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0)
- 2023(13588)
- 2022(11755)
- 2021(10864)
- 2020(9168)
- 2019(20936)
- 2018(21224)
- 2017(41008)
- 2016(22468)
- 2015(25306)
- 2014(25559)
- 2013(25001)
- 2012(22997)
- 2011(20817)
- 2010(20929)
- 2009(19245)
- 2008(18359)
- 2007(16305)
- 2006(14598)
- 2005(12842)
- 学科
- 济(105492)
- 经济(105320)
- 管理(62663)
- 业(56630)
- 企(45941)
- 企业(45941)
- 方法(41328)
- 数学(35800)
- 数学方法(35460)
- 中国(26873)
- 农(24938)
- 地方(23455)
- 学(22396)
- 业经(21776)
- 财(21138)
- 制(17519)
- 农业(16723)
- 贸(16019)
- 贸易(16012)
- 理论(15881)
- 易(15457)
- 和(15281)
- 地方经济(14533)
- 环境(14073)
- 银(13891)
- 银行(13847)
- 融(13808)
- 金融(13800)
- 体(13560)
- 行(13293)
- 机构
- 大学(318447)
- 学院(317829)
- 济(132638)
- 经济(129784)
- 管理(124558)
- 研究(109045)
- 理学(107508)
- 理学院(106310)
- 管理学(104468)
- 管理学院(103903)
- 中国(79934)
- 京(68162)
- 科学(66672)
- 财(58920)
- 所(55018)
- 研究所(50053)
- 农(49815)
- 中心(48204)
- 财经(47197)
- 江(46668)
- 业大(46537)
- 北京(43348)
- 经(42768)
- 范(42063)
- 师范(41659)
- 经济学(40298)
- 院(39517)
- 农业(38829)
- 州(37392)
- 经济学院(35920)
- 基金
- 项目(214249)
- 科学(167616)
- 研究(158019)
- 基金(154234)
- 家(133635)
- 国家(132523)
- 科学基金(113506)
- 社会(99295)
- 社会科(93875)
- 社会科学(93848)
- 省(83745)
- 基金项目(81782)
- 自然(72855)
- 教育(72359)
- 自然科(71119)
- 自然科学(71102)
- 划(69899)
- 自然科学基金(69791)
- 编号(65060)
- 资助(64041)
- 成果(53176)
- 重点(47364)
- 部(46914)
- 发(45778)
- 课题(45056)
- 创(43695)
- 创新(40686)
- 科研(40449)
- 教育部(40364)
- 国家社会(40353)
- 期刊
- 济(153404)
- 经济(153404)
- 研究(97238)
- 中国(62880)
- 学报(49696)
- 管理(46985)
- 农(45520)
- 科学(45508)
- 财(43916)
- 大学(37608)
- 教育(36103)
- 学学(35447)
- 农业(31386)
- 技术(28739)
- 融(25785)
- 金融(25785)
- 经济研究(25489)
- 业经(24195)
- 财经(23627)
- 经(20291)
- 问题(19293)
- 技术经济(16561)
- 图书(16397)
- 理论(15632)
- 业(15464)
- 商业(14760)
- 科技(14424)
- 现代(14310)
- 实践(14017)
- 践(14017)
共检索到47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旦
零工经济劳动领域存在立法滞后、社保体系不健全、劳资关系不平衡、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导致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在劳动时长管理、劳动收入分配、劳动信息获取、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弱权状态。增进互联网“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劳动权益,政府应在零工行业的法律规划、社保福利、行业监管等方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应在入职资格、评价监管、社保福利、数据安全等方面规范治理机制,零工群体应在集体合作维权、组建行业组织、设置职业互助金等方面有所作为。三方协同合作实现零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实质性突破,从而促进互联网零工经济的健康发展,助力我国经济新业态。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就业群体 劳动权益 网络社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慧慧 杨小勇
灵活就业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就业方式,如何加强数字零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数字零工进行概念辨析与界定可以发现,平台企业和数字零工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体现在资本从生产、分配、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方面加剧了对数字零工剩余价值的压榨,引发了数字零工职业保障不足、收入分配不公、“泰罗制”管理和职业晋升不畅等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应明确数字零工的法律身份,健全配套职业保障制度,加强对平台企业无序扩张的反垄断监管力度,并打破数字零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字零工 劳动权益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爽
低收入灵活就业弱势群体的劳动利益诉求存在着极大的共性,片面强调其中的农民工或下岗再就业职工的劳动权益的保护,既是对灵活就业弱势群体中其他劳动者的歧视和伤害,也会对维权资源整合造成不良影响。低收入灵活就业弱势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缺乏的成因虽然多样,工会维权以保障其劳动权益的充分实现是弱势劳动者最可倚重的方式之一。文章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促进改革成果公平分享的视角对这一特殊群体劳动利益诉求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有益的审思。
关键词:
灵活就业 弱势群体 劳动权益 保障 工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赫悦心 闫冬冬 龚翔宇 丁亮
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用工形式。目前平台用工在从业者与平台法律关系界定、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用工平台监管以及从业者如何维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对此应明确从业者与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完善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并且通过多途径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同时发挥工会组织的保护作用,从而实现对平台从业者劳动权益的多元保障。
关键词:
平台从业者 劳动权益 多元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延园 宋皓杰 王甫希 谢鹏鑫 王畅 尹奎
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采用比率差异检验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不同文化程度、户籍身份与就业身份的职工群体在各项劳动权益保障上的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力量推动了不同劳动者群体在某些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但在多数劳动权益状况上,差异现象依然显著。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权益 差异化 趋同 趋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伟 李晗
在共享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下,切实保障网约工的劳动权益能够有效推动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平台利益与网约工权益的平衡。本文以外卖骑手为例,结合德尔菲法构建外卖平台骑手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评价体系,并选取外卖平台A和外卖平台B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骑手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于我国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水平的评估准确有效。基于此,应加强对平台算法技术的监督工作,完善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网约工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景一 赵慧
