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5)
2023(7846)
2022(6588)
2021(5879)
2020(4552)
2019(10470)
2018(10283)
2017(18529)
2016(10521)
2015(12017)
2014(12127)
2013(11792)
2012(11535)
2011(10752)
2010(11108)
2009(9887)
2008(9945)
2007(8906)
2006(8235)
2005(7826)
作者
(31943)
(26502)
(26448)
(24883)
(17032)
(12690)
(11892)
(10335)
(10188)
(9880)
(9219)
(8958)
(8889)
(8575)
(8488)
(8184)
(7878)
(7872)
(7812)
(7710)
(7052)
(6787)
(6562)
(6315)
(6099)
(6021)
(5993)
(5972)
(5470)
(5411)
学科
(48391)
经济(48345)
(24155)
管理(24140)
地方(18213)
中国(17342)
(17028)
企业(17028)
(14812)
方法(12161)
业经(12088)
农业(10455)
地方经济(10401)
(10084)
数学(9913)
(9861)
数学方法(9749)
(9450)
金融(9449)
(9111)
银行(9093)
(8988)
理论(8524)
环境(8447)
(8438)
贸易(8428)
(8175)
(8048)
技术(7689)
发展(7480)
机构
学院(154206)
大学(150291)
研究(60515)
(59692)
经济(58267)
管理(51134)
中国(44611)
理学(42399)
理学院(41729)
管理学(40823)
管理学院(40524)
科学(37769)
(34236)
(31891)
研究所(28805)
(28612)
(27454)
(26877)
师范(26627)
(26330)
中心(26276)
北京(22446)
农业(22051)
业大(21855)
(21744)
(21377)
师范大学(21252)
财经(20640)
技术(19960)
(19362)
基金
项目(96632)
科学(75390)
研究(74952)
基金(65327)
(57118)
国家(56557)
科学基金(47047)
社会(44831)
社会科(42349)
社会科学(42340)
(40997)
教育(36333)
(34488)
基金项目(33885)
编号(31845)
自然(28479)
(28030)
自然科(27792)
自然科学(27783)
成果(27404)
自然科学基金(27251)
资助(26308)
课题(24990)
重点(23132)
发展(22665)
(22213)
(20624)
(20425)
(20297)
创新(19147)
期刊
(77797)
经济(77797)
研究(51755)
中国(41692)
教育(30931)
(28480)
学报(23938)
科学(22864)
管理(20514)
农业(19667)
(19069)
大学(18010)
(17172)
金融(17172)
学学(16519)
技术(16177)
业经(14273)
经济研究(11925)
(10075)
问题(10053)
财经(9973)
职业(9137)
(8665)
(8505)
论坛(8505)
图书(8198)
(8094)
(7788)
世界(7722)
国际(7589)
共检索到256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四方  
互助协同的教师专业发展以承认教师个体专业性不尽完美的合理存在为前提,追寻"群体超越"的专业发展动力,践行"差异互补"的专业发展理念,强调"多元协商"的专业发展路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合作性、介入性、实践性和对话性。具备"深度"与"广度"共同促发的专业参与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持"竞争"与"合作"双向并重的专业张力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融合"书斋"与"田野"交互成长的专业模式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模式,兼顾"个性"、"群性"与"共性"相互参照的育养机制是实现互动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维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淑敏  李保强  马秀峰  李允  姜丽静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营造资源共享、群体互动的合作文化,提供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通过集中培训与分散培养、专业引领与自主研修、实践反思与绩效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在发展方式上由孤立自为走向互助协作;在发展目标上由经验型教书匠向反思型探究者转变,从而使教师走向专业成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国顺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与高校组织发展目标、教师发展平台、组织制度平衡、薪酬激励、评价体系和社会发展需求等相关联,这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内生模式与外控模式的体现。探讨高校教师发展中内生模式与外控模式的协同效应,阐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的条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挖掘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角色定位,从而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扫除障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淑莲  金建生  
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具有超越合作、协作等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运行特征,指基于提高教师专业知能目的、围绕真实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以协同原则为指导、整合学习中各种要素进行深度学习的自组织系统,是当代教师成长的主要范式。其在理念、政策和实践层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具有多种实施模式。其理论特征呈现后现代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为后现代主观知识论基础、自组织运行、教师教育性人格形成的价值取向、有效学习的情境性等特征,在具体模式向度上表现为共享领导、问题导向和混合学习的共同特点。这种范式对我国教师成长具有实际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东芳  
从"教"者走向"学"者是教师内涵性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向,这一路向是教师走出"教"者困境的指南,其关键在于养成"学"者思维,其实现的机理是心理学的"自我意象"原理以及管理学"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关系原理,其实现的路径是示范引领、反思渐进以及自我觉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志强  
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同教育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教师专业化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本文通过介绍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和对教师专业化的界定,寻求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坚定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信念;建立教师专业化组织机构;大幅度提高"合格教师"的经济待遇;为教师专业化良性循环提供条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广文  魏淑华  
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教师专业化,它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是针对忽视教师自我的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 其突出的是教师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目前国内较具权威性、践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核心理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新教材。无论对还在接受职前培养的师范生,还是对已经在职的教师,本书都为您搭建了一个脚手架,期待您能够利用这个脚手架来构建自己专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思帆  
生态系统是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典范,也是目前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主要形式。密西西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以霍姆斯小组和全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会的思想为指导,以"蓝丝带新设计委员会"为依托,以"专业学校网络"为载体,以"6C"模型为合作框架,有效地构建起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生态体系,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协同创新。密西西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过程中有关树立生态意识、做好基础设计、强调教学实践等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昌平  孙高岭  
传统的网络协同推荐服务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统一挖掘处理,但在处理分散数据时,难以开展协同服务。由此,推荐服务系统的可扩展问题日益凸显。实际上,用户信息行为与需求层次结构的对应关系已为构建可扩展的个性化协同推荐服务系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扩展的个性化协同推荐服务模型从需求层出发,通过行为层、过滤层、推荐层、交互层和资源库的扩展,最终实现个性化协同推荐系统的可扩展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文凯  
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是指以协同原则为指导,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围绕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对学习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学习组织体系或系统,是目前发达国家教师发展的主要范式。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在理论层面具有主观知识论特征、自组织特征、情境性特征以及教育性人格的价值取向特征;在实践模式层面具有共享领导的特征、真实问题导向的特征以及混合学习的特征。鉴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我们应以发达国家的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特征为借鉴,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随着高职教育园区的迅速发展以及对高职园区办学效益的日益重视,高职教育园区自身管理能力及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方面产生的协同效应得到普遍关注。推进高职园区加快集约化发展,快速形成协同效应,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财政导向作用,明确各利益方的责、权、利,促进和吸引园区各办学主体加快开放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各校也要注重特色建设,避免协同发展的负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伦祯  杨忠  
实施并购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是并购活动能够取得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企业的的并购目标的关键,文章对详细分析了企业并购活动的协同效应已经影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因素,并对中国企业实施并购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新磊  张媛  
管理协同效应对企业形成持续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它成为并购的重要动机和并购后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深入理解管理协同的含义及作用机理是取得管理协同效应的前提。在操作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其次要通过恰当的人力资源政策使得管理资源得到有效的转移和增加,最后还能忽视文化整合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探讨了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问题,并立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有针对性提出了"五个根据"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实现路径:即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