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0)
2023(4220)
2022(3530)
2021(3239)
2020(2708)
2019(5817)
2018(6019)
2017(11623)
2016(5785)
2015(6313)
2014(5353)
2013(4961)
2012(4342)
2011(3823)
2010(3864)
2009(3796)
2008(3836)
2007(3593)
2006(3256)
2005(2794)
作者
(14631)
(12214)
(12069)
(11131)
(7675)
(5781)
(5490)
(4615)
(4591)
(4411)
(4139)
(4031)
(3854)
(3844)
(3648)
(3627)
(3599)
(3553)
(3500)
(3440)
(3020)
(2887)
(2758)
(2744)
(2698)
(2695)
(2688)
(2677)
(2383)
(2378)
学科
管理(24539)
(22724)
(21455)
企业(21455)
(19119)
经济(19108)
技术(10971)
技术管理(8683)
业经(7670)
(7025)
方法(6805)
信息(6346)
中国(6097)
(5315)
财务(5304)
财务管理(5296)
理论(5270)
企业财务(5110)
产业(5087)
数学(5023)
(5023)
银行(5017)
(5000)
数学方法(4923)
(4797)
总论(4571)
信息产业(4507)
(4314)
(4264)
贸易(4258)
机构
大学(73787)
学院(73558)
管理(32549)
(27976)
理学(27560)
经济(27391)
理学院(27331)
管理学(26960)
管理学院(26798)
研究(21812)
中国(18001)
(15159)
(14153)
科学(12511)
中心(11749)
(11497)
财经(11018)
(9915)
(9822)
(9561)
北京(9361)
业大(9164)
(8914)
师范(8837)
研究所(8787)
商学(8756)
商学院(8659)
(8626)
技术(8136)
财经大学(8097)
基金
项目(49836)
科学(40434)
研究(38121)
基金(36385)
(31507)
国家(31245)
科学基金(28008)
社会(25160)
社会科(23854)
社会科学(23845)
(19969)
基金项目(19287)
自然(17263)
自然科(16958)
自然科学(16952)
自然科学基金(16695)
教育(16457)
(16117)
编号(15936)
(13750)
成果(13356)
资助(13170)
创新(13046)
项目编号(11375)
国家社会(10825)
重点(10742)
(10377)
(10078)
(10038)
课题(9875)
期刊
(30179)
经济(30179)
研究(20616)
中国(16147)
管理(13547)
(12445)
学报(10419)
科学(9238)
图书(9098)
教育(8143)
(7823)
金融(7823)
大学(7692)
(7449)
技术(7181)
学学(6876)
情报(6619)
书馆(6080)
图书馆(6080)
业经(5632)
经济研究(5575)
科技(5437)
财经(5398)
农业(4869)
理论(4710)
(4655)
实践(4411)
(4411)
(4335)
论坛(4335)
共检索到113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周大勇  王秀艳  
传播技术的革新使受众身份发生转变,成为能够积极传播的新受众,宣告大众群体置身于主动传播的序列。互联网"圈层"的确立,客观上完成对新受众的群组和分层,有助于精准传播。尽管圈内多数信息接受者继续保持浏览或扫描式的"浅阅读",但专业或学术"圈层"的"深阅读"对其形成反拨。值得关注的是,"圈层"传播引起"人—媒"过度互动,造成新受众"传—受"双重焦虑。传播时代的到来,需要新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有效把控"圈层"传播,正确扮演"传—受"双重角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敏玉  张萌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推动了移动商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更为高效,还重新塑造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推动新环境下全新消费趋势的形成。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广告受众的信息触发模式体现出意见领袖的圈层化传播、基于身份认同的自发传播、沉浸式的无意识传播等特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媒介转移成本、消费者感知风险、消费者感知价值三个因素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现出被"粘连的碎片化"、注重购物空间的私密性、具有冲动型购买行为等特点。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宇佳  张克永  
为了提升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能力,探索移动互联网情境下的学术新媒体信息传播规律,本文在分析学术新媒体内涵的基础上,从学术信息生成、传递及互动交流等方面探究学术新媒体信息传播特性,将信息主体、信息内容、新媒体平台、信息环境作为构成要素,以信息的流转过程为主要传播路径构建学术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型,并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胡琨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难题。本文选取"立"与"困"的视角,结合实践中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力图找准新时代档案文化传播定位:主体社会合作性、内容轻量性与多元性、平台开放性与丰富性、主客体交互及时性。同时指出,"互联网+"时代档案文化面临两大传播难点:一是档案文化传播开放性与安全性的矛盾;二是"主客一体"式传播冲击档案文化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海永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形式日趋多样,不仅给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给人带来多样的视觉感受与体验,甚至改变着大众的个体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时代社会风气。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是间离与共谋,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传播者与受众在需求、审美理念、价值观上的冲突与和谐。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试图阐释信息传播形式的变化与受众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双方的和谐共赢,并探讨将这种和谐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长久持续地发挥更大社会价值的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夫磊  高迎  
