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5)
- 2023(14834)
- 2022(12842)
- 2021(11957)
- 2020(10064)
- 2019(22912)
- 2018(22615)
- 2017(43614)
- 2016(23289)
- 2015(25940)
- 2014(25007)
- 2013(24591)
- 2012(22299)
- 2011(20017)
- 2010(20206)
- 2009(18776)
- 2008(17186)
- 2007(15003)
- 2006(13172)
- 2005(11463)
- 学科
- 济(86763)
- 经济(86679)
- 管理(68770)
- 业(68342)
- 企(58701)
- 企业(58701)
- 方法(39943)
- 数学(34363)
- 数学方法(33945)
- 中国(28754)
- 融(27198)
- 金融(27197)
- 银(27080)
- 银行(27028)
- 行(26058)
- 财(23451)
- 农(23025)
- 业经(22098)
- 制(19984)
- 技术(19969)
- 地方(19941)
- 学(17986)
- 理论(16688)
- 农业(15986)
- 务(15840)
- 财务(15776)
- 财务管理(15752)
- 贸(15712)
- 贸易(15695)
- 易(15257)
- 机构
- 大学(313661)
- 学院(313292)
- 管理(127713)
- 济(123524)
- 经济(120767)
- 理学(110987)
- 理学院(109799)
- 管理学(107931)
- 管理学院(107370)
- 研究(101533)
- 中国(82085)
- 京(66396)
- 科学(62983)
- 财(56339)
- 所(49565)
- 农(49517)
- 中心(48448)
- 业大(47232)
- 财经(45494)
- 研究所(45334)
- 江(45206)
- 北京(41754)
- 经(41393)
- 范(40463)
- 师范(40069)
- 农业(38761)
- 州(37505)
- 院(37093)
- 经济学(36898)
- 财经大学(34102)
- 基金
- 项目(219225)
- 科学(173084)
- 研究(161338)
- 基金(158579)
- 家(137762)
- 国家(136559)
- 科学基金(118567)
- 社会(101367)
- 社会科(96247)
- 社会科学(96222)
- 省(87504)
- 基金项目(84953)
- 自然(77088)
- 自然科(75354)
- 自然科学(75337)
- 自然科学基金(73999)
- 教育(73784)
- 划(72605)
- 编号(65619)
- 资助(64192)
- 成果(52302)
- 创(49820)
- 重点(48789)
- 部(47335)
- 发(46978)
- 创新(45791)
- 课题(45130)
- 科研(41531)
- 国家社会(41376)
- 项目编号(41123)
- 期刊
- 济(130164)
- 经济(130164)
- 研究(92067)
- 中国(61916)
- 学报(48523)
- 管理(47481)
- 科学(44828)
- 农(44086)
- 财(41919)
- 融(40465)
- 金融(40465)
- 大学(37043)
- 教育(36826)
- 学学(34754)
- 农业(30047)
- 技术(27874)
- 业经(21772)
- 财经(21428)
- 经济研究(20908)
- 经(18281)
- 科技(17302)
- 图书(16896)
- 理论(16216)
- 问题(16118)
- 业(15963)
- 技术经济(15664)
- 实践(14998)
- 践(14998)
- 现代(14101)
- 商业(13753)
共检索到45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敏 王刚
依据创新扩散理论与流程观,提出一种企业互联网融合(互联网与业务流程融合)测度模型,包括信息化管理影响因素和相关假设,并将互联网与价值链上业务流程融合规模作为互联网融合的度量标准。基于196家传统企业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和结构方程建模对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及假设,揭示企业实施互联网技术支持业务活动的状况,鉴别企业之间互联网融合差异的关键解释因素,同时提出一种研究企业实施互联网技术支持业务活动的新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锦萍 万岩 范静
XBRL是财务呈报领域内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其采纳和扩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技术、组织和环境中各因素对XBRL采纳及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杂性、兼容性、相对优势、对技术的认知以及企业环境的模仿性压力是影响XBRL进一步扩散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的学习资源和培训以及环境的规范性压力目前对XBRL扩散并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XBRL进一步扩散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君 李一玮 赵青
本文在参考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提下,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的个体创新性出发,结合产品认知度和感知风险,研究这三个变量影响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路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构建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选择产生影响,三者之间也相互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君 李一玮 赵青
本文在参考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提下,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的个体创新性出发,结合产品认知度和感知风险,研究这三个变量影响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路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构建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选择产生影响,三者之间也相互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杨寅 刘勤 吴忠生
开放共享平台是科技资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其创新扩散受到各种关键因素的影响。以创新扩散理论和TOE理论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技术、组织和环境等各种关键因素对开放共享平台采纳和扩散的影响。通过建立的关键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基础、复杂性、兼容性、管理体制、保障体系、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是影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进一步扩散的关键因素,而组织因素的人才体系和环境因素的社会环境目前对开放共享平台扩散并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进一步扩散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鹏飞 刘新梅
