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9)
2023(9774)
2022(7688)
2021(7552)
2020(5904)
2019(13634)
2018(13435)
2017(24158)
2016(13981)
2015(15688)
2014(15758)
2013(14382)
2012(12980)
2011(12038)
2010(12495)
2009(10577)
2008(10429)
2007(9513)
2006(8303)
2005(7727)
作者
(36688)
(30515)
(30062)
(29243)
(19389)
(14821)
(13816)
(11683)
(11664)
(11242)
(10441)
(10259)
(9944)
(9792)
(9611)
(9551)
(9394)
(9051)
(9045)
(8693)
(7825)
(7643)
(7382)
(7109)
(7108)
(6968)
(6771)
(6753)
(6333)
(6179)
学科
(38844)
经济(38804)
管理(28271)
(27037)
教育(21740)
(21720)
企业(21720)
中国(18796)
教学(14795)
理论(14020)
方法(13822)
(12566)
(12174)
数学(11522)
数学方法(11167)
(10360)
业经(10032)
(8653)
学法(8360)
教学法(8360)
农业(8221)
技术(8181)
地方(7988)
(7964)
银行(7943)
(7782)
金融(7779)
(7657)
(7451)
贸易(7446)
机构
大学(180663)
学院(178774)
研究(65787)
(57045)
经济(55325)
管理(54784)
理学(46739)
理学院(45988)
管理学(44666)
管理学院(44274)
中国(41645)
科学(40957)
(40284)
教育(37713)
(37247)
师范(36922)
(33564)
研究所(30623)
师范大学(29992)
(29596)
(28791)
(28700)
中心(28469)
技术(27186)
北京(26596)
业大(25159)
(24279)
职业(23664)
(23600)
财经(22497)
基金
项目(116344)
研究(93420)
科学(90796)
基金(77054)
(67664)
国家(66903)
科学基金(55024)
教育(53603)
社会(53162)
社会科(49941)
社会科学(49923)
(48699)
(43167)
编号(41077)
基金项目(39134)
成果(37661)
课题(34028)
自然(33745)
自然科(33015)
自然科学(33003)
自然科学基金(32391)
资助(31286)
(28945)
重点(28652)
(26778)
(26753)
(26686)
规划(25158)
(24861)
项目编号(24670)
期刊
教育(68124)
(64483)
经济(64483)
研究(64358)
中国(51007)
学报(30057)
(26831)
科学(25438)
大学(24040)
(22934)
管理(21560)
技术(21294)
学学(20592)
农业(18310)
职业(17968)
(14564)
金融(14564)
技术教育(11605)
职业技术(11605)
职业技术教育(11605)
财经(11251)
业经(10965)
经济研究(10915)
(10127)
论坛(10127)
(10104)
(9838)
(9176)
(8800)
高等(8393)
共检索到282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尚晓青  陈晓端  
教师的元教学行动往往受到个人行为习惯或思维的局限很难在实践中落实。互动式元教学为职后教师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其核心思路在于借助教师教育活动,通过教师教育者和在职教师之间的交往活动,为交互双方提供个体自我认知的条件、唤起个体自我发展的需求,促进双方由主体间活动走向自我发展。互动式元教学虽在活动类型、活动过程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不同于元教学,但其能引导双方产生元教学意识、掌握元教学行动要领,最终促进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互动式元教学能够突破元教学的局限,避免个体陷入自我论困境,能够通过互动给予教师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德成   李威璎   李冠宇  
构建互惠共生格局,帮助成员校焕发内生活力,提高自主办学能力,进而促进成员校协同发展,是当前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政策目标。然而,从共生理论视角审视当前教育集团内成员校间的关系发现,有些地区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互惠共生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集而不团、聚而不变、共生乏力等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作为共生单元的集团规模过大或过小,共生模式中领导体制、议事决策机制及资源共享机制不能适应办学需求,共生环境因素中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为强化优质带动,促进扩优提质,实现成员校互惠共生,集团化办学的关键在于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应做好集团化办学的区域统筹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集团内部领导体制与议事规则,探索以“集团”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估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林萍  陈锐  
本文从系统的视角,尝试构建了互动式教学培训迁移的多元化路径,并结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的实践经验,对促进培训迁移的干预措施、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任晓  
改革以来温州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得益于温州模式所代表的经济民营化运动。作为一种非主流的发展路径 ,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地方政府意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认为在温州模式的生成及其长期演化过程中 ,地方政府意志极大地影响着温州的改革进程和经济发展的最终绩效。正是地方政府与温州民间改革力量之间存在的稳定的以“互惠”为基础的生产性政治关系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制度演变能力对温州经济格局的生成、变迁起着关键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芳  
社会发展进步不仅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和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出全新考验。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思想,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师培训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时代,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向。高校要在教师培训基础上改进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一体化培训模式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骥  马怡然  康海花  
教师承担着向下一代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重要责任,教师队伍建设对社会发展和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质量提升的关键一环,目前有关职后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证据还较有限,特别是对国际新兴培训模式如教师教练式培训等的实证研究不足。为此,本文依据国际上现有教师教练式培训的随机干预实验实证结果,运用元分析量化统计方法评估其对教学的影响。稳健方差估计模型结论发现,教师教练式培训能够分别提高参训教师教学水平0.51个标准差,参训教师班级内的学生学习成绩0.08个标准差,这相当于每学年为学生带来额外3个月的学习效果量。本文据此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职后培训总结提出重要镜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新霖  
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实质上是组合教师教育的内容,变一次性、终结性的培养为连续性、终身性的教育,用职后教育来深化职前教育,又注意在职前教育中体现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并用不同于职前培养的方式解决教师职后教育的问题。根据青年学生和成人的身心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适用于职前职后阶段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实施初中英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关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宏波  
本文先设计了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兴趣、课外教学方式的展开、考试形式对互动式教学的影响、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的培训等理论因素,随后利用问卷与结构方程实证分析了财务管理课程互动式教学路径。结果发现,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兴趣比重最高,随后是考试形式对互动式教学的影响、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的培训、课外教学方式的展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莹  闫广芬  
文章对高职院校工程教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从高职院校工程教育互动式教学的相关理论角度出发,对工程教育、互动式教学理论相关概念和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职院校工程教育的互动式教学应用现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教师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投入均对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具有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成效,亟需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秋芬  
网络的普及为师生网络互动创建了高速、即时与直接的平台。高校体育教学积极运用网络资源,以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当前,高校关于体育教学的师生网络互动形式与内容主要是以远程网络课程开展体育教学,课外网络体育方面内容交流。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以及这种教育形式的新颖性与师生之间网络互动的平等性,对激活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与强化师生情感方面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斌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晓东  李田  
本文论述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和其他教学形式的不完善之处,阐明了课堂互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组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从而达到实现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增强语言的运用与交际能力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美美  杨柳  
职后培训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培训机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以开放性、灵活性、个性化、持续性等为特征的慕课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提供了新契机。充分把握慕课这一契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构建一体化慕课课程体系,以课程联盟为纽带,共建共享优质的慕课课程,以学分银行制度为依托,实现慕课学习成果的认证,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志扬  杨海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的重任,社会各界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呼声在现阶段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世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入,重新思考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问题。文章在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界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必要性的解读和分析,指出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打破体制的束缚,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