提高"互联网+"环境下公共信息的可获取性和易传播性,增强公众对公共信息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传播学视角对公共信息传播模式与公众获取行为进行系统考察,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公共信息传播模式与公众获取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情形下均衡点的稳定性,并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公共信息传播模式以及公众获取公共信息的策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分别是各因素的增减函数,求得上升与下降的梯度值。当在大众传播模式下的额外收益小于在分众传播模式下的额外收益,政府将会采取分众传播策略、公众将会采取获取公共信息的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有个做HR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招聘的一位候选人在最后关头放弃入职,原因是他在微信公众号"曝工资"中看到对该公司的不良评论。对于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公司应该怎样应对这些对公司不利信息的传播?(檀一夫)主动适应信息化新环境陈必文(四川电力关变电建设公司)第一,在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公司都不能回避信息化带来的影响,而应该主动适应并用好信息化平台。公司(涉机密的除外)应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永忠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容量大,对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体育信息是网络信息的重要内容,体育信息网络化也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我国目前的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无论从规模,还是传播速度上都与国外体育信息的网络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体育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现状,了解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推进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唐云锋  刘涛  王艳艳  
当下,网络社交中的圈层化导致虚拟场域群体极化现象日趋突显。通过对网络圈层的形成过程与圈层特质分析发现,由于网络圈层主体的复杂性、圈层间群体的派别性、网络圈层技术的助推性以及网络圈层间文化的异质性,导致微博舆情传播中因圈层间主体观点相斥,在不同圈层的互动中产生冲突而形成群体极化。同时由于舆情主体圈层化、舆情传播的突发与裂变性以及传播平台间的共振性,微博舆情在虚拟场域中的群体极化容易与现实发生共振效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剑平  杨明丽  
构建以"3大传统理念+3大新理念"体系,打造"众媒体"平台,通过"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加强正能量传播巩固和增加品牌价值,强化负能量管控,增强品牌价值损失修复力,实现品牌价值的保值和增值。移动互联时代,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给品牌传播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维护电网企业良好品牌形象成为新的时代课题。遵循"互联网+"和品牌传播管理发展规律,国网重庆电力明确了电网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国家电网品牌传播管理的内涵:紧跟信息革命潮流,强化"互联网思维",围绕品牌传播管理与"互联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剑平  杨明丽  
构建以"3大传统理念+3大新理念"体系,打造"众媒体"平台,通过"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加强正能量传播巩固和增加品牌价值,强化负能量管控,增强品牌价值损失修复力,实现品牌价值的保值和增值。移动互联时代,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给品牌传播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维护电网企业良好品牌形象成为新的时代课题。遵循"互联网+"和品牌传播管理发展规律,国网重庆电力明确了电网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国家电网品牌传播管理的内涵:紧跟信息革命潮流,强化"互联网思维",围绕品牌传播管理与"互联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磊  阳晓伟  
文章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传播内容的管制机构、立法现状、管制方式以及行业协会方面的研究发现,我国互联网传播存在内容管制制度不完善,网络立法繁多但层次较低;管制机构多元化,各主管机关权力冲突;在互联网传播内容管制方面管控技术落后;行业自律水平低等问题。针对我国互联网传播内容存在问题及管控现状,提出以下对策:明确网络立法的指导思想,对互联网络进行立法管制;建立互联网管制的主管机构,实现现有互联网管制机构进一步融合;加大政策和资金上对网络管控技术的支持;促进行业自律,鼓励企业、政府和民众共同监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卫东  
政府组织传播是政府组织信息在其系统网络结构中的流动过程,本质上是政府组织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固定互联网相比,突出特点是具有移动性,将打破用户对固定终端设备的依赖,能对政府组织传播模式产生变革性影响: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广度和便捷性;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实时性和效率;能增强政府组织传播的个性化和互动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组织传播模式,可从两结点间的信息传递模式、结点自身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所有结点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等三个层面进行描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恩  曾玲  伍子祺  
本文以"融360与湖南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事件为源头,深入分析和探讨当前互联网理财企业与媒体深度合作所呈现出的互联网理财品牌传播对媒体的现实需求。结合传统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理论的不足,提出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品牌选择分为三阶段,且分别遵循不同的效用原则行为机理;品牌传播引导效果直接决定了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者的后续消费对象和品牌选择行为。基于此,文章从五方面提出互联网理财企业依托媒体引导互联网理财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的对策,以期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品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恩  曾玲  伍子祺  
本文以"融360与湖南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事件为源头,深入分析和探讨当前互联网理财企业与媒体深度合作所呈现出的互联网理财品牌传播对媒体的现实需求。结合传统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理论的不足,提出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品牌选择分为三阶段,且分别遵循不同的效用原则行为机理;品牌传播引导效果直接决定了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者的后续消费对象和品牌选择行为。基于此,文章从五方面提出互联网理财企业依托媒体引导互联网理财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的对策,以期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品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