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6)
2023(16340)
2022(14111)
2021(13310)
2020(11157)
2019(25638)
2018(25347)
2017(49013)
2016(26449)
2015(29574)
2014(29254)
2013(28573)
2012(25786)
2011(22960)
2010(23282)
2009(21820)
2008(20398)
2007(17777)
2006(15262)
2005(13411)
作者
(74181)
(61387)
(60961)
(58122)
(39172)
(29622)
(27847)
(23879)
(23337)
(22031)
(20936)
(20582)
(19378)
(19280)
(19076)
(18963)
(18318)
(18202)
(17615)
(17467)
(15181)
(15148)
(14852)
(13954)
(13790)
(13733)
(13592)
(13560)
(12433)
(12155)
学科
(99624)
经济(99511)
管理(75825)
(73764)
(63038)
企业(63038)
方法(48718)
数学(42491)
数学方法(41742)
中国(30758)
(28474)
金融(28472)
(27412)
(26919)
银行(26876)
(25955)
(25843)
业经(23154)
(22281)
(20874)
地方(20842)
理论(19440)
(18604)
财务(18516)
财务管理(18482)
(18317)
贸易(18300)
(17819)
企业财务(17583)
农业(17366)
机构
学院(362242)
大学(360671)
管理(143046)
(139671)
经济(136530)
理学(124579)
理学院(123236)
管理学(120660)
管理学院(120031)
研究(116466)
中国(91550)
(75670)
科学(73664)
(65208)
(58109)
(57877)
中心(54971)
业大(54550)
研究所(53253)
财经(52686)
(51579)
(47853)
北京(47382)
(46651)
师范(46154)
农业(45520)
(43155)
(42382)
经济学(42144)
财经大学(39517)
基金
项目(251432)
科学(197264)
研究(182388)
基金(181607)
(158318)
国家(157003)
科学基金(135351)
社会(113287)
社会科(107493)
社会科学(107465)
(99771)
基金项目(95678)
自然(89633)
自然科(87644)
自然科学(87625)
自然科学基金(85997)
教育(85068)
(83580)
资助(76449)
编号(74907)
成果(60026)
重点(56344)
(54682)
(53104)
(52854)
课题(51544)
创新(49240)
科研(48585)
教育部(47045)
大学(46950)
期刊
(145797)
经济(145797)
研究(103394)
中国(67024)
学报(57961)
科学(52452)
(52233)
管理(51716)
(49407)
大学(43655)
(42292)
金融(42292)
教育(41932)
学学(41253)
农业(35847)
技术(31991)
业经(24955)
财经(24941)
经济研究(24491)
(21285)
(18774)
问题(18270)
图书(17822)
理论(17543)
科技(17205)
统计(16797)
技术经济(16763)
(16661)
商业(16249)
实践(16193)
共检索到521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畴镛  黄贝拉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金融创新之一,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多以经典的委托代理模型为基准,忽略了供应链金融参与方之间存在着互惠性偏好的倾向。文章简要回顾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行为经济学家Rabin提出的互惠性偏好理论,对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了行为经济学层面的拓展,以当前流行的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协作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互惠性偏好引入前后各方的收益情况。文章首先构建了经典的HolmstoRm和milgRom模型,研究了核心企业和协作企业均为理性经济主体情形下的博弈收益情况;其次,通过将互惠性偏好引入到HolmstoRm和milgRom模型中,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占永志  
以平台型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反向保理融资业务为背景,以银行与反向保理平台的委托授信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经典HM模型,分析了完全理性假设下银行对平台的最优激励契约;在此基础上,将行为经济学的互惠偏好理论引入模型,提出了基于平台互惠的激励契约;最后通过参数赋值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银行作为善意向平台提供额外固定报酬时,具有互惠偏好的平台会付出额外努力,为银行创造更大收益,从而理性人假设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实现新的帕累托均衡;(2)在一定范围内,银行提供的额外固定报酬不变时,互惠偏好越强的平台付出的努力越大,为银行创造的收益越多,反之,则越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鹏  
近年来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取得了快速发展,银电合作已成为企业业务开展的主要模式。文章以农产品电子订单质押为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银行与B2B平台间的激励契约设计问题,并依据B2B平台互惠性偏好因素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最后得出B2B平台努力水平与银行收益较传统模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考虑互惠性偏好情况下,B2B平台偏好行为越强,其努力水平提升程度就越高,银行收益只在有效集范围内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健柏  徐珊  刘笃池  
借鉴F-S模型,将公平偏好理论融入到纳入股权激励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通过概率化模型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行分析,为研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害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结果表明:在双重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股权激励的引入使得经理人同时具备所有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能有效地激励经理人。并且,经理人的公平偏好感会使这种激励效果更加显著,一个具有较高公平偏好感的经理人愿意接受的股权比例也相对较高。在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中,给公平偏好的经理人授予适度的股权激励,使其与中小股东保持一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抑制控股股东掏空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鹏  王磊  伏红勇  陈晓旭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展和理论延伸。