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4)
- 2023(8081)
- 2022(6526)
- 2021(6288)
- 2020(5169)
- 2019(12280)
- 2018(12212)
- 2017(23371)
- 2016(12370)
- 2015(14237)
- 2014(14116)
- 2013(13784)
- 2012(12576)
- 2011(11440)
- 2010(11726)
- 2009(10762)
- 2008(10163)
- 2007(8933)
- 2006(7893)
- 2005(6416)
- 学科
- 济(55445)
- 经济(55402)
- 业(33234)
- 管理(28856)
- 农(28685)
- 方法(22776)
- 企(21958)
- 企业(21958)
- 数学(20812)
- 数学方法(20293)
- 农业(19386)
- 地方(15941)
- 业经(14746)
- 中国(13679)
- 制(9146)
- 学(8649)
- 财(8571)
- 农业经济(8382)
- 理论(8270)
- 发(8103)
- 技术(7561)
- 贸(7512)
- 贸易(7503)
- 易(7170)
- 融(7148)
- 金融(7145)
- 环境(7134)
- 银(6867)
- 银行(6864)
- 策(6861)
- 机构
- 学院(171113)
- 大学(164859)
- 管理(66485)
- 济(64771)
- 经济(63013)
- 理学(57768)
- 理学院(57115)
- 管理学(55695)
- 管理学院(55399)
- 研究(54465)
- 中国(40946)
- 农(35170)
- 科学(34751)
- 京(33755)
- 业大(28719)
- 财(26978)
- 中心(26962)
- 江(26949)
- 所(26502)
- 农业(26320)
- 范(24342)
- 研究所(24208)
- 师范(24152)
- 州(21976)
- 财经(21059)
- 省(20916)
- 北京(20318)
- 技术(19541)
- 院(19537)
- 师范大学(18933)
- 基金
- 项目(119315)
- 科学(93776)
- 研究(89536)
- 基金(83543)
- 家(71754)
- 国家(71059)
- 科学基金(61637)
- 社会(55314)
- 省(52747)
- 社会科(52047)
- 社会科学(52031)
- 基金项目(44921)
- 教育(41659)
- 划(40981)
- 自然(39815)
- 自然科(38849)
- 自然科学(38843)
- 编号(38665)
- 自然科学基金(38061)
- 资助(33836)
- 成果(30392)
- 课题(27171)
- 发(27049)
- 重点(26612)
- 创(25150)
- 部(24859)
- 创新(23356)
- 年(22283)
- 科研(22263)
- 规划(21886)
共检索到252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昕 付文秀 于仁竹
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挥村干部双重身份的优势作用,实现合作社与村集体的资源互补及利益加成,提升治理水平与效率,是合作社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从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与政府、村集体、农户、农业企业互惠共生的视角,解析其成长模式,并以山东省南小王合作社为例进行了案例验证。研究发现,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通过信任、互惠等共生动力机制实现了各农村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共生,有效缓解了合作社发展中农户参与意愿不高、治理规范性差、凝聚力低等问题,促进了农户增收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燕舞
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分析,发现党支部领办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成功的上层建筑保障,而实化的集体地权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成功的经济基础保障。党支部领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分配、协调和监管环节,既可以让合作社经营所产生的农业剩余不溢出村庄,又可以为合作社应对各种风险提供坚实支持。党的领导和集体地权实化加上合作社与市场的具体对接,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特征。研究认为,新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定位应是服务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将农民纳入现代职业体系,重新组织农民和再造农村社会,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隋姝妍
随着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以资金互助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社、联合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产生的内在原因究其本质是为了改善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制约要素,但如何很好地引导这些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东建 余劲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以村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为向心主体,重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利益共同体,形成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为底色的乡村社会秩序,是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体系的有益尝试。本文沿着党组织以政治动员低成本整合治理资源,集体经济重建乡村内部联系,制度建设清晰多元共治网络中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公共服务传播现代化意识的思路探索了村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的基本治村逻辑。然后运用留坝县案例对这一逻辑进行现实检验发现,实现治村逻辑需要注意的是,村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构筑的多元共治网络依赖于乡村自治组织的深度参与,需要对不同类型村民进行差别激励;发展集体经济应兼顾效率与公平,创造持续收益稳固利益共同体,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整体变迁。
关键词:
村党支部 合作社 治村逻辑 现实检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娟娟 霍学喜
以合作社治理结构中的相关行为主体为基础,遵循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范式,以实地调研数据及案例为依据,将合作社治理结构划分为"成员大会-理事会"和"普通成员-核心成员-理事会"两种典型模式。以苹果种植户合作社为案例,解析两种治理结构模式的运行过程、比较分析其治理结构状况。研究发现,"成员大会-理事会"治理结构模式与"普通成员-核心成员-理事会"治理结构模式相比,前者的成员参与程度更高,而且在管理型交易成本和市场型交易成本的节约方面具有优势,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成员行为动机与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逻辑构架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治理模式 合作社 苹果种植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章敏 李延敏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一种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得到理论证实和实践推广,但对其风险的认识尚处于空白。鉴于农村金融联结涉及多个经济主体的特征及相互利益关系,本文以联结的风险来源为基础,构建了农村金融联结风险的评价体系,对山东省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联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农村金融联结风险较低,能够实现农村金融联结的目的。其中有利的自然、政策和产业等外部环境以及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形成的稳定联结关系有助于降低联结风险,而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及自身能力约束增加了联结的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万莎 沈迁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具备经济职能,还具有一定的治理职能。山东烟台市W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村民自治提供了组织化平台和治理有效的抓手,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通过治理目标的融合、治理结构的互嵌和治理技术的统合,合作社嵌入村级组织,实现村集体再造。合作社与村集体的互嵌形成了以集体治权为依托的村庄治理样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依托集体治权,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权和分配权,通过“统分结合”的治理机制实现村集体对村庄的治理有效。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使得集体治权复归,再造村集体和重塑村级组织与村民互动关系,成为后税费时期“悬浮型”政权落地的一种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军蓉 祁春节
