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3)
2023(13469)
2022(10791)
2021(9734)
2020(8077)
2019(18550)
2018(18645)
2017(36244)
2016(19310)
2015(22121)
2014(22145)
2013(21129)
2012(19320)
2011(17710)
2010(18222)
2009(17095)
2008(16896)
2007(15474)
2006(14180)
2005(13272)
作者
(58410)
(48637)
(48468)
(45995)
(31211)
(23200)
(22147)
(18863)
(18725)
(17618)
(16578)
(16454)
(15767)
(15667)
(15262)
(15145)
(14655)
(14158)
(14122)
(13707)
(12308)
(12056)
(11911)
(11372)
(11056)
(10957)
(10767)
(10532)
(10056)
(9517)
学科
(103191)
经济(103105)
管理(55935)
(50152)
(42693)
企业(42693)
方法(39735)
数学(33990)
数学方法(33359)
中国(25166)
业经(22925)
地方(21750)
(21065)
(20979)
(18369)
理论(17814)
(15823)
(15018)
贸易(15005)
(14456)
(14341)
金融(14339)
农业(13937)
(13767)
银行(13739)
地方经济(13578)
(13423)
(13172)
产业(12814)
信息(12201)
机构
大学(289172)
学院(288044)
(123173)
经济(120598)
管理(108449)
研究(100387)
理学(92234)
理学院(91229)
管理学(89148)
管理学院(88625)
中国(77157)
(62249)
科学(60747)
(55589)
(51412)
研究所(46369)
(45906)
中心(45265)
(44305)
财经(44028)
业大(40478)
(39799)
北京(39648)
经济学(38972)
(37029)
师范(36582)
农业(35995)
(35762)
(35513)
经济学院(34545)
基金
项目(184050)
科学(144858)
基金(134055)
研究(131675)
(117883)
国家(116992)
科学基金(100444)
社会(84274)
社会科(79798)
社会科学(79773)
(71662)
基金项目(68704)
自然(65341)
自然科(63955)
自然科学(63937)
自然科学基金(62809)
教育(61135)
(60107)
资助(56764)
编号(53378)
成果(44033)
重点(41886)
(39850)
(39530)
(37536)
课题(37108)
国家社会(35392)
创新(35116)
科研(34736)
大学(34245)
期刊
(144268)
经济(144268)
研究(87804)
中国(59424)
学报(46308)
管理(44100)
(43517)
(41876)
科学(41789)
大学(34919)
学学(32645)
教育(31675)
(28280)
金融(28280)
技术(28235)
农业(28195)
经济研究(24915)
财经(23503)
业经(21355)
(20425)
问题(17844)
图书(17482)
统计(16728)
技术经济(16145)
(15500)
(14862)
理论(14016)
(13617)
商业(13588)
决策(13396)
共检索到4467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林  
本文通过信息元概念发现信息两重性及互联网的市场特征,由此揭示和证明,网络经济存在内生的市场非出清和外部效应,网络统一信息两重性而使信息流与物流统一,网络外部性通过复制、共享与合作而内部化,产生网络信息聚合—协同效应,创造超越传统规模经济概念的社会效益与资源配置效率,经济活动不再遵循一般均衡分析。基于信息元概念和网络信息池原理,本文构建效用不完全转移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及其拓展模型,研究网络经济市场结构与行为特征,破解信息不对称和网络外部性等基本问题,对著名的"摩尔定律"等经典理论作出修正,对现代网络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是重要进展。借此本文也指出,互联网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卓华  
"互联网+"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各个领域的融合,并能够推进不同领域的创新,"互联网+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公共部门的政务创新,这种政务创新的实现则取决于互联网上的公共人力资源——屏幕官僚。通过对屏幕官僚的研究发现,他们依然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具有虚拟和现实的特征与影响,其组织认同决定着他们在"互联网+政务"中的作用。因此,在对"互联网+政务"公共人力资源建设时,需要从组织认同的角度去考虑,以激发和保持屏幕官僚的积极性、自律性,进而实现"互联网+政务"的目标和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卓华  
"互联网+"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各个领域的融合,并能够推进不同领域的创新,"互联网+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公共部门的政务创新,这种政务创新的实现则取决于互联网上的公共人力资源——屏幕官僚。通过对屏幕官僚的研究发现,他们依然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具有虚拟和现实的特征与影响,其组织认同决定着他们在"互联网+政务"中的作用。因此,在对"互联网+政务"公共人力资源建设时,需要从组织认同的角度去考虑,以激发和保持屏幕官僚的积极性、自律性,进而实现"互联网+政务"的目标和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煜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及新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市场固有的竞争结构和商业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为此,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加快互联网转型步伐,以延续其竞争优势。而以网络为基本运营环境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在发展模式上具有显著差异。本文以网络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关键成功因素及演进路径。最后提出建议:树立网络时代的企业价值观和品牌形象、重视向互联网平台的用户迁移和引流;同时以数据为中心打造金融科技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形成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美国各界在不同时期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和探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比较应当考量网络规模因素。互联网金融只是可能导致中国金融脱媒加速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的众多因素之一,不能一概而论。