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0)
2023(7632)
2022(6094)
2021(5388)
2020(4630)
2019(10365)
2018(10156)
2017(20390)
2016(10482)
2015(11335)
2014(10736)
2013(10575)
2012(9173)
2011(7933)
2010(7925)
2009(7667)
2008(7892)
2007(7244)
2006(6338)
2005(6052)
作者
(27624)
(23299)
(23233)
(21614)
(14859)
(10929)
(10267)
(8906)
(8590)
(8281)
(7797)
(7712)
(7599)
(7161)
(7057)
(6994)
(6958)
(6746)
(6673)
(6645)
(5708)
(5554)
(5482)
(5322)
(5161)
(5116)
(5098)
(5086)
(4569)
(4395)
学科
(70926)
(68341)
企业(68341)
(52138)
经济(52078)
管理(51180)
业经(26301)
方法(22431)
(20594)
(18755)
(17554)
财务(17547)
财务管理(17542)
企业财务(16607)
技术(15172)
数学(15029)
数学方法(14958)
农业(14481)
(12028)
企业经济(11947)
(11766)
经营(10944)
(10751)
(10611)
理论(10588)
技术管理(10473)
(10076)
贸易(10073)
中国(10037)
(9852)
机构
学院(153964)
大学(145708)
(70059)
管理(69321)
经济(69060)
理学(59943)
理学院(59519)
管理学(59020)
管理学院(58731)
研究(39844)
中国(34043)
(33128)
(28601)
财经(26772)
(24385)
(23475)
(23029)
商学(21379)
科学(21314)
商学院(21199)
经济学(20981)
财经大学(19690)
业大(19551)
经济学院(19251)
中心(19128)
经济管理(19125)
(18277)
(18228)
农业(18057)
北京(17254)
基金
项目(98726)
科学(81839)
基金(75134)
研究(74887)
(63032)
国家(62414)
科学基金(57872)
社会(51836)
社会科(49365)
社会科学(49354)
基金项目(40030)
(39731)
自然(36400)
自然科(35728)
自然科学(35722)
自然科学基金(35190)
教育(32790)
(30708)
编号(29452)
资助(29221)
(29074)
(25089)
创新(22327)
国家社会(22074)
(21815)
(21424)
(21197)
成果(21190)
重点(20996)
人文(20279)
期刊
(79970)
经济(79970)
研究(42162)
管理(31358)
(29724)
中国(25483)
(22458)
科学(17831)
业经(16885)
农业(15851)
技术(15806)
学报(15539)
财经(13778)
(13585)
金融(13585)
大学(13042)
经济研究(12921)
学学(12709)
(12008)
技术经济(11048)
(11047)
财会(10003)
问题(9949)
商业(9637)
现代(9178)
教育(8883)
世界(8254)
(7806)
经济管理(7794)
会计(7687)
共检索到222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丰波  吴绪亮  
用户多归属降低了进入者的壁垒,并赋予用户更为灵活的选择,从而较好地制约了企业排除竞争和限制交易条件的能力。此外,互联网的快速创新、用户偏好的异质性、核心好友圈和负网络效应等因素均能够有效限制网络效应强化企业市场势力的作用,促使互联网企业积极从事创新,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用户体验。因此,在认定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势力时,需要充分考虑用户多归属等制约网络效应的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宇  袁正  
本文对网络效应和互联互通构建模型,说明存在网络效应时,互联互通导致企业利润的变化。网络服务是否从互联互通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取决于网络效应系数和单位连接费用,一般而言,如果网络效应系数较小,支付的连接费用也较小,或者网络效应系数较大,支付的连接费用也可以较大,这时,网络将从互联互通中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一结论对新进入厂商、主导厂商或者势均力敌的厂商都成立。如果不满足上述情形,互联互通可能使它们的利润下降。中国电信业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文的理论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学信  
随着我国电信、电力等网络产业改革的进展,互联互通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介绍了国外对垂直性的网络产业中互联互通管制的实践和相关的接入定价方法,并分析了目前困扰我国电信业的互联互通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接入价格是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的经济基础,接入价格应被设计为仅仅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目标,而不能兼顾其他政策目标;过低的接入价格水平是目前电信业互联互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应该选择以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的接入定价;在接入成本的计算方法上,应以长期增量成本法为主,短期内可以采用完全分配成本法作为一种过渡手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课题组  陈晓东  
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融合发展不仅要建立可靠互信的合作机制,而且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使区域协作能深入而有效地开展下去,而这些措施的落实必须要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执行。企业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执行者,是经济资源整合的积极推动者,也是激活地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从企业视角考察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不仅有利于深化互联互通研究,还有助于将互联互通落到实处。当前,企业参与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主要方式包括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等投资方式,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等贸易方式,许可证、特许经营、交钥匙合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课题组  陈晓东  
