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1)
- 2023(6864)
- 2022(6035)
- 2021(5601)
- 2020(5253)
- 2019(12279)
- 2018(12289)
- 2017(24630)
- 2016(13682)
- 2015(15398)
- 2014(15458)
- 2013(15436)
- 2012(14648)
- 2011(13291)
- 2010(13676)
- 2009(13075)
- 2008(13412)
- 2007(12342)
- 2006(10576)
- 2005(9601)
- 学科
- 济(55852)
- 经济(55792)
- 业(37033)
- 管理(34077)
- 方法(29114)
- 企(27649)
- 企业(27649)
- 数学(26075)
- 数学方法(25819)
- 中国(15553)
- 农(15227)
- 财(14887)
- 银(12408)
- 学(12397)
- 银行(12377)
- 贸(12270)
- 贸易(12269)
- 制(11986)
- 易(11947)
- 行(11677)
- 业经(11175)
- 融(11095)
- 金融(11092)
- 险(11034)
- 保险(10940)
- 农业(9892)
- 地方(9777)
- 务(9612)
- 财务(9597)
- 财务管理(9565)
- 机构
- 大学(200852)
- 学院(198260)
- 济(81238)
- 经济(79469)
- 管理(74597)
- 研究(66590)
- 理学(63428)
- 理学院(62672)
- 管理学(61452)
- 管理学院(61079)
- 中国(56148)
- 京(42726)
- 科学(41871)
- 财(40154)
- 农(38098)
- 所(35176)
- 中心(32357)
- 研究所(32120)
- 财经(31949)
- 江(31061)
- 业大(30788)
- 农业(30350)
- 经(28924)
- 北京(26985)
- 经济学(25900)
- 范(25509)
- 师范(25233)
- 州(24421)
- 财经大学(23852)
- 经济学院(23718)
- 基金
- 项目(127562)
- 科学(99192)
- 基金(92968)
- 研究(90637)
- 家(81198)
- 国家(80545)
- 科学基金(67851)
- 社会(56704)
- 社会科(53581)
- 社会科学(53561)
- 基金项目(49304)
- 省(49175)
- 自然(44670)
- 自然科(43640)
- 自然科学(43619)
- 自然科学基金(42861)
- 划(42225)
- 教育(42035)
- 资助(39335)
- 编号(36965)
- 成果(30833)
- 部(29045)
- 重点(29042)
- 发(26663)
- 创(25889)
- 课题(25260)
- 科研(25225)
- 教育部(24615)
- 创新(24309)
- 大学(24037)
共检索到294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项燕彪 兰王盛
近日,"票据贷"产品成为互联网理财的新焦点,由于其具有期限短、门槛低、收益高等特点,并号称"唯一风险为银行倒闭",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本文对互联网"票据贷"的交易模式及市场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兴起的缘由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互联网"票据贷"的风险防控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票据贷 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但针对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其设质方式、质押对象与质押内容存在着较大法律风险,合规性不足,阻碍着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发展,仍然是互联网票据理财面临的法律主要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票据设质规则,并引入隐名代理规则,克服其法律风险,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但针对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其设质方式、质押对象与质押内容存在着较大法律风险,合规性不足,阻碍着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发展,仍然是互联网票据理财面临的法律主要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票据设质规则,并引入隐名代理规则,克服其法律风险,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然而,在互联网票据理财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蕴藏的票据真实性风险、合规性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通过互联网理财平台传递给投资者。本文立足于现有法律法规,试图通过分析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然而,在互联网票据理财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蕴藏的票据真实性风险、合规性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通过互联网理财平台传递给投资者。本文立足于现有法律法规,试图通过分析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张国初 李军
一、劳动投入质量变化研究概述如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在经济增长的根源的研究中有这样那样的分岐意见,但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将在经济增长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是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在当今迅速变革的世界中,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不是这个国家的资本或物质资源,而是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及其资源质量。人力资源构成了一个国家财富的最终基础。中国是个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佼 刘艳春
互联网金融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所营造的大数据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金融运作模式,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估和防控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带来的信用风险意义重大。文章从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入手,利用Eviews7.0计量分析软件,应用邹氏突变点检验和虚拟变量法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近15年的相关金融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探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信用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同时针对潜在的信用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叶文辉
一、互联网票据平台发展概况(一)互联网票据平台融资模式互联网票据平台P2B模式是个人对企业的一种借款模式。借入人一般为中小微企业,以其持有的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互联网票据借贷平台质押,通过约定收益或将收益权转让给投资人,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其典型的融资流程是:融资企业把持有的票据质押给互联网票据平台指定的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由其托管,投资人通过互联网票据平台把资金借给融资企业;企业按期还款后解押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应飞
一、互联网信贷的风险探析(一)资金的到期偿付可能得不到保障。对于资金的供给者来,说资金的到期归还不能得到保障。我们知道在抑制金融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信用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危机。因此信用问题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但同时对于人的信用考核和对于公司的信用考核却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公司的考核我们可以看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对以往的贷款情况进行了解。但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小君 石涛
基于2015-2018年国内8个互联网金融风险"重灾区"月度面板数据,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三个维度,度量了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重灾区的等级及风险类别,并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总体上,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处于高风险及以上等级,信用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区域类别上,金融深化程度高且风险高的区域集中在北上广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性风险是主因;金融深化程度低且风险高的区域集中于中部及西部地区,信用风险是主因。企业盈利能力、固定资产投资、通货膨胀率及房地产投资额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风险自身具有累积效应。为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分类治理,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创新力度,提高监管治理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红 郭亮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金融科技应运而生,对传统的金融生态产生了深刻影响。金融科技风险包括金融科技合规风险、金融科技操作风险、金融科技信用风险、金融科技法律风险、金融科技市场风险、金融科技流动性风险、金融科技声誉风险,具有复杂性、内生性、非平衡性、易变性。防范金融科技风险及其给现有风险防范体系带来的冲击,应从金融科技平台建设、合规科技应用、金融安全与反欺诈技术开发着手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从创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管沙箱模式、优化监管科技生态环境着手发展监管科技;从完善金融科技法律、制度、人才、政策服务、监管基本规则、信用体系着手构建金融科技风险全面管理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增强
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信息垄断,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数据和云计算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加之可以极大地改善传统的金融服务滞后、覆盖面窄等不足,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跨界"和"混搭"的状态,具备了金融风险和互联网风险的双重风险,并且风险的关联性极高,再加上我国现阶段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尚未建立健全,恶意骗贷等现象极易发生,同时互联网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我国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拴牢
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形成缘由分析高拴牢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在经受着沉重负债的困扰。负债及负债经营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常见的一种经营作法,但问题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负债具有负债额度大、负债比率高、到期债务不能偿还的不良债务的特点。大量不良债务的存在既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