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0)
- 2023(13540)
- 2022(11775)
- 2021(10845)
- 2020(9033)
- 2019(20532)
- 2018(20489)
- 2017(39957)
- 2016(21418)
- 2015(23866)
- 2014(23928)
- 2013(23869)
- 2012(22051)
- 2011(20100)
- 2010(20087)
- 2009(18449)
- 2008(17738)
- 2007(15546)
- 2006(13616)
- 2005(12077)
- 学科
- 济(105759)
- 经济(105656)
- 管理(61523)
- 业(56912)
- 企(47384)
- 企业(47384)
- 方法(43300)
- 数学(37678)
- 数学方法(37302)
- 中国(23486)
- 地方(23222)
- 学(22818)
- 农(22161)
- 财(21937)
- 业经(20970)
- 制(15701)
- 贸(15263)
- 贸易(15256)
- 农业(15235)
- 理论(14802)
- 环境(14733)
- 和(14719)
- 易(14716)
- 地方经济(14501)
- 融(14381)
- 金融(14380)
- 银(13869)
- 银行(13828)
- 技术(13534)
- 务(13413)
- 机构
- 大学(315852)
- 学院(312630)
- 济(133459)
- 经济(130776)
- 管理(123786)
- 理学(107960)
- 研究(107840)
- 理学院(106745)
- 管理学(104975)
- 管理学院(104409)
- 中国(77483)
- 科学(66483)
- 京(66103)
- 财(58823)
- 所(54372)
- 研究所(49817)
- 农(48908)
- 财经(47989)
- 中心(47443)
- 业大(46317)
- 江(44054)
- 经(43635)
- 北京(41648)
- 经济学(41537)
- 范(40485)
- 师范(40095)
- 院(38858)
- 农业(38330)
- 经济学院(37256)
- 财经大学(35879)
- 基金
- 项目(215656)
- 科学(169732)
- 基金(157814)
- 研究(155739)
- 家(137831)
- 国家(136744)
- 科学基金(117347)
- 社会(99820)
- 社会科(94713)
- 社会科学(94687)
- 基金项目(83986)
- 省(83222)
- 自然(76324)
- 自然科(74557)
- 自然科学(74542)
- 自然科学基金(73212)
- 教育(70379)
- 划(70010)
- 资助(65240)
- 编号(61727)
- 成果(49806)
- 重点(47921)
- 部(47786)
- 发(46163)
- 创(44435)
- 课题(42232)
- 创新(41506)
- 国家社会(41373)
- 科研(41186)
- 教育部(41088)
- 期刊
- 济(146711)
- 经济(146711)
- 研究(94981)
- 中国(53054)
- 学报(50557)
- 科学(46262)
- 管理(45408)
- 农(43751)
- 财(43161)
- 大学(37940)
- 学学(36015)
- 农业(30551)
- 教育(29824)
- 技术(25944)
- 融(25792)
- 金融(25792)
- 经济研究(24803)
- 财经(24083)
- 业经(21729)
- 经(20643)
- 问题(18781)
- 技术经济(16522)
- 理论(15383)
- 业(15173)
- 科技(14809)
- 图书(14782)
- 现代(14026)
- 实践(13826)
- 践(13826)
- 商业(13810)
共检索到450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同建 蒲勇健
在知识经济时代,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互惠性偏好对经济人的理性偏好进行了强烈的挑战,从而导致互惠性企业理论对理性管理理论的冲击。互惠性理念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具有一定的存在性和革命性,促进了管理行为的优化和管理机制的变革,进而有效地改进了企业的运营绩效。基于相同的企业环境,借助于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的传导机制,互惠性与理性经济效应的比较性分析深刻地揭示了互惠性偏好的前沿性,验证了互惠性管理策略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存在着显著的应用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蒲勇健 刘敬伟 张同健
通过对互惠性偏好在企业运营中传导机制的经验性检验,揭示了互惠性效应的微观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充分发挥互惠性偏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功能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博
强互惠行为是在行为博弈实验中发现的一种特殊人类行为,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通过比较行为博弈与演化博弈的分析范式以及强互惠行为与跟风策略发现,在方法论选择上行为博弈重视数据资料,演化博弈重视逻辑推理。行为博弈以演化博弈为导向,演化博弈以行为博弈为基础,两者具有互补性。强互惠行为与跟风策略的殊途同归,证明了强互惠行为的生物理性本质,也说明了行为博弈与演化博弈的逻辑联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郁露露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它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个体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利他动机,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已不能够合理地解释现有各领域的经济行为。文章基于互惠性的视角,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并就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稳定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惠性偏好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同健 李迅 孔胜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主要方式。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日益得到加强。在互惠性的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知识转化的经验性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互惠性环境下知识转化的微观机理,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文化建设、并提高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的知识转化效率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种重要理论假设,互惠性行为已逐渐融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之中。作为一种前沿性的管理文化,组织学习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关键性的动力机制。互惠性行为对包括组织学习在内的前沿性管理思想存在着天然的激励功能,从而显著地改进了企业的运作绩效。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基于组织学习中介的互惠性行为的微观经济效应,为我国企业在互惠性环境下进一步强化组织学习、进而超越式地改进企业的运作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互惠性环境下,组织学习的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荣 张同建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行为,是实现知识的资本性功能的有效方式。知识理论中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宏观理论领域,缺乏对微观层面的应用性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但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前提下的完全合约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不存在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借助于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模型的简化形式,通过对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博弈均衡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不完全合约的互惠性激励措施在隐性知识转移活动中更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知识转移 激励理论 模型 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唐朱昌 陈勇