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融合发展不仅要建立可靠互信的合作机制,而且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使区域协作能深入而有效地开展下去,而这些措施的落实必须要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执行。企业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执行者,是经济资源整合的积极推动者,也是激活地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从企业视角考察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不仅有利于深化互联互通研究,还有助于将互联互通落到实处。当前,企业参与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主要方式包括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等投资方式,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等贸易方式,许可证、特许经营、交钥匙合同等契约方式。企业参与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在东道国的经验、所处区位、资源禀赋、文化沟通、产业特征、投资战略、产业优势等因素。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参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要立足长远,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在有关政策与具体措施上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于实体经济从业者来说,应该是如何"+"?如何计划?如何行动呢?怎样让一个个互联网概念落地生根,变得可执行、可操作,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呢?A什么是企业互联网"互联网+"最核心的载体就是企业,而企业是一个高级的智能体,拥有着群体智慧,运行着科技创新。既然企业是一个智能体,那么是否存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晓明  邱瑶  张均强  
【目的/意义】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内在源泉,而能力组合配置与互联网企业网络外部性产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综合分析互联网企业网络外部性、能力组合配置与成长绩效间的内在关系。【设计/方法】从现有业务能力(反映企业当前业务经营的能力)和动态能力(反映企业未来业务开发的能力)两个维度对互联网企业能力组合的综合水平进行了刻画,并在考虑成本预算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于网络外部性、互联网企业能力组合配置及成长绩效的模型框架。【结论/发现】受网络外部性影响,互联网企业在选择能力组合时,往往比传统企业更关注动态能力;在企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互联网企业将优先满足动态能力对资源的要求以把握新商机,此外,能力组合中的能力分别与其自身的边际产出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与其各自的边际成本呈明显的负向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建华  
互联网络推动了企业公关向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增强了企业公关的管理功能;促使企业形象塑造更加透明、新颖;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公关信息系统,并高效解决公关危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立茹  
互联网经济下,企业网络创新能力比单个企业创新能力更加重要。互联网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经济,存在节点创新与网络价值的正反馈机制、软件创新和硬件创新的正反馈机制、企业创新与产业地位的正反馈机制。价值网络创新架构要素包括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和客户。核心企业创新战略引领者地位增强并组织平台实现创新;节点企业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并以大量弱联系改变价值网络的创新特性;客户作为价值提供者进入价值网络创新体系。价值网络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有效的技术创新。企业价值网络制度创新路径,包括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联盟、内部创业制度和网络研发基金等。企业价值网络管理创新路径,包括大数据管理、物联网管理和网络文化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清  谢正义  
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组织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提高了组织运行的效率,进而使组织的形态发生变化。文章以实证的方法通过调研数据验证了互联网络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可以预见网络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并对组织变革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清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管理成本,改变企业生产活动的方式,但是,究竟会对企业运营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更多元化还是更专业化,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互联网络应用存在两个阶段。在企业内部应用的初级阶段,随着互联网络应用程度加深,企业倾向扩大业务范围,降低专业化程度;而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互联网络应用的高级阶段,随着互联网络应用程度的加深,企业倾向缩小业务范围,提升企业专业化程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晓明  邱瑶  张均强  
【目的/意义】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内在源泉,而能力组合配置与互联网企业网络外部性产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综合分析互联网企业网络外部性、能力组合配置与成长绩效间的内在关系。【设计/方法】从现有业务能力(反映企业当前业务经营的能力)和动态能力(反映企业未来业务开发的能力)两个维度对互联网企业能力组合的综合水平进行了刻画,并在考虑成本预算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于网络外部性、互联网企业能力组合配置及成长绩效的模型框架。【结论/发现】受网络外部性影响,互联网企业在选择能力组合时,往往比传统企业更关注动态能力;在企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互联网企业将优先满足动态能力对资源的要求以把握新商机,此外,能力组合中的能力分别与其自身的边际产出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与其各自的边际成本呈明显的负向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楠  伍世安  
笔者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研究了电信产业互联互通过程中运营商之间的策略选择,用演化稳定策略描述了互联运营商间合作竞争的长期演化趋势,探讨了规制机构的惩罚效应对违规电信运营商的有效性,指出政府对拒绝互联互通的惩罚、接入价格以及由拒绝互联互通引起的利益变化是影响系统演化结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琪  
本文基于企业社会网络研究理论模式,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电子社会网络含义、特征与价值。企业电子社会网络指的是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而形成内外社会关系结构,具有"小世界"特征;"弱关系"但能继续发挥信息桥的作用;"结构洞"减少;信任地位凸显等特征。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与企业组织借助电子社会网络发生重大改变。企业电子社会网络蕴含了丰富的社会资本,并实现了全球扩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