尽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但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与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很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风险问题,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与监管、新兴网络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中立与监管协调等众多理论与现实问题亟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春超  劳华辉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较为活跃,这为理解经济主体的互动行为及其演变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本文评述了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发展特点,重点探讨了学习模型、扩散模型和网络化的市场模型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发展呈现的三个基本特点和趋势:(1)范式研究有所发展,但在社会网络分析范式与市场分析范式的比较研究方面仍有较大上升空间;(2)学习模型和扩散模型等典型的社会网络模型发展呈现精细化、动态化和整体化趋势;(3)社会网络分析与市场分析相互融合,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人类的互动行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茗  
每台计算机均可在屏幕保护状态下运行设定的图像与文字,图书馆为读者配备的公用计算机越来越多,处于大庭广众视野中的这些公用计算机为图书馆进行信息推送服务提供了硬件平台。文章通过成功案例分析了充分利用屏保程序这样一个看似闲置的功能来实现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图书馆可寻求的细微创新服务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丙毅  
网络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使得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特点: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收缩相互交织、大型与小型企业"双向协同"发展;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生产的联结体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日益凸显;范围经济与专业化经济并存。这些新的特点无疑对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本质、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经济的类型和实现途径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规模经济理论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飞  王兴扬  张明德  孙小菡  
状态空间分析是解决动态系统最优化的普通方法,它描述了由各个状态变量表示的系统的内部关系,其优点是易于处理多变量系统和随机系统,并能根据提出的约束条件,研究系统的优化。因此,它被广泛用于若干经济系统的分析和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上。在我们的基本模型中,考虑网络中有J个弹性业务源,如果一个应用可以根据网络中可得到的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恒民  苏新宁  张相斌  
互联网舆情具有的衍生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特点,使得舆情的演化分析相当复杂。本文在分析舆情演化的微观组成及其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以期对舆情演化的动态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有效地描述。本文重点研究了动态网络模型的结构、演化特性和描述方法等建模理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晓梅  袁利群  李悦  
以互联网产业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给传统经济带来严峻考验,许多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生存及发展。美的集团从2011年起两次自主战略转型,创新商业模式,变家电产品制造商为系统集成服务提供商,并取得成功。在此过程中,财务团队变追求低成本的效益目标为追求价值目标,立足价值链创新价值管理。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分析美的战略转型中重构和整合价值链的过程及财务团队的全价值链效率管理实践,总结归纳其蕴涵的核心理念,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互联网+"的差异化多维价值网络模型,以此诠释美的创造价值的根源,以期对新经济形势下价值链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英隆  李新家  
伴随互联网应用平台的行业细分化发展,供应商能更精准地切入消费差异群体,消费结构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对接的视角,探讨新型消费中的经济理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消费者在消费互联网条件下,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入市场,不仅改变了其需求表达的方式和对消费品的信息搜寻方法,也改变了消费品购买的决策模式。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应用平台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其对产品需求的表达更明确,不仅有利于提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也更有利于产品的创新和生产工艺的变革,有利于形成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创价值、消费与生产良性互动的生态发展模式。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对接,还将促进数字资源与共创价值的开发,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小东  王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鹞  赵昕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一些学术界及实务界人士普遍认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金融市场的个体风险能够被充分分散,从而将金融市场的效率提升到几乎完美的状态。本文在理性预期均衡理论框架下,首次提出了具有社交网络特征的风险资产定价模型,并讨论了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构成。认为在将世界上每个个体高度互联的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世界中,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某种情况下并不能完全缓释金融市场中的个体风险,甚至会出现由这种高度互联的社交网络结构所驱动的独特市场风险。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