符号存在显著的时间维度差异;第二,就作用渠道而言,一方面,去工业化加剧了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资源错配,提高了生产要素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进口依赖,并对国内增加值率产生负向效应。另一方面,其一定程度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进而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对国内增加值率具有正向效应;第三,丰裕的劳动力供给在去工业化进程中为制造业有效地补充了劳动力缺口,从而平抑了去工业化的不利影响;第四,基于代表性特征构造的测算指标表明,样本期内中国已呈现出“过早”去工业化特征,且其将对国内增加值率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戴翔 李亚 占丽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关键在于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发挥本土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本文分析认为,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的战略要义其实不仅在于激发体量优势,还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与规模扩张相伴随的消费需求升级可能产生的重要作用。以理论分析为先导,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以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体现,实证检验了消费需求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消费需求升级的确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从而在重塑竞争新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从具体作用机制看,消费需求升级主要通过激发创新效应以及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研究不仅从消费需求升级角度,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对于更好地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塑竞争新优势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消费需求升级 竞争新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余飞
现有关于市场分割的研究较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同时关于市场分割程度的测度方法也有失偏颇。本文由消费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的平均值构造了总体市场分割程度指数,采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了中国省域间总体市场分割对当地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市场分割与企业增加值率呈倒U型关系,同时还计算出其中影响效果转利为害的阈值,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区分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结论是稳健可靠的。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国外市场的扭曲思维,提高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关注程度;各地政府应逐渐摒弃"护犊子"的政策思维,逐步放开市场保护,推动市场走向整合;各地应当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同时将政策思维转向限制人口但不限制人才上。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企业增加值率 倒U型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亮 谢建国 杨继军
本文通过拓展Kee和Tang (2016)模型揭示了金融业开放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贸易匹配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金融业开放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这一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分企业类型来看,金融业开放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正向效应随着加工贸易类型企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减弱,对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明显;从地区差异来看,金融业开放对东中部地区企业的影响显著,并且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了金融业开放的促进作用;中间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带来的融资约束纾解通过成本加成和研发创新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扩大金融业开放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持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以及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兵 李柔
本文使用合并后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我们发现,互联网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且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大于国内销售,会提高企业出口密集度。我们还采用Bernard等(2011)的多产品、多目的国企业出口理论框架,进一步探索了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作用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相似。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出口 出口二元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兵 李柔
本文使用合并后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我们发现,互联网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且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大于国内销售,会提高企业出口密集度。我们还采用Bernard等(2011)的多产品、多目的国企业出口理论框架,进一步探索了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作用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相似。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出口 出口二元边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