以业务中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itics,4PL)与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itics,3PL)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结合行为经济学家Rabin提出的互惠性偏好理论,本文构建了植入互惠性偏好的非利润指标委托代理模型,并从确定性收入溢价为常数及确定性收入溢价与固定支付为函数关系两个方面,研究了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契约设计问题。研究发现,引入互惠性偏好后,第四方物流对第三方物流表现友善时,第三方物流会更加努力工作,且第三方物流互惠性偏好越强,其努力程度越强;第四方物流给予相同固定支付时,互惠性偏好越强的第三方物流付出的努力数量越多,此时第四方物流获得的收益越多。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王恒  孙俊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将互惠偏好理论引入到双重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比较生产者和监管者在无互惠偏好和有互惠偏好下的学习水平、产出努力水平和合作努力水平,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生产者和监管者的学习水平与激励系数成正比,与学习成本负相关,与互惠偏好、固定报酬无关;初始学习能力髙的生产者和监管者可提高消费者期望收入;生产者和监管者的努力程度与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影响系数正相关,与产出成本负相关,与固定报酬无关,但固定报酬可以促进委托代理关系构建;激励系数与风险规避系数、环境波动程度成反相关;互惠偏好系数大于临界值时努力水平与互惠偏好系数负相关,但努力程度仍大于无互惠偏好行为下的努力水平,于临界点达到峰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相莲  汪贤裕  
文章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对在不对称信息下的两级供应链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说明在供应链的优化过程中,将分销商视作代理人的时候,排除分销商不仅要考虑到分销商的边际成本,还要考虑到分销商不参与供应链时而在其他供应链中的租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向秋华  黄健柏  钟美瑞  
本文系统概述了自私自利假设下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产生的困惑和可控博弈实验对标准经济假设之下所做出预言的背离,从而提出改变传统的自私自利假设,把非公平规避、互惠偏好等社会偏好融入到标准经济模型中的思想。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行为激励契约或行为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在这种分析框架构建过程中,具体借鉴实验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激励契约行为分析框架可以更好接近现实生活和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华  张好雨  柳瑞禹  
在高管薪酬水平过高、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过大的背景下,从纵向公平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假设员工是具有嫉妒和自豪两种纵向公平偏好的风险规避者,设计了代理人具有纵向公平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如下结论: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高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低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蒲勇健  刘敬伟  张同健  
通过对互惠性偏好在企业运营中传导机制的经验性检验,揭示了互惠性效应的微观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充分发挥互惠性偏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功能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滢棠  乔忠  
针对果蔬供应链中,供应链成员缺乏真实传递果蔬质量和新鲜度等相关信息的意愿,使得供应链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供应链下游成员承担绝大部分风险等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以农户和超市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引入风险分担度r的果蔬供应链风险分担模型,形成考虑农户风险分担努力因素的委托代理契约,与原有契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农户风险分担努力因素的委托代理契约使农户收益增加,风险降低。建议农户应加强与超市的信息沟通,主动为分担风险做出努力,使供应链效益最大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诗朦  林挺  张丽  
通过引入互惠偏好模型,构建供应链中各节点间知识共享意愿强弱水平和均衡链条效益产出博弈模型,揭示了互惠偏好影响不同状态供应链节点间知识共享意愿和链条效益的内在机理。研究显示:在任何一种状态的供应链中,互惠偏好对供应链节点的知识共享意愿和链条效益都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对于节点长期合作形成的良性稳定状态的供应链来讲,下游节点的互惠偏好倾向对知识共享意愿和链条的效益促进作用比上游节点更为重要,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者来讲更应该监督、激励和扶持下游节点,保证其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他节点的知识共享积极性,进而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夏徐斌  
监管博弈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风险偏好影响其有效性,对不同经营效率的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也有差异。监管机构宜引入审核和惩罚等机制,提高监管强度,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对高效率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宜采取原则导向的监管,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其竞争力和活力;对低效率金融机构,应采取规则导向的监管。同时,监管行为可更具灵活性,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采取不同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京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市场容量也在持续快速地增长。而由于电脑硬件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复杂性,一般大多数用户对售后服务的依赖性很强。过去绝大多数电脑厂商所采用的售后服务模式主要是自营服务,但随着近年来售后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电脑厂商迫于服务成本控制的压力以及人力资源的限制,往往难以独立完成全部售后服务工作,因此选择与第三方"专业售后服务商"进行合作成为电脑厂商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文章以供应链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电脑行业售后服务商的选择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