基于技术控制、责任自治、制造同意的差异化管理策略,劳动过程理论经典作家构建了技术变迁背景下的劳动控制策略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视阈下,基于劳动控制策略研究框架,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劳动过程为例,考察平台的“算法控制、众包生产和制造同意”的劳动控制策略及其对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平台通过“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算法和内容质量评估算法深化了对劳动过程的技术控制,单边决定平台利益分配格局,损害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平台众包生产策略将弹性雇佣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置换为责任自治下的劳务合作模式,平台规避了企业社会保障责任,弱化了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平台通过展示“赶超游戏”中头部主播的成功范式和示范效应,制造普通主播的“过度劳动”同意,损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面对当前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变化与挑战,现行的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存在着应对不足与制度效力受限的问题,应构建零工劳动者多元协作治理对策以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补齐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提升治理主体效能,完善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共建共治,优化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何晓玉 陈丹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含意。然后分析指出,目前存在农民工就业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不能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缺少相应的权利监督保护机制和救助途径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特点、劳动权益保障意识的欠缺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健全劳动法制体系、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新建
随着顶岗实习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被高职院校广泛采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劳动权益的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基于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法律身份的正确认识,合理构建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劳动权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申自强
要改变当前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现实状况,建议从立法层面明确勤工俭学大学生的主体资格,确定大学生勤工俭学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地位,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以达到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权益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银香 张兄武
顶岗实习作为一种重要实习方式被广泛推广应用。由于对顶岗实习生身份、与实习单位关系的认识尚存争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健全、甚至缺失,导致顶岗实习生的劳动权益屡受侵害。文章在深入理解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内涵、科学分析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实习生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实习生 劳动权益 法律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红梅
我国企业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侵犯员工劳动权益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劳动争议。其产生有认识上的、立法的、传统的种种主客观原因。为了防范和弥补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中企业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侵害,充分发挥员工持股计划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改善劳动关系,增加员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针对性地提出若干保障措施很有必要。企业应转变观念,尊重员工的劳动权利,工会应加强自身职能,更重要的是,《劳动法》和《工会法》等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海舰 赵丽
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群”的蓬勃发展使员工从强单位从属性向弱单位从属性转变、用工模式从固定制向灵活制转变。单位从属和用工模式的变化,颠覆了传统企业员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使得企业员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由“单位化”向“社会化”转变。当前“单位化”劳动权益保障机制面临劳动报酬保障制度缺失、算法偏见和算法霸权频发、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缺失、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缺失、第三方侵权责任主体不明、劳动权益保障主体责任缺失六大困境。建立“社会化”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劳动基准账户、科学规范算法规则、完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健全职业伤害保障体系、明确平台企业组织过错责任、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最终形成系统化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以此实现好、维护好、落实好大型平台企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闫新燕 姜怡乐
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依赖网络平台的新型用工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就业者,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网络用工平台通过不与网约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来降低用工成本。同时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维权也较为困难。本文将重点探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并分别向国家、用人单位、工会提出建议,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外,打铁还需自身硬,劳动者自身也应提高劳动权益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
网约车司机 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向东 张凤 Paul M.A.Baker
本文综合"零工经济"(Gig经济)的国际国内典型研究文献,聚焦知识工业时代"Gig经济"改造和提升"劳动"品质的潜力,提出了知识工业时代赋予"Gig经济"与"分享经济"相互支撑、互为发展机会的关系,特别是其赋予劳动除传统形态产业实践之外更为前瞻性的发展机会,给出了这一发展背景下的更为贴切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关发展机制,更强调了这一背景下"Gig经济"经由分享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再造劳动的匠心价值、从而提升劳动品质的独特作用。而其间作为支撑平台的分享经济及其数字软件平台,也需要高品质和高度多样化劳动的需求来创造和促进自身差别化发展,这一发展关系也可能为我国发展新工业经济业态及其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