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0)
- 2023(5185)
- 2022(4264)
- 2021(3865)
- 2020(3249)
- 2019(7407)
- 2018(6971)
- 2017(13787)
- 2016(7047)
- 2015(7631)
- 2014(7111)
- 2013(7131)
- 2012(6524)
- 2011(5818)
- 2010(6067)
- 2009(6114)
- 2008(4909)
- 2007(4547)
- 2006(4186)
- 2005(4012)
- 学科
- 融(25045)
- 金融(25045)
- 济(24369)
- 经济(24335)
- 银(22548)
- 银行(22526)
- 行(21953)
- 业(19726)
- 管理(18261)
- 企(16473)
- 企业(16473)
- 中国(15670)
- 财(11077)
- 中国金融(10989)
- 制(10427)
- 方法(9054)
- 数学(8036)
- 数学方法(7948)
- 业经(7513)
- 地方(7212)
- 务(7211)
- 财务(7198)
- 财务管理(7179)
- 农(6968)
- 企业财务(6915)
- 体(5933)
- 贸(5686)
- 贸易(5676)
- 度(5670)
- 制度(5666)
- 机构
- 学院(89605)
- 大学(89472)
- 济(38318)
- 经济(37405)
- 中国(34619)
- 研究(34030)
- 管理(30079)
- 理学(24957)
- 理学院(24687)
- 管理学(24188)
- 管理学院(24062)
- 财(20417)
- 科学(20275)
- 京(19431)
- 农(19339)
- 中心(18358)
- 所(17956)
- 银(17250)
- 银行(16670)
- 研究所(16247)
- 行(15673)
- 融(15653)
- 农业(15457)
- 金融(15361)
- 财经(15341)
- 江(14305)
- 经(13962)
- 业大(13938)
- 人民(13756)
- 经济学(13117)
- 基金
- 项目(58565)
- 科学(45063)
- 基金(42364)
- 研究(40909)
- 家(38215)
- 国家(37871)
- 科学基金(31511)
- 社会(25712)
- 社会科(24469)
- 社会科学(24462)
- 省(23238)
- 基金项目(21598)
- 自然(20747)
- 自然科(20290)
- 自然科学(20280)
- 自然科学基金(19940)
- 划(19861)
- 资助(18457)
- 教育(17941)
- 编号(15576)
- 重点(14001)
- 发(13590)
- 创(13088)
- 成果(12966)
- 部(12497)
- 创新(12307)
- 计划(11780)
- 科研(11726)
- 课题(11658)
- 业(11093)
共检索到151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编者按]互联网下的资金融通和支付是指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进行有关投资、融资和资金支付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形式,亦称互联网金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等。作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互联网金融在丰富金融服务模式、给社会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上欺诈、安全风险。如何利用好互联网金融这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本期专题,我们聚焦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最为直接,邢恩泉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均坦
发展普惠金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金融服务民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互联网支付以其具有开放性、网络正外部性、无时空界限和较低交易成本等特征,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一次良好契机。两者的有机融合,将大大拓展普惠金融的外部边界,提升其内在品质。互联网支付对普惠金融具有特殊的意义普惠金融的内涵广泛,囊括金融体系的所有内容和方面,客观上也要求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宫晓林
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不仅将在渠道上替代传统金融模式,更会影响传统金融业,产生重大变革,并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探索商业银行加大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建设力度,增加产品投入种类,将电子银行作为提升客户体验的新渠道。随着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及客户数量和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建国 姜思云
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分期支付是互联网金融产品中新兴的信用支付业务,是以后对细分过的医生、白领、教师等优质互联网客户群体推广一致的纵向消费金融服务的缩影,然而,该业务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核算方法。本文在介绍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概述了"趣分期"等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并分析了分期支付产品的新特点以及如何按照企业自身特点和会计核算原则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对互联网金融信用支付行业账务处理进行统一规范,以呈现互联网金融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减少因账务处理差异形成的监管难题与财务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金融 分期付款 会计处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雷涛 李汝平
支付结算业务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支付产品定价管理,并提升商业银行地位的重要性应当引起商业银行的足够重视。论文从互联网支付的本质、服务的特定客户群体、产品核心功能、服务的定价策略、内部统筹协调以及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京晓 逯家豪
文章立足于对互联网支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互联网支付服务的发展放在普惠金融的框架体系内进行研究,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支付的网络规模优势,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构建适应普惠金融的互联网支付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支付 小微客户 监管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启实
目前,互联网支付已经渗入到农村市场,人们更倾向于这种便捷的支付交易形式。因此,应该及时为农村普及金融支付的知识,让群众充分了解金融支付。只有大力扶持金融支付,才能够使农村居民的支付交易环境变得的安全高效,以应对各种支付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优化 农村支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建强 王喜梅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创新发展的基础。本文认为支付体系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是金融业创新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因素,目前为止整个金融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证明了支付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支付体系在账户、终端和交易功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及形成的新型组织和市场,是金融业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等功能创新的基础。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付创新改变了传统金融的信息行为,使互联网金融风险受信息摩擦影响更为显著、信息技术风险更加突出,但信息来源多元化和信息处理技术提升同时给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资源。在应对支付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方面,国际上已经形成一整套管理措施和立法经验,可广泛运用于我国互联网...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支付创新 信息行为 风险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苗文龙
互联网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监管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时,支付机构若严格依据法规管理商户风险,必然会影响支付业务收入和创新业务收入,提高支付机构的管理成本和监管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地方政府发展当地互联网金融政策的效力。因此,支付机构的最优选择是,在粗放式拓展支付市场业务的同时,更为努力地进军互联网金融。但这些行为会直接引致现实中支付机构的系列违规操作,导致较高的洗钱风险漏洞,并对金融风险积累埋下隐患。因此,注重互联网支付机构的业务实质,开展功能监管、风险监管很有必要。
关键词:
互联网支付 金融风险 监管设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宁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产品层出不穷,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是,在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丛林中,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甘惰化,造假和跑路等问题由来已久。本研究归纳了互联网金融的六种主要产品,在同一的双维框架下与商业银行的产品进行对标。主要网络金融产品基于资金保障与利息承诺、基于投资期限与投资对象、基于杠杆应用与如期兑付的三重双元定位,本文有三大主要发现:一是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没有本质差别,在某些反馈和反应领域存在效率优势,但整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宁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产品层出不穷,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是,在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丛林中,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甘惰化,造假和跑路等问题由来已久。本研究归纳了互联网金融的六种主要产品,在同一的双维框架下与商业银行的产品进行对标。主要网络金融产品基于资金保障与利息承诺、基于投资期限与投资对象、基于杠杆应用与如期兑付的三重双元定位,本文有三大主要发现:一是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没有本质差别,在某些反馈和反应领域存在效率优势,但整体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薄弱;二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由于缺乏足够、及时和深入的监管,其产品的归类存在一定差异,呈现明显的"丛林"特征;三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定价优势主要源自效率优势,而非包括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内的内涵优势,短期内可能相对有效,但个别产品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不足可能导致相关产品线甚至机构本身丧失中长期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居照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支付创新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支付创新对传统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据此从互联网金融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支付工具 支付体系 创新 应对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海 佟爽
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中立、便捷、经济、安全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还较好地突破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但是也存在隐蔽转移资金、便利任意性套现、潜在跨境支付风险、隐匿现金形式的"黑钱"处置及多功能资金等洗钱风险。我国应在《反洗钱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对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进一步健全反洗钱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