中俄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中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实现”龙熊”共舞。深化经贸合作是两国实现崛起过程中的双赢选择。一个迅速工业化的中国需要稳定可靠的俄罗斯市场,一个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同样也需要参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潜在市场。在中俄两国几乎具备所有条件的情况下,经贸合作进展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型不彻底。然而,为实现共舞,当前两国应利用良好的政治关系,扩大深化经贸合作,完善经济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完善市场建设,这不仅能消除影响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性障碍,也是两国成功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步骤。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畴镛 黄贝拉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金融创新之一,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多以经典的委托代理模型为基准,忽略了供应链金融参与方之间存在着互惠性偏好的倾向。文章简要回顾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行为经济学家Rabin提出的互惠性偏好理论,对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了行为经济学层面的拓展,以当前流行的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协作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互惠性偏好引入前后各方的收益情况。文章首先构建了经典的HolmstoRm和milgRom模型,研究了核心企业和协作企业均为理性经济主体情形下的博弈收益情况;其次,通过将互惠性偏好引入到HolmstoRm和milgRom模型中,比...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互惠性偏好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锐 陈永清 张同建
在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合作风险阻碍了项目质量的提高,而互惠性参与是知识产权合作风险治理的关键性策略。实证研究揭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合作风险互惠性治理的微观机理,发现互惠性参与在合作风险控制中的不足,进而以提高项目竞争力为目标提出互惠性参与的改进策略,为深化知识产权合作风险治理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振宇 汪宝 张艳
在绿色信贷发展潜力依旧巨大的背景下,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究银行、企业间的绿色信贷借贷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互惠性视角出发,分析绿色信贷借贷关系中的互惠性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银行、企业的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通过引入政府这一主体对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进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应当与企业培养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并尽可能避免负的互惠性借贷关系;银行、企业实施绿色信贷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对方给予自己的互惠性程度呈同方向变化;行业自律组织和政府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的形成。因此,要形成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不仅要完善国家或者行业自律组织的相关制度体系,还要培养银行和企业内部的互惠性意识。此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动态信息共享平台等都是必要措施。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借贷关系 互惠性视角 博弈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成华 嵇留洋 张同建
产学研是国家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引发了知识产权风险,致使产学研受到严重阻碍。文章在互惠性理论的引导下,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中国产学研样本数据,检验了互惠性参与、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和知识产权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互惠性参与的优势和不足,从企业和高校两个方向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治理路径,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危害,提高中国产学研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互惠性参与对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和知识产权风险治理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中国产学研互惠性参与的水平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成华 嵇留洋 张同建
产学研是国家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引发了知识产权风险,致使产学研受到严重阻碍。文章在互惠性理论的引导下,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中国产学研样本数据,检验了互惠性参与、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和知识产权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互惠性参与的优势和不足,从企业和高校两个方向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治理路径,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危害,提高中国产学研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互惠性参与对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和知识产权风险治理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中国产学研互惠性参与的水平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锐 陈永清 张同建
在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合作风险阻碍了项目质量的提高,而互惠性参与是知识产权合作风险治理的关键性策略。实证研究揭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合作风险互惠性治理的微观机理,发现互惠性参与在合作风险控制中的不足,进而以提高项目竞争力为目标提出互惠性参与的改进策略,为深化知识产权合作风险治理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