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1.40.160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85)
2023(19553)
2022(16623)
2021(15418)
2020(13118)
2019(29877)
2018(29719)
2017(58246)
2016(31196)
2015(34965)
2014(34590)
2013(33915)
2012(31201)
2011(28248)
2010(28573)
2009(26649)
2008(25997)
2007(23313)
2006(21053)
2005(18675)
作者
(88044)
(73591)
(73090)
(69661)
(46642)
(35135)
(33091)
(28723)
(27719)
(26091)
(24845)
(24681)
(23277)
(23181)
(22565)
(22408)
(21641)
(21336)
(21155)
(21008)
(18422)
(17983)
(17708)
(16939)
(16642)
(16529)
(16134)
(16039)
(14891)
(14494)
学科
(143410)
经济(143263)
(92881)
管理(91519)
(70635)
企业(70635)
方法(58991)
数学(51707)
数学方法(51105)
(50328)
中国(37639)
农业(33375)
(33346)
业经(32891)
地方(29317)
(27024)
(26535)
(23869)
贸易(23851)
(23138)
技术(22361)
(22092)
银行(22048)
(21102)
(20912)
金融(20910)
理论(20548)
(20035)
财务(19963)
财务管理(19914)
机构
学院(445744)
大学(445566)
(192254)
经济(188422)
管理(176977)
理学(152745)
理学院(151174)
管理学(148655)
研究(148281)
管理学院(147832)
中国(114464)
(93883)
(88070)
科学(87327)
(77331)
(72976)
财经(70173)
中心(68290)
研究所(65855)
业大(65627)
(65534)
(63825)
北京(59264)
农业(59181)
经济学(58859)
(56687)
师范(56235)
(53023)
经济学院(52901)
(52522)
基金
项目(295086)
科学(233273)
研究(219092)
基金(215274)
(185750)
国家(184162)
科学基金(159491)
社会(141114)
社会科(133629)
社会科学(133594)
(114188)
基金项目(113419)
自然(100984)
教育(99602)
自然科(98634)
自然科学(98612)
自然科学基金(96874)
(94846)
编号(89900)
资助(88588)
成果(72649)
(65807)
重点(65141)
(63451)
(61878)
课题(60533)
国家社会(58694)
创新(57845)
教育部(56963)
人文(56009)
期刊
(216730)
经济(216730)
研究(135853)
中国(84401)
(74898)
(66217)
管理(65736)
学报(65552)
科学(61509)
大学(51590)
农业(50585)
学学(48666)
(44750)
金融(44750)
教育(44732)
技术(40219)
业经(37357)
财经(34991)
经济研究(34657)
(29984)
问题(28856)
(24739)
技术经济(23733)
统计(22020)
理论(21802)
图书(21561)
(20787)
世界(20689)
现代(20452)
科技(20452)
共检索到66779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宇飞  李烨  
现代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农村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互联网、人力资本变量在内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地区探讨了二者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①互联网普及率、农村人力资本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各地区的贡献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东部的影响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②化肥施用量、种植面积、农村用电量以及乡镇文化站数量等传统要素的投入仍能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③当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配置的不合理对农业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重视农村劳动力和农用机械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通过对中国东部农村教育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1991-2005年期间,教育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农业经济的产出就提高21%。进一步分析各文化层次劳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小学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经济的回归系数为负值,高中文化劳动力比例与农业经济的回归关系不显著,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一平  周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农业未来的可持续增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为衡量标准,将异质性人力资本纳入传统生产函数,利用2001—2013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初、中、高等人力资本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是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且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三种人力资本对全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是初等人力资本、高等人力资本和中等人力资本;目前中国仍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靠传统要素投入的增加来实现;自然灾害和外贸开放程度不会对农业经济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立威  景峰  
根据2003—2011年9年间我国31个省份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均实际GDP的数据,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基础上,建立了个体时点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互联网扩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2007年以后逐渐显著;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0%,人均实际GDP提高大约1.38%;由于各地工业化水平等发展基础的差异,互联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建立滞后效应模型发现,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滞后作用在第5年达到最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平  张玉  许家云  
本文利用2001-201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就智力外流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积累对流出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智力外流通过激励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显著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增长;(2)内陆欠发达地区智力外流的人力资本激励效应的边际作用比较大,而沿海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更强,总体来看,智力外流的经济增长效应在沿海发达地区更加明显;(3)通过引入交互项,本文还发现智力外流通过人力资本激励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智力流动规模的扩大而提高,进一步引发对中国最优智力外流水平的思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超  孟大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趋向融合和协调,开展省际、区域之间的空间影响对我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不可或缺。文章突破区域经济相互独立假说,选取我国197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初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抑制作用,这需要引起关注;中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但无法明确是否有利;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有利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鉴于此,我国需充分鼓励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带头发挥创新能力,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志颖   李岩  
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00—2022年的面板数据,将农业技术进步划分为机械型、生物化学型和专利型,采用个体和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械型、生物化学型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均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其中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大于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而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又优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且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显著性较低。最后,文章从深化机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的可持续性、加强专利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高水平农业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跃群  孙小玥  张卫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本文利用PIA法,测算了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资本均经历了显著上升过程,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次之,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西部地区作用显著。此外,农业资本投入"中部塌陷"的推论也值得重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卫涛  张俊飚  周万柳  
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农业发展处于资源消耗快速增长阶段,必须尽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左伟  张夏妍  
文章借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根据广东省1978~2008年相关农业统计数据,建立经济增长分析模型,测算各投入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究其中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广东农业经济发展仍以物质资本为主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远小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建议政府重视人力资本,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并做好城镇对乡村的智力扶持工作,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才待遇,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慧  李金昌  
本文根据1987-2004年我国29个省份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在考虑FDI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本身并未给经济增长带来益处,它需要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1987-2004年间与FDI相结合的是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但是随着FDI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层次开始发生改变,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对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开始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调整有一定的时滞,这种正向的作用还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在刚加入WTO时,有学者曾预测我国的农产品进口将大量增加,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了验证这一预测的正确性,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农业劳动力和播种面积的增减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显然,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没有出现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荣光  王江波  
基于中国省级的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和产业优化程度对该区域GDP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在实证模型中引入了交互项影响系数,认为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共同推动了GDP的增长。同时,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开放度和人口增长等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分地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均能起到促进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由此,从增加教育投入、加快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和提高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俊强  李大胜  
通过对2000年到2005年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广义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大,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减现象。规模经济报酬递减与农业本身分工困难有关。因此,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济报酬递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江  刘渝  
改革开放以来,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农户对教育、健康、迁移投资的欲望强烈。实证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及土地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以人均量表示的土地占有量和物质资本存量每增加1%,农业经济增长0.3112%和0.0622%;人均教育、迁移投入每增加1元,农业经济增长0.0003%和0.0001%,健康投入的作用不明显;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同样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对外开放则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