本文在分析订单农业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宜昌市某公司领办型柑橘专业合作社和社员的调查资料,对合作社和社员之间的订单安排及履约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与社员订单安排及履约中,存在着内容不合理、签约程序不健全及违约率高等情况;合作社与社员订单安排及履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交易因素和人性因素两个方面;合作社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社员利益维护不够,导致合作社与社员订单的稳定性不高。为此,本文提出应该重视柑橘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农业风险规避和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支持、加快立法步伐以提高合同履约率。
关键词:
柑橘专业合作社 社员 订单安排 履约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晓鸣 廖祖君
本文认为,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形成机理在于,以"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为代表的订单农业模式同时沿着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个方向演进,从而初步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混合一体化发展模式。本文从契约性质、资产专用性和成员异质性三个维度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制度特征进行剖析。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将成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发展趋势,但该模式作为转轨时期的一种过渡形态,具有不稳定性,应加强政策导向,使其朝着具有经济实体功能、基于劳动合作的独立性合作社的方向演变。
关键词:
合作社 形成机理 制度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学侠 温啸宇
企业领办型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在实践中存在信用合作业务风险、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和社区发展目标不对称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企业需明确自身定位,履行规范者和监督者的责任,辅助村社集体开展信用合作;提出设计一种劳动基础上的"民主企业"改造模式,以实现股权多元化,提升治理效率;合作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企业转型,关注就业并拉近与社区的距离。政策层面需完善对信用业务的监管和支持机制、调整法律对股权结构和分配制度的界定,并要求企业主体承担最低限度的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勇
农业产业扩张要求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合作社政策日益完善是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多种政策创新的背景下,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势日益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基于农民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社区组织的成长。在农业产业转型时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强化内部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苑鹏 曹海清
本文以潍坊地区两家妇女专业合作社的个案调查为例 ,对妇女专业合作社的组建、 运行机制以及制度安排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并认为 ,建立起合作社与政府的良性 互动关系是合作社成功的基础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合作社领导人是合作社成功与否的关 键 ,确立适合农村妇女特点的生产经营项目是妇女合作社成功的前提 ,发挥各级妇联组织 的资源优势是加速妇女合作社规模扩张的保障
关键词:
妇女 专业合作社 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苑鹏
对于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带领农民创办合作社的现象,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北京圣泽林梨专业合作社为例,以成立合作社前、成立合作社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的3个不同阶段,公司与农户关系的变化为线索,对于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的现实状况进行案例解剖。在此基础上,对于公司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可能性与基本条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娜娜 周振 孔祥智
以山东供销社改革中发展起来的舜耕合作社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交易成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山东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经济合理性在于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耕地的经营效益;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通过选择紧密程度较高的垂直协作模式,可以降低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最终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生产率。而为了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与其服务需求方的协作紧密程度,政府应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设;村社组织应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挖掘自身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潜力;农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则应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以供给更加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农资和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苹果种植户为例
“合作社+农户”模式:交易费用节约与农户增收效应——基于山东省苹果种植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超对接契约设计与选择策略——以“合作社+超市”模式为例
传统工艺类合作社二元组织结构及其优化——以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为例
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运行状况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山东省为例
农民互助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探析──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的实践为例
村干部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的运行特征及风险防范——以河南省光山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