从创新扩散的视角,利用35个国家的互联网数据研究了影响互联网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上网价格、人口密度及电信设施发展程度会对扩散速度产生显著影响,但城市化水平对互联网扩散速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创新扩散 互联网 国际比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荣 王佩珊
介绍原有创新扩散模型及其局限性,根据移动互联网产品特点进行改进,构建适用于迭代产品扩散的改进模型。利用移动互联网产品实际数据对产品迭代扩散改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仿真软件中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拟合,揭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扩散特点。对比原有模型和改进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结果说明产品迭代扩散改进模型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更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涂静 张志清
"互联网+"创新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成功的创新扩散,补贴是促进创新扩散范围超越网络外部性饱和点的重要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四种补贴策略下创新扩散的博弈模型,得到补贴后创新扩散的新饱和点,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效率比较,得出的结论为:完全同行补贴策略的效率最高,所有内部用户都参与了对新用户的补贴,但只适用于社交网络类创新的扩散。比较技术方直接补贴和部分同行补贴的效率取决于两者的补贴收益与补贴成本之比的相对大小,由较大收益成本比的一方进行补贴更有效率。技术方间接补贴比部分同行补贴更有效率,但只有满足技术方的收益大于同行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景明 朱淑珍 曹馨誉
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有效扩散,成为金融创新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传播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在消费者获取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决策采纳过程。利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考察消费者网络结构变量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网络平均度与网络重连概率的提高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信息传播具有正面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效率;消费者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提升,增加了产品信息交流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扩散效率。
关键词:
信息传播 互联网金融 网络结构 产品扩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卢东
领导者需要通过集中员工的注意力,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来维持创新,并确保创新是有趣且容易参与其中的。从商业角度来看,"创新"的定义为实施创意以带来新的商业价值。"连续创新"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企业中不断进行的创新,而不是孤注一掷以求一劳永逸的创新。显然,创新是相对容易达成的,而连续创新正是很多团队遇到的困境,在创新举措刚开始执行时势头强劲,但在随后的一两年后就逐渐消失。虽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团队任务优
关键词:
连续创新 创新动力 创新举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同社
文章关注影响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因素。文章聚焦在技术层面,尝试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解释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运用了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的分析方法,通过对14位本领域专家进行访谈评分结果的分析,从预设的11项因素中分析出了中心度与影响度较强的3项,并得出了相关结论———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生产方法、产品功能及知识。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过程 DEMATEL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萍 党怀清
在创新产品进入金融市场时,创新机构采取了新产品营销策略,而监管机构则沿用了搭载互联网技术的线下金融产品的监管策略,造成了双方策略的错配,诱发了潜在的市场风险。随着金融创新的扩散,完备的金融监管制度和重罚是实现均衡路径的重要保证,是促使创新机构重新回到合规创新路径的保障。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创新 策略错配 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宇
从微观看,创新是现代厂商有力的竞争武器,是比现存产品在价格上的边际变动竞争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是厂商获得更多利润的有效途径。但是创新要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要把其对厂商生存发展的微观影响转化为整个宏观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其本身还必须具备迅速扩散与群集的能力。(一) 一项创新的出现总意味着~种新开发的技术优于原有的技术,意味着创新的初始采用者能通过这项创新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意味着那些获利不佳或生存发展受到威胁的厂商将争先采用创新从而构成对创新的潜在需求者。那么在采用环境饱和时的均衡市场需求与创新扩散过程中一特定瞬时的实际需求即X_n(t)之差则形成一项创新的调整断层,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蓉 王洪平 罗宇
创新产品附随扩散战略的实施给市场竞争和企业运营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运营策略制定和政府市场监管的难度。本文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及其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内在推力"、"外在拉力"、"催化力"为扩散动力构建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创新产品附随扩散动因模型,揭示了企业创新产品扩散的内在规律,为企业制定扩散战略和政府发挥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